花岗岩 Jalapeno(热辣)背包(35L)体验报告
花岗岩 Jalapeno(热辣)背包(35L)体验报告
前言
之所以申请“测评”这个包,说实在话,我是受了看花的刺激。
说来惭愧,“玩”户外这些年,我一直在用一个极地的包,这个包是我刚刚登山的时候在华强北外贸市场买的,印象中才花了100块钱左右(记不清是90还是110了),包上没有标明容量,据我估算应该是30L左右。凭良心说,这包真对得起这个价钱,又结实又耐用,缺点就是重了些,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结实的东西没有办法不重啊。
话说任由身边的人都变成了“鸟人”,我一直怡然自得的背着“极地”,浑然不知落伍。可是上次去HK露营+逛街,我懒得背大包,把所有的东西都塞到了“极地”里面,鼓囊囊的背过去了,看花第一眼看到我,立马问:你怎么还背这样的包?
我很奇怪的反问:这样的包怎么了?我感觉很好啊。
看花听了这话,不屑于再和我说,露出了他一如既往的让人讨厌的神秘的笑……
不过两天下来,我确实有了一些感觉,原因是这个包装的太满了,背负系统不堪重负,一直把我的肩膀我后使劲的拉,到了第二天在尖沙咀逛街的时候,我就有气无力的坐到了路边,不巧刚好又被渔木错一帮人看到了,他们指着我说:一看就是农民!我嘟嘟哝哝的反击:农民怎么了?但是这个时候,确实在想要不要换个包了。
刚好,磨房花岗岩Jalapeno(热辣)背包(35L)测评的帖子出来了,真是英明啊,真是及时啊,这不就是给俺准备的吗?赶紧申请了,估计管理员明察秋毫,知道俺最需要,梦回清河那些都是凑热闹的,所以顺理成章的拿到手了。
测评——容量
说真的,拿到这个包,还确实有点小小的激动,开始看帖子上的照片,包好像是四四方方的,还想着怎么这么敦厚呢?拿到实物,才发现仍然是修长型的,比较放心了。
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不辜负厂家和磨房,交出一篇及格的“测评”报告来。我看过有一个哥们写的报告,图片比说明书还详细,指标比实验室还准确,心里直犯嘀咕,知道自己弄不出这样的东西来,我又没有这么全面而尖端的仪器,怎么知道它的面料是多少道纱的?再说了,写成这样,那大家还不如直接看说明书不就完了吗?因此,我的定位,就是写写自己的体验,真实的感觉而已。
第一步,我想看看这个包到底能够装多少东西。厂家标明的容量是一个理论值,而包包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它到底能不能放足够的装备,放了之后,有放不放便取放,背起来舒不舒服,我想先从这个方面试试。
开始玩户外的时候,总喜欢背很大的包,第一是带很多东西才有安全感,第二是可能也是一旦拿了大包,总忍不住要填满它,再说背着超过人头的包,感觉似乎也有点酷。不过这个酷是有代价的,那就重,消耗了太多无谓的体力,所以现在我出门,尽量的精简装备,只带必须品,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小包。当然,我不像过客,过客高屋建瓴,立足点是要引领潮流,让大家都背小包,而我只是想让自己舒服点而已,我一向认为,每个人有背小包的权利,当然也有背大包的权利,别人不好评价,比如糊涂小丫,每次看到她的巨大的包,我都感觉胸口很压迫,而一旦她打开包,我马上会感到眩晕——包里面琳琅满目而杂乱无章,仿佛逃难的时候把整个房间的东西都急急忙忙塞进来了。不过我仍然认为她有这个权利,是吧?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我首先整理出了一次深圳周边两天露营、穿越活动应带的全部装备(见图一),从左到右分别是:帐篷、雨衣、防潮垫、睡袋、食品袋、套锅、炉头、气罐、登山杖两根、水瓶两个、防水袋上面是对讲机、头灯、GPS,备用衣物一袋,内装冲锋衣、换洗内衣、T恤。当然,最右边就是花岗岩包了。
实事求是的说,把这堆东西摆放在一起之后,我感觉自己在做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单是帐篷和睡袋加起来,体力差不多都和包包一样大小了,那么其他的东西怎么放进去?看来要动点脑筋才行。
第一步,把帐篷拆开。我一直认为帐篷原封不动的装包不是好主意,占地方不说,还不容易平衡,拆开之后,就好办多了(图二)。第二步,睡袋也要从袋子里拿出来。第三步,套锅太重了,也太多了,我又不是去野外开饭店,带那么多干吗?只带一个最大的,这样一来,炉头和气罐也完全可以放进去了(图三)。
准备工作做完,开始装包。帐篷放最下面,压实,睡袋接着放,然后是食品、套锅,放一大瓶水在包里,防潮垫用束紧带很方便的扎在外面一侧,另一个一升的水瓶放侧袋,用固定器扎紧,一根登山杖也找到了专门的地方挂好,对讲机挂在左侧肩带上,GPS放进右侧腰带侧兜……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衣服带子没有装进去?
确实如此,衣服袋子,里面有一件冲锋衣,无法放进去,只好把冲锋衣取了出来后塞了进去。好了,现在,除了冲锋衣,所有该放的东西都放好了(有一根登山杖没有挂,准备拿着)。
这个包是自带防雨罩的,就藏在最下面的兜里,装好东西,把防雨罩拿出来试试,一切OK,罩的严严实实,并且还足够醒目。
放到秤上试试,重量12KG,还没有到说明书上讲的14KG,原因是我这些东西比较轻,体积大而已。背起来,感觉还挺舒服,当然,具体到要下车负重去体验,今天的任务完成。
结论:这个35L的包,如果是团队出行,帐篷、套锅这些公用装备可以两个人分担的话,那么行走两天的露营、穿越的线路没有问题,如果不需要露营,不需要煮食,那更加足以胜任2-4天的活动。哈,我以后短途旅游,和巨大的包say bye bye,就靠它了。
有图有真相……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图八
喜欢的一款包。哎。
2摸你这口气太哀怨了……
我和你同样喜欢的,哈!
也是啊,喜欢的一款包,哎。。
哎。 俺是多么羡慕!多么英明地预测到楼主的中标啊!
你们的收紧带MS都比我的好啊
很不错~继续关注。
花岗岩的新款小包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不错的打包技术..嘻嘻..要我就入不进去了..
不错的打包技术..嘻嘻..要我就入不进去了..
越来越发现出门整理东西,装东西是一门学问,搞不好的话,要么是带了一堆无用的东西,要么是该带的东西没有带。
再就是每次找东西,都搞的天翻地覆,真是闹心。现在基本上不用为这些事情犯愁了。
继续我的通俗版体验报告——登山体验
时间:2009年11月1日
地点:南澳,鹅公村——西贡村——西冲一线
天气:晴
这次是为了熟悉2009年动力深圳的线路,重走这一段路,路很简单,也没有难度,不过由于想规划出合乎设计要求的赛道,所以上下来回的走了几趟,正好,试试新包的感觉。
没有太多东西可以放的,没有办法,我在包下面垫了个睡袋,这也是我一直的习惯,一天的活动我总是在包下面放一个睡袋,为的是包不会太空,重的东西放上面,会比较舒服,如果直接把水放包底部的话,硌在身上特别难受。休息的时候,没有地方坐,坐在包上,简直就是一个自备的沙发,也不用担心压坏东西。装了睡袋,又装了水、相机等,感觉还是太轻,远远没有达到14KG的重量,没有办法,弄了一堆书放了进去,差不多重量够了,可以测试一下这个包在它自己标称的“极限重量”下使用的感觉了。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行走,腰部、肩膀没有太多累的感觉。十几公斤的重量,对一个35L的小包来说,不算轻了,我原来用65+10的包,比较舒服的重量,其实也就是20KG,如果超过太多,明显感觉背负系统调节会出现困难,无论怎么调,都会感觉不舒服,背起来也会很累。这个小包,无论是在家测试的时候,尝试背10KG以下重量,还是今天将近14KG,背负、肩带一直保持贴身的状态,没有明显变形,说明包包的背负随着重量自动调节的性能比较好。顺便说一下,这个包的背负后面是不能调节的,所有的调节用肩带下面和包体连接部分一带完成,我想这样设计的原因也是为了符合小包使用方便的原则,毕竟没有人会拿这么大小的包来背砖头的,所以太过复杂的背负会显得既麻烦又浪费。
本次测试实地体验了包包容纳系统的设计,这款包外表比较简洁,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但是简洁不等于简单,双弹力水瓶固定器放置1L的水壶没有问题,那么一般的矿泉水更加绰绰有余,并且固定的很好,无丢失之虞。外部大容量压缩工具算得上是一个亮点,用的是弹性很好的面料,不放置东西时,紧紧地贴着其他部分,完全不占用空间,而放置东西后,又会随之扩张,既能提供很好的包裹,又非常方便取用。
意外发现了包包的另外一个优点,是面料方面。这个季节中,灌木上结满了的带刺的种子,附着力极强,千万年来,没有脚的植物就是靠着这样的办法把种子带到天南海北的。下山一看,我们一群人都中奖了,浑身都是这些种子,扯都扯不下来,毕竟我们身上的衣服不像动物的皮毛那样,抖一抖、打个滚种子就掉落下来,帮忙完成了播种,所以每个人都低着头,像猴子找虱子一样忙乎着。但是,大家惊奇的发现,我的新包上面,几乎完全没有这些额外的附着物(我仔细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only one)。我不懂面料,又没有实验室,希望以后过客这样的好同学给个详细的分析报告出来参考参考。
经过今天的体验,我对包包的背负系统产生了兴趣,这个背负系统很轻巧,但是功能不错,下一步,我将会仔细看看它是如何实现的。
~~我 需 要 这 样 的 中 包~~
等你测评写完了,99折给我吧
~~我 需 要 这 样 的 中 包~~
等你测评写完了,99折给我吧
嘻嘻…我也想要哦..
深入一点——背负
老余说小包无背负,这话讲的很有道理,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似乎应该是小包无重型背负,但是轻巧的背负,还是必须的,要不就成了逛街的包了。
就这个花岗岩来说,我已经感受到,它虽然很轻巧,但是背起来挺轻松,我想看看它是怎样设计自己的背负系统的。
首先,在包主仓的顶端,找到一条长长的拉链,拉链很紧,显然里面不是用来放置物品的(图十),打开一看,秘密就在这里了——小小下了点功夫,取出来一个硬的塑料物件,显然,这款包的背负就是靠它来实现的。
我从不同的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可以看出,这个背负的形状,是按照人背部的形状设计的,一般的身形,除了姚明和潘长江那种的,都能够较好的贴合。它自身的重量已经很轻了,为了更轻,同时也是为了透气,还挖出了一系列的孔。而它的支撑,是靠中间的一根金属条实现的,我不想那么发烧,所以没有拆开来看金属条的具体摸样,因为我担心拆开后就无法装上了,不过显然的,这个背负系统确实既轻巧又坚固的——相对于它35升的容量来说。
图十
图十一——十四
前面都是在说这个包的好,现在我来谈谈自己不太满意,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个包很轻巧,大小也基本始终,所以,我这段时间经常在工作时间背着它,放个电脑、放一些文件,放一个水壶什么的,都刚刚好,但是,这些东西不会太重,同时也因为出入写字楼,我不可能把腰带系上,这样一来,腰带只能放松在后面,既麻烦,看起来又有些夸张。我有一个朋友看到这个包很喜欢,他说如果不是那个夸张的腰带,他就想买一只来背着上班了。其实,现在的很多包都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腰带是活动的,可以取下来的,如果这款包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它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我的简单体验就暂时到这里了,以后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新的体会的话,会随时更新上来——谢谢管理员给的这次测评机会,谢谢大伙听我絮絮叨叨……
相当羡慕LZ得此好包~
感觉这样的背负30L可能更好些
眼热啊
羡慕啊。
确实不错 btw LZ你的手台是什么型号的?
近年包包的新起之秀,试过他的4500D感觉真的不错。希望不久能超过加拿大的“鸟包”。
我今天也买到了这款背包,确实非常不错,毕竟人家Bear Grylls也在用,呵呵。我觉得这个包设计的真的是简约而不简单,尤其是那个哨子,很有想象力,体现了大厂的实力。确实是好包,自己很喜欢,它也确实不像传统的花岗岩包那样方方正正的
我今天也买到了这款背包,确实非常不错,毕竟人家Bear Grylls也在用,呵呵。我觉得这个包设计的真的是简约而不简单,尤其是那个哨子,很有想象力,体现了大厂的实力。确实是好包,自己很喜欢,它也确实不像传统的花岗岩包那样方方正正的
请问哨子跟别的比有什么不同吗?个人觉得两侧带上的捆扎带这个设计很8错
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哨子,其实是一个扣件,把扣件加工成了哨子,两用
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哨子,其实是一个扣件,把扣件加工成了哨子,两用
了解了。不过类似的设计几乎所有带哨子的背包都是兼具扣件功能的啊
本文转载自 磨房 作者: 小舟犹渡
- ESYB 声艺宝 E4 智能充电器 不完全评测
- 发布于 08月11日
- 和谐之刃、日常全能 — 三刃木多功能工具WA751-A1
- 发布于 09月26日
- Salomon first wing III Jacket女款皮肤风衣使用感受
- 发布于 11月06日
- KingCamp/康尔健野 男女情侣款冲锋衣 两件套户外服装备 测评报告
- 发布于 09月04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