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朗派车族的选择:Stanley 1913系列真空保温瓶

 云过山巅  12  4960

硬朗派车族的选择:Stanley 1913系列真空保温瓶

测评装备: 1913系列真空保温瓶

品牌:stanley;
产品型号:10-01286-007;
产地:中国;
产品官网:http://www.shopstanley-pmi.com//product/10081?cid=3610651

产品规格:
名称:1913系列真空保温瓶
容量:0.47升
颜色:蓝色
产品尺寸:7.6L*7.1W*24.1H
产品自重:0.34kg
市场零售价:288 元(中国)/30美元(美国)

测评人信息
姓名/磨房ID:云过山巅
年龄:37
性别:男
户外经历:每月一两次周末周边户外活动。每年假期长途自助游。最近一年在西藏。

按要求此测评作业应该在9月20日之前提交。因为一直在西藏出差,测评品拿到手的时候已经是9月18号,所以测评迟到了(已提前报告)。

说起保温瓶,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是国产和日系为主。国产的价格便宜,但设计往往缺乏精细;保温效果虽较前些年有进步,但仍难以满足高标准的要求;日系的虎牌、象牌、膳魔师等口碑不错,但外形设计较为柔和。今天这里介绍的品牌则是另外一个风格,更加粗旷。这就是来自美国的Stanley 保温瓶。

一、 品牌和型号介绍:
Stanley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企业,现在是MI(Pacific Market International)旗下品牌,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Stanley水瓶在美国市场的占据51%的市场份额,其经典产品为1L保温瓶和0.7L两用保温罐(磨房也都有过测评)。
其1913系列是其比较新的一个产品系列。按厂家的广告说法,其在坚实耐用的经典品质和独立个性的时尚风范之上又融入了对环境的责任感,每一个部件都各有所用,每一处创意都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二、本次测评因为涉及到很多客观参数测试,所以用了一些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
1、SF-400型台秤;量程为0~2000g、最小分度为0.1g;用于测量其重量,间接测量其容积;
2、钢卷尺,最小分度为1mm;用于测量其直径等尺寸;游标卡尺更好些,可惜没借到;
3、8838型温度食品温度测量仪,可测中心温度和表面红外温度;已经过深圳计量院检定,在其检定合格期限内。熟人帮我借到。
4、HTC-1 温湿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包括冰箱温度)。
5、家用双门冰箱,用于模拟秋冬低温和极低温环境,并用于制冰提供保冷测试材料。

三、外观评价;易清洁性;
寄来的邮包保护的很好,但是打开之后,瓶的本身包装非常简单。外包装仅有一单层塑料袋,似乎与其“高档水瓶”的心理预期有所距离。其原因,可能是这款瓶在北美地区其实也不过是普通家用保温瓶;再则这样也和其“环保”的定位相符合。
瓶身是蓝色,真品看起来要比照片上更舒服。Stanley 的保温瓶瓶身几乎全部为不锈钢结构,这款也不例外。这款的瓶身使用的是304双层医用级不锈钢(瓶身标注为奥氏体不锈钢,不锈钢牌号06Cr19Ni10)。喷涂了蓝色的瓶身有种磨砂的感觉,握在手里相当舒服。瓶身呈圆柱状,但底部直径稍小,中上部稍大,可能这样便于放置于直行车和汽车的瓶托。

瓶子中间位置有一条凹槽,这方便自行车瓶托卡住瓶子,也方便用手握持饮用时能够固定住瓶子,设计比较贴心。
瓶盖的易清洁性是其一个卖点。官方的宣传说“可拆卸的旋转式顶盖确保饮水口清洁;杯盖各零件可拆卸,方便清洗。”杯口有一个可以旋转、也可以取下的盖板,起到保护杯口清洁和防止误按饮水键的作用。杯盖可以拆卸成三部分,相对比较好清洁。但油性和色素污染仍不易清除,所以,实际使用时,尽量只饮用开水或纯净水,少用带色的饮料、茶水、蜂蜜水等。

说明书在瓶子内部,薄薄的一张折叠小纸。印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三种文字的说明,主要为使用注意事项。作为在中国生产、又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没有提供中文说明,有些难以理解。

打开杯盖往里看,里面是纯不锈钢结构。比较显眼的是有一条整齐但很明显的焊接接缝,从瓶口直达瓶底。查看之前自己买的日系的T牌的保温水壶,也有一条接缝,但不明显。由于不锈钢保温瓶的保温作用靠的就是两层之间的真空,如接缝漏气,保温作用将大打折扣,令人有些担心。

 

四、重量、尺寸与容积测量;防漏性测试;
在这款产品的官网介绍里,其产品规格的介绍为:产品自重:0.34kg;容量:0.47升;产品尺寸:7.6L*7.1W*24.1H。先测这一部分。
1、产品自重测量:使用自家的SF-400台秤来称重。称量显示,其自重为366.3g。这个数值略大于其官方标称的0.34千克。

2、容积测量:容积(容量)直接测不好测,但由于瓶子是用来装水的,水的比重接近于1,所以可以通过称量装满水的重量来间接测其容量。
将瓶里装满水(留下盖上瓶盖的空间),擦干外面后置于称上称量,显示质量为857.6g。减去空瓶的质量366.3g,实际水的质量为491.3g。水的温度经测量为28.0度,查询得知28.0度的水的比重为0.9962,所以计算得知内部容积为491.17ml。这稍大于其标称的0.47L,可能和水装得有些过满。

3、尺寸测量:因为没有借到游标卡尺,所以只能用卷尺大致测量。我测量得到的杯口直径是7.2cm,杯的高度为23.7cm。此杯横截面为规则圆形,不知官方数据里的长7.6cm宽7.1cm是什么意思。

4、防漏性:这款瓶的官方标称“100%防漏”,并把其作为一个卖点。为了测试其防漏性,在瓶子里灌上9成满的温水,倒置于干纸巾之上,看是否有水漏出。几分钟之后,发现纸巾湿了一小片,查验之后,发现水瓶旋口附近有水珠漏出。确认旋紧,再看,仍有些微漏出。可见,宣传中所称100%防水有言过其实之嫌。
仔细看杯子结构,有防水性能的主要是旋口上的一圈橡胶。橡胶旋紧后有防水作用,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能会出现漏水。
当然,轻微的漏水对于自行车与汽车用并无大碍,这也是这款产品的定位。只是已不能将其置于背包中,漏水会将其余物品浸湿。仔细看其英文官网,也并无100%之类的宣传,只是中文资料这样写而已。

五、保温性能测试
保温瓶是为了保温用的,如果不能保温,再好的外观设计也是空有其表。保温性能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瓶子的品质。此瓶的官网也宣称保温保冷达6小时(93°的水6小时候后水温达60°)。是不是真是这样,行还是不行,数据说话。
官网宣传了6小时以上的保温性能,但并未说明是在什么环境温度下。环境温度显然对保温性能影响甚大,所以,为了测试其保热性能,我分别在三种温度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室温(29.8度)、秋冬环境(10.9度,以冰箱冷藏室模拟)、深冬或高寒环境(-21.6度,以冰箱冷藏室模拟)。分别测量其在0时间(开水刚灌入瓶内时)、2h、6h、10h时候的瓶内水温。环境温度由HTC-1温湿度计检测,水温由8838型食品中心温度计检测。
保温除了保热还有保冷。为了测量保冷能力,在瓶内灌入冰块(冰箱制备)在室温下经过2小时、6小时、10

stanley1913保温瓶保温性能测试结果
环境温度℃ 0h 2h 6h 10h
29.9 95.7 79.9 60.7 50.0
10.9 97.1 77.0 53.9 40.9
-21.6 95.4 54.6 20.8 6.7

图表显示:

由结果可以看出,环境温度对保温效果的影响较大。当温度较低的时候,保温效果较差。同时,在前两个小时温度的降低较为明显,后面降温的速度逐渐放慢。
同时也可以看出,官网宣称的“保温6小时以上”,进一步细化为“93℃的水6小时候后水温达60℃”这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环境温度在30度左右。当环境温度是10度左右时,保温效果有所降低,但仍可以接受;当环境温度降为零下20度左右时,保温时间只有不到2小时。当时间长到10小时左右时,瓶子中的水温已经接近结冰。
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瓶子的保温出了问题。仔细研究瓶子的结构发现,瓶子最上部为塑料结构,保温性能较差;而热气是向上走的,通过上部散发较快。而为了便携,方便单手操作,瓶盖是单层的,没有外盖,这也降低了保温效果。这应该是瓶子保温性能不佳的原因。

进一步用8838型温度计用红外线测温发现,当保温时间为2小时、瓶内水温为75~80℃时,瓶子上部瓶盖及瓶盖与瓶身的接口附近,温度较高,达到35~40℃,而下部瓶身温度则与环境温度接近。用手把握也能感觉到瓶子上部较热。这也说明了热量主要是通过瓶盖部分散失。

由于使用保温瓶主要是在较冷的环境中使用,所以,对于对于保温要求比较高的使用者,这款瓶子也许并非最佳选择。

保冷测试:见户外实测。

六、户外使用实测;

活动地点:梧桐山;
活动日期:2012年9月29日;
环境温度:约29度;
天气状况:晴,有灰霾;

抽了一天去爬了一趟梧桐山,顺便户外实际使用体验了一下这个瓶。其实本来也是想去爬的。
早上8:40,给瓶子里装了很多冰(冰箱冷冻室取出,约-20度),然后灌上凉开水(冷藏室取出,约10度)。实测的对象选择为冰水,一则是因为现在天气尚热,实测热水不太合适;二则因为冰水混合物会长时间保持0~4度的状态(直到冰完全消融才会温度上升),在室内用针式温度计很难检测情况变化,所以放弃了温度检测,改为户外实际使用体验。
使用结果超乎我的预料,在大约29度的户外温度环境中,经过大约5个小时,在我中途喝掉了一些冰水之后,到下午1:40,水瓶里依然有冰存在。也就是说,在大约五个小时之后,里面的温度依然保持在0~4度。这符合产品英文说明的“保冷一天”的宣传。而在同样的时间里,热水的温度却已经从95度降低到60度左右。
之所以保冷效果这么好,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冷空气是向下走的,而热空气是向上走的,所以经过上面瓶盖保温薄弱部位失温会比热水要少;二则是因为冰的作用。由于冰的初始温度是大约-20度,而且冰在融化过程中会大量吸热,这些都会有效保持瓶内温度。可能对于地处热带的珠三角来说,保冷的能力比保热更有意义。
但观测中也发现了瓶盖部位有凝露情况存在。这说明瓶盖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或者说,外界温度从瓶盖部位传入瓶中。这同样印证了前面测试发现的失温主要在瓶盖和瓶口的判断。

另外,倾斜或倒置时轻微漏水的情况依旧。
测试了饮用感受。瓶体用手把握很合适,不会感觉过大或过小;饮水口和舒适,水流通畅,大小合适。用手按压红色按钮,水很容易就可以喝到。

瓶子的大小也很适合放在背包的水瓶位。

另外要说的是,瓶盖的保护盖很容易遗失。由于这个保护盖难以固定在瓶盖之上,所以稍有外力就会脱落。今天我就遗失了这个小东西。

七、总结
根据测评结果,基本情况如下:
1、设计新颖,外观顺眼,握持良好,适合自行车和自驾车使用;
2、中文宣传的100%防漏难以做到;最好按照英文说明忠实翻译介绍;
3、在10度以上的环境温度下,保温能力尚可接受;在更低的温度下,保温能力欠佳。在冰的帮助下,保冷能力比较令人满意。

总结:考虑到自行车和自驾车时不要求保温瓶100%防漏,并且瓶子所处温度很少会接近或低于零度,所以这款瓶子很适合自行车或者自驾车运动。但相对来说,对于登山、自助游等户外项目来说,这款瓶子不是很适合。

这壶啊,设计太复杂了。说的是那壶盖。
基本上,看到复杂的壶盖,基本就不在选择之列

据我使用过十几个保温壶所积累的教训——
其实,搞得跟普通水壶——比如SIGG(希格)水壶那样就好。只是,壶颈必须短一点,因为保温水壶失温主要是壶口和壶颈,壶颈短,壶塞厚实,壶口不漏水,就基本合格了。“壶颈”,指的是旋壶塞(壶盖)那个地方,因为有螺旋口,所以是没有真空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很差。这个部位越长,失温就越快。
如果要比“基本合格”好一点,嗯,讲个旧壶吧:我用过一个壶,壶塞长了5mm,就是螺旋位再往里长出了5mm,也即水与壶颈隔开了5mm,使得保温效果出奇的好!没试过温度计,但冲咖啡、泡面,爽着呢——谁用谁知道。600ml的容量,304钢,买了59元。可惜几年前一次露营丢了

日本产的老虎水壶,关键就在于壶口保温做得好,核心在于——做工精细。不过,那壶盖也是复杂过头了,至今犹豫着没下手。复杂,意味着一旦失灵——俗话说“坏了”,就……坏事了!
使用过一双某国产“名牌”的折叠筷子,就是那个经常在磨房测评锅碗瓢盘炉叉刀勺那个,那筷子设计的那叫一个好啊(应该是山寨小日本的),红木筷子嘴、弹簧接口,不用像街边地摊都有卖的那种螺旋的那么扭啊旋啊的,一双筷子两端一按,“咔”一声,得了!刚开始用那两次啊,心里可真是美啊!嘿嘿,多好的筷子啊!第三次用——老哥我拿着筷子的两截,只能干瞪眼了——里边的弹簧估计是生锈断了,两端一对,没那“咔”的声音了,也就彻底歇菜了!我说,那么大一个国产“名牌”,就不能用不锈钢做弹簧啊?!还是地摊货好用啊!

国产的东西差(包括代工的),输就输在“差不多就行了”。

这个什么Stanley美国神器,之前在麦德龙看过有这牌子的保温壶,欧洲城、宝安、还有罗湖宝安路口这几家都有过,仔细打量过做工,还是一样的感受——被“差不多就行了”害了。对了,公司是上海注册、水壶是东莞代工的吧?

所以,保温壶的测试,嘿嘿,没那么多高科技

 

本文转载自 磨房 作者: 云过山巅

标签: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