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性价比之选NITECORE BP23背刺了谁?
几乎所有BP23的测评都提到了性价比。
老实说,初看BP23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外形和一些设计上有非常熟悉的影子,比如BP23下边一圈的MOLLE像极了GR1 ,可以快开的前舱又有些Vertx Gamut的感觉,仔细体验却发现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其实这个包如何测评我挺纠结的,总想说点什么却又不自觉和手上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去比较,同价位的好像还真不怎么能打。时常想下笔却又不时提醒自己:“三张的价格,你还想怎样?”
所以我想先抛开价格,谈下对BP23整体印象和打造性价比思路的揣测,借下面几个问题,回答对BP23的一些想法:
1.BP23打造性价比的思路
2.这种思路下产品的优缺点
3.BP23适合谁/不适合谁
4.BP23的性价比背刺了谁?
1.BP23是如何打造性价比的
如果说性价比,是在尽可能少的预算下,实现获得尽可能多的功能特性(覆盖范围),那BP23是挺成功的。
但是这种性价比,并不是全方位的。在体感明显的地方,BP23尽可能上了相对成熟的设计,体感不明显的地方,能妥协解决的优先考虑功能有没有;换句话说,强调功能覆盖面和可玩性,舒适性和耐久度被放在次要位置——然而这才是打造一个包最花钱的地方。
比如城市向的内部分割设计;最外压胶拉链、快取仓的绒面设计;橙色高视内衬;多点四向提手和MOLLE条;快速解脱的背带,胸带;行李箱卡带等等。虽然BP23是EDC城市通勤设计为主,但又包含许多户外、机能、商务、战术的元素。单拿任何一个元素,不算特别新奇,但是这么多元素集合起来在一个包上,其实也不多见。
2.这种思路下产品的优缺点
这样设计思路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功能多、可玩性好,各种物件的容纳、快取快拆,甚至各种方向姿势取物用户都能够体验到。即便价格更贵的包,在类似的功能数量上并不能体现出太多的优势。比如单一个橙色内衬,这在有些千元级的品牌包上就是和X-PAC等新面料绑定的选配,比基础款要贵好几张,BP23直接是标配。
这种性价比思路的劣势,是设计上有明显的堆叠感,各部分的配合不是很好;另外在背负系统、扣具拉链、材料、缝纫等舒适性和耐久度上就有很多局限。
a.堆叠的设计
堆叠感最明显的是在内外分隔的设计。
BP23的分仓其实挺多的,但是封闭的小分隔很少,开口式大分仓以及相互干涉较多。
从城市通勤的角度,存放较小件的物品如:耳机、手电、备用手机、卡包、固态盘、钥匙、充电线、充电宝、笔、小瑞等时好像都该塞在顶部的防水快取仓,其他的不是不能装,而是好像都太大了。电脑仓外的两个网兜,没有拉链其次,一旦装了电脑和笔记本、杂志,容量几乎是不可用的。其实不如取消这两个网兜,外部分仓的拉链网兜直接分为两个,城市通勤装小物件实用性会好很多。
外仓的三向内分割,两边插进去的口袋是互不连通的。单向快取的时候,方便定位,背负的时候也不容易跌出去。不过这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因为不是网兜,看不到内容物,快取时你要记得放在了哪个口袋,从哪边取;二是非弹性的分隔材料上下叠起来对放置物品的形状宽度有较大限制,也相互影响容积。官图宣传的时候有一个Switch,亲测有手柄侧向分隔是放不进去的,需要拆掉。然后分开放置这个口袋就会明显鼓起来,导致另一层几乎不可用。
内部水壶仓的设计可能是为了保持外部简洁和整体性而考虑。我知道其实很多包上都采用了这种设计,个人对这种没有干湿分离的分隔实用性持保留态度,因为一旦瓶口松了、漏了,对电子设备和纸质物品简直就是灾难,而且BP23包底部也并没有漏水口设计。
b.背负系统
BP23肩带是典型的收边薄型EDC向轻量背带,曲度一般,主要通过加大宽度减小肩部压强。另外背部缓冲有网面+PE棉,的确有一块支撑的板,但是材质很薄不硬挺。底部也有缓冲棉,比较薄也比较软,整体谈不上“支撑”更多是舒适缓震。
包的顶部背带的间隔是我见过的包中最窄的,这可能是为了控制重心在中线稳定,但肩带过宽设计导致了颈部空间较窄,这在轻载的时候,最多是背带略微不贴合身体曲线,没太大问题;但在装物品较重时,容易挤压颈部、腋下,产生摩擦。
胸带的固定位是无级调整的,明显是解决有无的问题。胸带没有弹性、容易勒胸、位置容易移位,导致轻载没必要,重载不好用。因为肩带的间距窄了,也没有办法将包背得比较高。
基于以上的原因,尽管BP23有23L的容量,内部分隔丰富,很容易让人有填充的欲望,但如果背的东西多,背负不会太舒服。
c.拉链、扣具系统
“拉链是包上很关键的一个部件,很多厂商对于其拉链的品牌含糊其辞,说明他们不太希望让你了解这个拉链的牌子,意义不言而喻。”
YKK拉链和UTX扣具基本上是行业标准。NITECORE并不是没有这些,只是在BP23上没有用而已。BP23的所有拉链、扣具,我自己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毛病,特别是单手拉开外仓的时候,两条拉链的配合还算顺滑。但是单手拉开主舱会有一定几率卡住——虽然实际使用不常这么干,短期没问题,长期我还是信YKK。
当然BP23在拉链上设计得也不是全无心思,比如外仓的这个环形即可做挂点也能做拉手,还是到位的,只是类似细节比较少。
d.提手和缝纫
BP23大多数边边角角收边缝线,还算细致,没太大毛病,毕竟是大厂,但小瑕疵还是有。内衬材料是非常薄的,抗撕裂能力令人担忧。感觉有些摩擦挤压、金属摩擦的话很容易破损。
四向的提拉点在左右两侧是通过延伸顶部提手的单层MOLLE织带和打枣定位来实现,反而底部拉手是用了双层,还做了提手的形态,感觉有一点本末倒置。
我相信左右两侧提手解决的痛点并不是要侧向去携行这个包,而是包在座位或者车上侧向放置时可以有一个抓手能够迅速转换姿态。因为侧面底部三行MOLLE影响到这个提拉点布置在包的侧面的重心,所以侧向提拉的姿态和手感也不太舒服。
e.新包味道问题
最后,虽然说新包一定会有一些味道,但是BP23几乎是我所有包具里面“新包味”呆的最久的,差不多到一个月交稿DDL了,这几天还是有。
这个味道主要来自里面,而非外侧。不知是涂料还是内衬的问题。敞开了挂在阳台外风吹日晒72小时以上,即便是我这样常年过敏性鼻炎每次拿取物品打开取物时,还是有些令人不快的感受,就差要洗一遍了。我觉得这个还挺重要的,因为毕竟EDC的是每天贴身接触的。
3.BP23适合什么样的用户/不适合什么用户
综上,预算有限,初入EDC城市通勤背包喜欢机能和战术风格,或者短期过渡使用者,希望获得一定可玩性和功能的。BP23可以买一个,毕竟三张。
而对于已经拥有不少品牌包具且场景功能覆盖较全、预算不紧张,除了实现特定功能,对舒适性甚至个性化话有一定要求的老鸟用户,BP提供的性价比和可玩性都没有太多价值。即便它很便宜,也没必要买来占地方,因为改善它花的钱可能更多。
4.这种性价比背刺了谁?
最后回到最初的一句话:“BP23就卖3张,你还想怎样?”
BP23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功能性极具性价比——这点毋庸置疑。
三张的价格能够打造一个可用可玩甚至越级配置的EDC包,即便是堆叠,那也是在成本允许下的加法。
如果说一定是背刺了谁,我觉得BP23似乎在提醒动辄4位数价格的原创甚至某些品牌背包,审视一下自己的设计与质量是否配得起比BP23贵好几倍甚至10倍以上的价格,外在功能特点上的东西是最容易且最便宜的事情——这点BP23给了很好的例子。
功能上做的“减法”的部分,舒适性和耐用度上“加法”的功夫,是作为优秀设计必须思考的——虽然这些东西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也不太好懂,但这才是一个功能性包的价值所在。
- 下一篇: 简约不简单——22款单导轻型棉服体验
- 上一篇: 实用兼把玩的好工具!北斗作迷你棘轮螺丝刀体验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爱路客小资腐败炉简评
- 发布于 07月12日
- COLEMAN科勒曼 CR123A锂电池便携营灯测评报告
- 发布于 09月04日
- Fire-maple火枫 FMS-100T “金刚”高效分体式气炉测评
- 发布于 12月15日
- OutdoorGearLab MSR Dragonfly 户外油炉评测
- 发布于 03月27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