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 的食用技术 — 以2018年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过境聊聊强热带气旋的那些事儿
直至2018年9月17日17时台风“山竹”减弱为热带低压,到达广西百色市境内,且强度继续减弱并远离广东省为止,估计是今年最嚣张的超强台风“山竹”开始逐渐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了。不过“山竹”过境后带来的一系列气象灾害仍持续影响着两广地区。由于广东省仍有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超过警戒,加之之前广东省局部地区的持续性强降水,土壤含水量大,17日19时,在“山竹”离开后,广东省防总马不停蹄地将防风Ⅲ级应急响应转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命令各有关地区要注意防御强降雨及其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除此,“山竹”还造成5省(区)的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送走了这尊大佛,我们趁着“山竹”就快被人遗忘的时间段来和各位生存控们聊聊大家熟悉却又不那么熟悉的台风那些事儿~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热带气旋、飓风、台风和超强台风,有啥区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论飓风、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气旋风暴都是对热带气旋的称呼方式。而热带气旋则是对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风暴),由水蒸气冷却凝结时放出潜热发展而出的一种暖心气象结构。
同样的,热带低压(英语:Tropical Depression,缩写T.D.)亦是热带气旋的一种,通常中心持续风力达每小时41-62公里,属于强度最弱的级别。低一级为低压区或热带扰动,高一级则为热带风暴,再上由弱至强分别为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热带低压具有有组织的云团及雷暴雨带,其表面循环系统颇为显现,但热带低压通常没有风眼和缺乏强烈气旋所呈现的紧密组织及形态。这样说大家就应当有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了。
从语言习惯角度出发,不同地区的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呼。在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如中国东南沿岸、香港、澳门、台湾、北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的热带气旋通常称为“台风”,而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的热带气旋则依强度称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北大西洋称为“飓风”、北印度洋称为“气旋风暴”。气象学上则只有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飓风程度)的热带气旋才会被冠以“台风”或“飓风”等名字。
同样的,此次超强台风“山竹”究其的形成演变,就十分具有典型性,不妨以时间轴形式梳理一下:
- 2018年9月4日,一个低压区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海域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9W。
- 2018年9月6日凌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评级“低”,并于同日晚上给予评级“中”。
- 2018年9月7日凌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评级提升为“高”,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更于同日上午11时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6W。
- 2018年9月7日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在同日下午12时05分对其发布烈风警报。晚间9时1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822,并命名为山竹。
- 2018年9月8日凌晨5时和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分别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 2018年9月9日凌晨2时,国家气象中心率先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45分钟后也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上午8时,国家气象中心将其升格为台风;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分别在同日上午8时45分和上午11时跟随,中央气象局也在同日上午8时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此时,山竹继续吸收海水中的能量,扺挡干空气并发展出“云卷风眼”,低层风眼亦显示在微波图像上。
- 2018年9月10日,山竹继续向西偏南移动,在关岛附近海域掠过。多个气象机构的预测分歧都逐渐收窄,均预测山竹会经过巴士海峡或掠过台湾南部,移入南海北部,对该区构成威胁。山竹在同日上午8时进入香港天文台责任范围,香港天文台评定其为台风。同时,山竹继续受到干空气入侵,并移到风切变较为强的海域,令它发展迟缓,迟迟未能开启风眼,但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在晚上8时仍然将其升格为强台风。
- 2018年9月11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韩国气象厅率先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也在不久后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
- 2018年9月15日凌晨1时40分,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接近中午时已经离开陆地,以每小时25公里速度吹向南海。
- 2018年15日9时30分,台风“山竹”移入南海东北部,16时,“山竹”中心位于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85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并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继续向广东沿海靠近。
- 2018年9月15日下午6时,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挂出3号风球。
- 2018年9月16日08时,台风“山竹”距离广东台山东偏南方向约345公里(强台风级,15级,50米/秒)。
- 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
- 2018年9月17日14时,日本气象厅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
- 2018年9月17日17时,台风“山竹”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到达广西百色市境内,强度继续减弱并远离广东省。
- 2018年9月17日20时,因难以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稍后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
- 2018年9月18日8时,日本气象厅认定其完全消散 。
由时间线我们可以看到,“山竹”最早的形成是在2018年9月4日,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海域形成的一个低压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最先给予99W的热带扰动编号。这个编号仅仅是针对热带扰动,而非已经形成的热带气旋。通过“山竹”99W的扰动编号以及后来9月6日凌晨确定的26W热带气旋编号来看,热带扰动的次数远远大于形成的热带气旋的次数。
*超强台风“山竹”由出现直至消退的整个活动轨迹
美国军方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最早位于关岛,目前已移至夏威夷),以其一个独立的编号系统为整个西北太平洋内的热带气旋编配编号,该编号最早是一个两位数字构成,其后改为两位数字加上英文字母W结尾,如此次“山竹”的26W。
而中国及日本早在20世纪初至中期,也已形成了自己的编号体系,自行为区内的热带气旋编配一个4位数字编号,编号首2位为年份,后2位为该年顺序号。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气旋。
*由1985年至2005年期间生成的所有热带气旋路径图。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北太平洋生成了最多的热带气旋;而南美洲东西两岸(东南太平洋及南大西洋)则几乎完全没有热带气旋活动
最后需要说到的是,几乎所有的热带气旋都是在赤道南北30纬度以内的范围内生成。当中大约87%是在南北纬20度之内。因为地转偏移力弱小的关系,南北纬10度以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较少。目前每年地球总共平均有80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西北太平洋的主要产地包括:南海,影响地区包括中国南岸和东岸、台湾、香港、澳门、菲律宾、日本、越南、韩国、朝鲜、太平洋上各岛,偶尔也可以越过中南半岛或马来半岛而影响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苏门答腊、婆罗洲北部、泰国、印度东岸及孟加拉或是越过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影响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每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占全球约三分之一。
*此次“山竹”过境菲律宾后带来的受灾现场
中国的沿岸是全球最多热带气旋登陆的地方,平均每年有7个左右的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沿海,与此同时每年也有六至七个热带气旋登陆菲律宾。本次的“山竹”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热带气旋,并且给中国和菲律宾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影响。
/“山竹”为什么叫“山竹”?
上一节我们提到了,由于海洋上可能会同时出现多个热带气旋,虽然不同国家的不同机构都会以自己独立的编号体系来进行编号,这些编号由于涉及到具体的军事和气象因素无法被相应地区的数个受影响国家同意称呼,因此倘若没有统一名称的话还是会在一个地区产生许多的混乱。为了减少混乱,当热带气旋产生时,各个国家的气象机构便会对其作出统一命名。而热带气旋在各个区域的名称会有一个完整的命名表,这份名单是由世界气象组织的委员或各区负责预测热带气旋的机构制订。
在此我们着重关注西北太平洋地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地区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别由14个委员国各提供两个名字组成,名字会由所提供国家的英文国名顺序使用。不同于大西洋及东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的名称循环使用(即用完140个后名称,回到第一个重新开始)。
为减少混乱,日本在1981年获委托为每个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内的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气旋编配一个国际编号,但容许其他地区继续自行给予编号。自此,在大部分国际发布中,发布机构会把国际编号放在括号内(JTWC除外)。但是,各气象机构有时对热带气旋的编号会有差别,主要是因为其对热带气旋强度的评估有所不同。例如在2006年风季,中国气象局曾对一个未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风暴(中国气象局的0614)作出编号,因此在余下的风季,前者的编号都比后者的多出一个。
*作为气象灾害多发的岛国,日本的气象厅在台风预警上的研究与预判是十分科学与先进的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造成严重灾害的台风,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申请把该台风的名字给删除掉,之后提供该名称的成员需要再提交新名称,以来补缺。当热带气旋在某地区造成严重破坏,该地区可要求将其除名。为该热带气旋起名的台风委员会成员会再提一个名字作替补。例如中国大陆和香港会由市民作出提名,再选出若干优胜名字,提交世界气象组织确认选择其中一个名字。据统计,2000-2016年,被除名的台风有40个,其中由中国命名的有海马、龙王、海燕三个。
*在2016年给菲律宾造成了严重损失的超强台风“榴莲”
要说到被除名的超强台风最典型的就是“山竹”的前世“榴莲”。之前2006年第21号超强台风榴莲(英语:Typhoon Durian,泰语:ทุเรียน,台湾、港澳、马新译作榴梿,国际编号:0621,JTWC编号: 24W,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就是由于给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菲律宾在当年提出将台风榴莲除名,之后在在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竹”替代,同样在台风“榴莲”过境菲律宾时引发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也为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然而就在由“山竹”替代“榴莲”的两年后“山竹”同样来势汹汹,给菲律宾再次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凶悍的山竹该不该被除名,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在2016年给菲律宾造成了严重损失的超强台风“榴莲“
除此之外,2005年,台风“龙王”一路肆虐,在福建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最终被除名,由新名字“海葵”更换。
*2005年造成了严重损失后遭除名的超强台风“龙王”的卫星云图
最后附上2018的台风命名表一览,我们看看今年的台风都叫什么。
2018年第1号台风布拉万,英文名称:Bolaven,编号1801,名称来源老挝,含义:高原名,指老挝东南边境与越南接壤的布拉万高原。
2018年第2号台风三巴,英文名:Sanba,编号1802,名称来源中国澳门,含义:澳门著名的旅游名胜大三巴牌坊。
2018年第3号台风杰拉华,英文名:Jelawat,编号1803,名称来源马来西亚,含义:苏丹鱼,属于淡水杰拉华类,常见于大河流里。
2018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英文名:Ewiniar,编号1804,来源密克罗尼西亚,含义:密克罗尼西亚特鲁克群岛传统的风暴之神。
2018年第5号台风马力斯,英文名:Maliksi,编号1805,名称来源于菲律宾,含义:快速。
2018年第6号台风格美,英文名:Gaemi,编号1806,名称来源于韩国,含义:蚂蚁。
2018年第7号台风派比安,英文名:Prapiroon,编号1807,名称来源于泰国,含义:雨神。
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英文名:Maria,编号1808,名称来源于美国,含义:查摩洛女人的名字。
2018年第9号台风山神,英文名:Son-Tinh,编号1809,名称来源于越南,含义:越南民间传说四不死中的山神。
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英文名:Ampil,编号1810,名称来源于柬埔寨,含义:罗望子,一种原产于东部非洲的酸豆树,也是中国三亚的市树。
2018年第11号台风悟空,英文名:Wukong,编号1811,名称来源于中国大陆,含义:《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
2018年第12号台风云雀,英文名:Jongdari,编号1812,名称来源于朝鲜,含义:一种鸣禽。
2018年第13号台风珊珊,英文名:Shanshan,编号1813,名称来源于中国香港,含义:一个颇为普遍的少女昵称。
2018年第14号台风摩羯,英文名:Yagi,编号1814,名称来源于日本,含义:摩羯座(星座)。
2018年第15号台风丽琵,英文名:Leepi,编号1815,名称来源于老挝,含义:老挝南部最美丽的瀑布。
2018年第16号台风贝碧嘉,英文名:Bebinca,编号1816,名称来源于中国澳门,含义:一种牛奶布丁,澳门人喜爱的食物,可于澳门的葡国餐厅找到。
2018年第17号台风温比亚,英文名:Rumbia,编号1817,名称来源于马来西亚,含义:一种盛产西米的温比亚树,通常生长于河岸、沼泽或近水的地方。
2018年第18号台风苏力,英文名:Soulik,编号1818,名称来源于密克罗尼西亚,含义:波纳佩岛传统将领的衔头。
2018年第19号台风西马仑,英文名:Cimaron,编号1819,名称来自菲律宾,含义:菲律宾的一种野牛。
2018年第20号台风飞燕,英文名:Jebi,编号1820,名称来自韩国,含义:一种体积细小、翼长和尾部呈叉形的飞燕。
2018年第21号台风山竹,英文名:Mangkhut,编号1821,名称来自泰国,含义:泰国人喜爱的水果。
2018年第22号台风百里嘉,英文名:Barijat,编号1822,名称来源于美国,含义:风浪拍打下的海岸(马绍尔语言)。
2018年第23号台风潭美,英文名:Trami,编号1823,名称来源于越南,含义:一种花。
2018年第24号台风康妮,英文名:Kong-rey,编号1824,名称来源于柬埔寨,含义:高棉传说中的可爱女孩儿及山名。
2018年第25号台风玉兔,英文名:Yutu,编号1825,名称来源于中国大陆,含义:神话传说中的兔子。
2018年第26号台风桃芝,英文名:Toraji,编号1826,名称来源于朝鲜,含义:朝鲜深山中的一种花。
2018年第27号台风万宜,英文名:Man-yi,编号1827,名称来源于中国香港,含义:海峡名,现为水库。
2018年第28号台风天兔,英文名:Usagi,编号1828,名称来源于日本,含义:天兔座(星座)。
2018年第29号台风帕布,英文名:Pabuk,编号1829,名称来源于老挝,含义:大淡水鱼。
2018年第30号台风蝴蝶,英文名:Wutip,编号1830,名称来源于中国澳门,含义:一种昆虫。
/为什么“山竹”辣么厉害?
早在此次”山竹“到来之前,中央气象局刚刚发布预警的时候,广东的同学们已经感到了宛若大难临头的压抑感,微博朋友圈中已经开始带入了一波人心惶惶的节奏,甚至有人扒出了历次台风的比例尺。
那么台风真的是风眼越大越骇人吗?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台风的结构与危害方式。前面提到了,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称呼,那么一个成熟完整的热带气旋包含了那些结构呢:
- 风眼
强烈的热带气旋的环流中心是下沉气流,将形成一个风眼。眼内的天气通常都是平静无风,无云,甚至时有阳光(但海面仍可能波涛汹涌)。风眼通常都是呈圆形,直径由2公里至370公里不等。较弱的热带气旋的风眼可能被中心密集云层区遮蔽,甚至没有风眼结构。 - 地面低压
热带气旋的中心接近地面或海面部分是一个低压区。地球海平面上所测得最低的气压(870hPa)是在有纪录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1979)中心所测得的。 - 暖心
热带气旋的暖湿空气环绕着中心旋转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大量潜热,热能在中心附近垂直分布。热带气旋内各高度(接近海面例外)的气温都比气旋外为高。 - 中心密集云层区
围绕热带气旋中心旋转的密集云层区,通常是由雷暴产生的卷云。 - 风眼墙(或称眼壁)
包围风眼的是圆桶状的风眼墙,风眼墙内对流非常强烈,其云层的高度在热带气旋内通常是最高的,降水的强度和风力的强度在热带气旋内也是最大的。强烈的热带气旋有眼壁置换周期,产生新的外眼壁替代内壁。其成因为热带气旋眼壁外围的螺旋雨带重组,然后渐渐向内移动,窃取了眼壁的湿气与能量。在这阶段,热带气旋进入了一个减弱的过程。在外围新的眼壁完全取代旧眼壁,如果环境许可,热带气旋会重新增强。透过多频微波扫描和雷达可以清楚观测到眼墙更新周期中的热带气旋出现双重眼壁;如果热带气旋眼壁置换的过程较为明显,更可从可见光和红外线卫星云图上观测到。 - 螺旋雨带
螺旋雨带是绕着热带气旋中心运动的雨云和雷暴。在北半球,螺旋雨带向逆时针方向绕中心运动。螺旋雨带会为地面带来大风雨,而在每条雨带之间则会较为平静。在接近陆地的热带气旋,螺旋雨带中会形成龙卷风。拥有多条螺旋雨带的热带气旋一般较强及发展成熟;但也有一些“环状飓风”的主要特征是没有螺旋雨带。 - 外散环流
所有低压系统均需要高空辐散以持续增强,热带气旋的辐散从所有方向流出。因为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热带气旋的高空呈反气旋式外散环流。地面或海面的风强力向内旋转,随着高度上升减弱,最终改变方向。这个特点和热带气旋中心的暖心结构有关,所以热带气旋需要垂直风切变微弱的环境维持暖心结构,才能延续辐散。
*被国外媒体称为全球风王的超强台风”山竹”强势来袭,菲律宾狂风暴雨如坠地狱
要知道,一个成熟的热带气旋释放的功率可轻松达到6×1014瓦,在海上的热带气旋可以引起滔天巨浪,狂风暴雨甚至令船只沉没,国际航运受影响。但是热带气旋以登陆陆地时所造成的破坏最大,主要的直接破坏包括以下三点:
- 大风:台风风力足以损坏以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使户外环境变成非常危险。周围亦可能产生焚风或龙卷风。
- 风暴潮:因为热带气旋的风及气压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没沿海地区。风暴潮往往是热带气旋各种破坏之中夺去生命最多的。风暴潮有别于海啸,风暴潮【Storm surge】是风暴的低气压及狂风所引发的持续性巨浪,海啸【Tsunami】是海底地震所产生的短暂渐进式巨浪,并向陆地沿岸冲过去。
- 暴雨:热带气旋可以引起持续的倾盆大雨。与西南季风交互产生西南气流或与东北季风交互产生共伴效应使雨量加倍。在山区的雨势更大,并且可能引起河水泛滥,泥石流及山泥倾泻。
*被”山竹“过境带来的大风摧毁的菲律宾民众建筑
*”山竹“引起持续的倾盆大雨,在山区的猛烈雨势导致泥石流及山洪倾泄冲毁房屋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
同时,热带气旋也会为登陆地造成若干间接破坏,包括:
- 疾病:热带气旋过后所带来的积水,以及下水道所受到的破坏,可能会引起流行病。
- 破坏基建系统:热带气旋可能破坏道路,输电设施等等,阻碍救援的工作。
- 农业:风、雨可能破坏鱼、农产物,导致粮食减产。
- 盐风:海水的盐分随著热带气旋引起的巨浪被带到陆上,附在农作物的叶面可导致农作物枯萎,附在电缆上则可能引起漏电。
- 加强季风寒流或大陆反气旋强度:当热带气旋遇上相当强烈的大陆寒流时,两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加,后者会吸收热带气旋的能量,使寒流增强。
在1987年11月至12月间,西太平洋的台风莲娜在南中国海北部遇上当时最强烈的西伯利亚寒流(北风潮),使香港的气温由摄氏26度急速下降至8度,创下香港气候观测史上最大的24小时降温纪录,导致冬季提早降临。
*”山竹“带来的菲律宾民众饱受洪水、次生灾害流行病的侵袭和寒流低温
*”山竹“冲毁道路,造成救灾工作进一步陷入困境
/台风过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就目前国内成熟的灾害预警/预告、信息发布和政府组织疏散、提供应急预案、组织灾难救援、灾后恢复、灾害地区治安维护等等环节而言,已经能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如果是生活在常年需要应对台风、强台风等气象灾害的沿海地区,相信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的防灾减灾经验。但尽管如此,政府和相关单位还是无法顾及到每一户每一人每一物的安全,加之在强台风到来时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普通民众对于这类灾害仍旧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通常台风抵达之前,受影响地区的社会机构会普遍停产停止运转,故而囤积至少维持三日以上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品自不必说,在台风刚刚抵达登陆时的地区,尽量在家中躲避是最常用的方式。市区内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高层建筑。由于目前的高层建筑普遍使用大量的玻璃外墙,强台风卷起的许多未加固的物品都可能打碎高层建筑的玻璃,暴露在没有玻璃外墙的室内,将会给室内人员带来极大的危险,同时掉落的玻璃也会危机人身财产安全。故而此次”山竹“登陆时大家纷纷都玻璃上贴各种胶带和骨架用以加固玻璃。
除此之外,暴露在室外的诸如车辆等设备,在无法转移至避风地带的时候也需要固定,以防被强风吹走。当强风来临时不得不外出时,一定要当心任何可能会倒下的杆、桩、树木、广告标牌的物体,即使眼看强风抵达也应就近进入建筑物而不要呆在车辆内,强风将会将把车辆卷入空中。
若在台风抵达时处于极度危险的野外或下乡农村,你需要时刻关注预警消息以作好准备及时离开。在强台风登陆时一定要远离海滨区域和河岸,洪水和掀起的大浪可能会导致你失踪。假如在乡下所处的低矮房屋无法给你提供庇护,则需要及时转移到各级乡镇村政府提供的紧急安置点。
假如在乡下的平房或瓦房中没有机会转移,则需要牢牢关紧面朝强风刮来方向的门窗,而将相对一侧的门窗打开,然后躲到房屋内的角落,寻找兼坚固物品为自己提供保护,以防止强风刮入屋内,将屋顶掀起,或使得屋内外气压不平衡而导致的房屋”爆炸“。在野外无法逃离的话可以就近寻找洞穴、沟渠等地势来隐藏自己,实在没有也可以选择地面牢固坚硬的大型岩石背风面躲避,尽量降低身体以减少被吹起的碎物、连根拔起的栅栏、小树等的伤害,千万要注意,在风暴来临时行走是十分危险的。
说了不少,但其实这个问题是专门跟沿海地区的生存控们聊的。内地的同学万一在台风过境时不慎来到了台风登陆地点怎么办?还不赶紧掏出手机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对于内地的朋友们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景象~ 严肃地说,只要不是在可能会有过境后严重次生灾害发生的地点,那么相对来说还是很安全的,毕竟沿海地区的城镇在漫长的强热带气旋环境下,防灾减灾的经验和处置办法已经相当了,找个当地朋友24小时跟着他/她,不要犯傻,都可相安无事。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远离台风带来的危险。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
- EVERYDAY CARRY GEAR ——EDC组合示范
- 发布于 02月13日
- 不作小貔貅 充放皆自由——NITECORE F4充电器
- 发布于 07月19日
- 颜值在线的腐败利器——火枫百味煎烤盘
- 发布于 04月10日
- 重装登山包应有的样子——多特DEUTER长征体验有感
- 发布于 07月26日
作者数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