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mon X ULTRA 2 GTX——耐磨耐操的登山鞋

 Mong Kwung Wong  3  15177

近年来,户外运动已朝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一个户外场域,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进行方式”。以行进的“速度”与肩负的“重量”为经纬,以过程的“时间”与“难易”为轻重,大略可分为三个型态:刻板印象的传统登山、越野跑,以及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徒步。

三种型态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重量速度与时间利用。在如此多元的情况下,Salomon X ULTRA 2 GTX ——一双概念源自于越野跑、兼具舒适与稳定、较登山鞋重量为轻且能灵活行走的多功能健行鞋为此而生。

1

Salomon X ULTRA 2 GTX─概念源自于越野、兼具舒适与稳定的多功能徒步鞋

美国户外活动评论网站Switchback Travel选出了17双2017年最推荐给户外运动者的轻量徒步鞋,SALOMON X ULTRA 2 位居第一名。此鞋将越野跑鞋的优点融入,达到较传统登山鞋轻、舒适,以及稳定的特性,被认为是最能克服各式各样的地形与天候的徒步鞋。

1947年发源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的SALOMON,早已是户外运动界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从滑雪装备起家到山野运动,多年来致力于开发各式装备,并研发出多项专利,以下先来介绍它究竟用了哪些制鞋科技。

2

《Best Lightweight Hiking Shoes of 2017》:Salomon X ULTRA 2 GTX,集各项科技于大成

 

行走灵活、方便疾行:轻量化/低筒

 

概念源自越野跑的X ULTRA 2,开箱时便可发现几个特色:单支鞋约600g(US 9号鞋),是传统登山鞋2/3左右的重量;低筒设计,让足踝有更加敏捷的空间运用,在行走速度尚可以更快、更灵活。

3

抓地力与耐用性:Contagrip大底

鞋底中央的红色Contagrip三角标志,是SALOMON独家的大底科技。採用近20种不同密度的胶质,加上深度且多面向的鞋底齿痕设计,号称有绝佳的抓地力与耐用性,同时不易沾黏泥土。

4

包覆与舒适:SENSIFTTM鞋面设计 / QUICKLACETM快速鞋带/Gore-Tex材质

此鞋SENSIFIT鞋面包覆採用专利的WRAP双向包覆设计,以Z字型的结构全方位包裹脚背,确保运动过程中稳定达到鞋脚合一。同时,SENSIFIT的鞋面搭配QUICKLACE快速鞋带设计,让使用者一穿上鞋便能快速合脚,省去调整鞋子的时间。

此外,QUICKLACE也能将鞋带收纳于鞋舌,避免勾到障碍物产生危险。Gore-Tex则是家喻户晓的布料材质,让X ULTRA 2鞋面能做到良好防水,保有鞋内的干爽舒适。

5

6

7

SENSIFIT+QUICKLACE:完全包覆,快速达到鞋脚合一

稳定与缓冲:ADVANCED CHASSIS与中底及大底的三位一体

ADVANCED CHASSIS(动态稳定支撑垫)以3D支撑垫增加密度与支撑力,让脚的受力能平均分散在鞋垫上,介于EVA中底及大底之间,三位一体结构了X ULTRA 2对于足部的稳定与支撑系统。

8

上:ADVANCED CHASSIS,左下:足跟护带。右下:三者合一提供完整的缓冲回馈

保护:防护型橡胶鞋头、鞋跟

楦头与鞋跟包覆耐磨橡胶材质,提供足部充足的防护。实际拿起来用手敲几下,便能深刻感受到其坚固性。

9

10

楦头与鞋跟的橡胶材质,避免足部伤后

结合了这么多科技的X ULTRA 2:Contagrip大底+SENSIFIT鞋面设计+QUICKLACE快速鞋带+Gore-Tex材质+ADVANCED CHASSIS动态稳定支撑垫+防护型橡胶鞋头鞋跟,就只差实际测试来检验这些技术是否对于使用者真正有效。为求给出精确的评价,我前后历时了一个多月,共进行了四次测试。

实际测试

 

 

测试1:

距离:26K
总爬升:约1400m
历时:7小时
路况:荒烟漫草、原始密林、石块青苔、木栈道、石板石阶、柏油
测试小结:在多变地形上的包覆感良好,不会松脱

11

天公不作美,X ULTRA 2初试天空就阴雨霏霏,注定了今天沿路都得烂泥与湿滑为伍。路径虽然清楚,但路况相当复杂。

12

13

迈入荒烟漫草,穿梭在密林里

14

15

路况相当湿滑,大底早已布满了泥泞

行走了约莫2公里,X ULTRA 2的所带来包覆感相当好,在泥泞与湿滑的地表上行走丝毫没有松脱的感觉,令人满意。但Contagrip大底则是备受考验,在几处遍布青苔与石块的地方须谨慎踏点维持平衡,方能步步为营地前进。

好在之后天气开始稳定放晴。路况也与前段截然不同,转为干爽舒适。原先布满烂泥的大底发挥作用,走著走着泥巴就自然脱落。随著终点越来越近,石阶、人工步道,以及柏油的比重也开始增加。

16

17

后段开始天气稳定,路况也变得干爽舒适

18

19

大底发挥作用,走着走着泥巴就自然脱落

然而,大约从中后段开始,我的脚开始产生不适。首先是小拇指开始有压迫感,接著到比较硬底的路段时感到肌肉紧绷,鞋底的缓冲有些疲乏。抵达终点后赶紧把鞋带放松后,症状立刻些许舒缓。判断压迫应是楦头的缘故,肌肉紧绷则是代偿作用,因小拇指不舒服导致姿势变形。

其实当初在选尺寸时就犹豫万分,毕竟我的脚属于较宽版的类型,故曾一度思考是否要挑选大半号。但大半号试穿的结果却是前后空隙过大,再加上是低筒鞋,空隙太大足踝的包覆性可能会被牺牲掉,因此还是选了长度比较适合的9号。

虽然第一次测试的感觉并不完美,但新鞋总是需要磨合期,决定再进行下一次的测试!

测试2:

距离:13K
总爬升:约1300m
历时:6.5小时
路况:步道、腰绕山径、攀绳陡上

测试小结:抓地力良好

历经上回的经验,这次我决定改变穿法,不要将快速鞋带系至最紧,留一些空间给楦头,舒缓小拇指的压迫。因为快速鞋带的松紧是一体成形,不能局部调整,故同时也改穿厚袜,维持足踝部分的包覆度。

20

21

途经平缓的山径腰绕路后,再次陡上。由于爬升陡峭,踩踏必须稳定,足以让身体支撑向上。X ULTRA 2在此又发挥了极强的稳定效果,贴合的鞋面让脚背都没有滑动的感觉,搭配大底的抓地力,通过最后几段暴力陡上之后,抵达目的地。

松开鞋带加穿厚袜的做法也奏效了,小拇指的问题改善许多,同时保留了足踝的包覆。

24

25

26

过程中,三位一体的动态稳定支撑系统发挥良好效用,无论是落差大的陡下或连续的碎石坡都能感受到底部回馈的稳定。一定的肌力基础是山野运动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良好的装备则能让人事半功倍。但在特殊的地形穿越时,譬如跨倒木与下溪谷等,山野经验的累积与技术精进则是最为重要;任何装备都有其局限性,不能一厢情愿地依赖,下脚皆须谨慎前进。

最后的路段,小拇指竟又开始不舒服,状况持续回停车场换上拖鞋后才舒缓。小拇指的状况让我开始思考,是否自己在穿这双鞋时,不能做较长时间的徒步运动?不过这次已经比上回在界寮的状况好了,多撑了两小时才开始痛。无论如何第二次的测试大致还算满意。为了对这双鞋给出正确评价,笔者决定再进行一次测试。

测试3:

距离:25K
总爬升:约1800m
历时:8小时
路况:石阶步道为主
测试小结:跟鞋子培养出默契了!发现偏全脚掌落地更能配合包覆系统,鞋脚合一,走起来比前两次更加顺畅

第三次测试的重点除了观察X ULTRA 2在长程纵走的情况下对脚指的影响,石阶步道是多数人所必然会遭逢到的地形,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测试路线。

28

走在硬梆梆的石阶步道上,经过前两次测试的洗礼,对于X ULTRA 2 动态稳定的支撑系统(EVA中底+ADVANCED CHASSIS+大底三位一体,)有更良好的掌握,在行走方式上也稍作改变,由惯常前脚掌落地改为偏全脚掌落地,配合SENSIFIT系统带来的全方位包覆,鞋脚合一,走起来比前两次更加地顺畅。

但当然,若走在湿滑的石阶与石块上,特别是落差大且向下走的路段,还是要注意滑脚的问题,遇到这种地形要特别注意步行技巧,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开湿滑石阶、而改走原始路径为佳,免得滑倒。

29

近八小时的行程过去,关键的小拇指还是在此时开始感觉到压迫而不舒服。但跟过去两次相比,徒步的时间已经又拉长不少。倘若当初挑大半号来穿,现在会比较好吗?如论如何,我不断地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对于鞋子的运用,而且渐入佳境。

测试4:

距离:26K
总爬升:约1000m
历时:10小时(两天合计)
路况:能高越岭古道
测试小结:展现出比在郊山与中级山的路段上更强大的抓地力,而且回程大雨滂沱,脚却一路乾爽到底,防水性令人激赏!

前三次测试都以轻量化快速的方式进行,第四次则要测试在重装缓步的情况下X ULTRA 2的表现如何。我这次大约背了20kg。就一般两天的行程而言,应该是足以参考的负重量。

30

天公不作美,两天的行程走在大雾与大雨之中。扎营一宿后,考量到安全与可看性,吃完早餐后便回程下山。来回负重走26K的越岭道已经有足够的测试效果。

31

32

首先,足底的动态支撑系统在重装的情况下依然给力,负重走起来稳定且蛮舒适。Contagrip大底在这里找到了舞台,展现出比之前的路段上更强大的抓地力与牵引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大雨滂沱的回程中,原预期湿溽的地表会让人打滑,结果大底反而有种黏在地上的感觉,实在大出我意料。Gore-Tex鞋面做到了完全防水。雨虽然下得超级大,我穿著雨裤,但脚却一路乾爽到底,完全都没有湿,实在是令人激赏啊!

 

经过第四次的测试,我认为除了一般轻度健行之外X ULTRA 2也适用于需要负重的行程,兼具了稳定与支撑。不过一般而言,高山行程选择X ULTRA 2的中筒鞋款应该会更合适!

整体测试心得:

经过了前后四次,里程90k,总爬升约5500m的测试之后,对于SALOMAN X ULTRA 2的使用上有几点心得:

1. 这是一双多功能泛用的徒步鞋。从轻度短程健行到长程纵走,甚至是地形不会太过复杂的重装行程,都能发挥鞋子本身的专利科技。

2. 需要循序渐进上手。户外品牌皆有其自成一格的鞋子设计。究竟是人选鞋还是鞋选人,为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我建议于试穿时慎重选择尺寸,购入后尚得多驯个几回鞋,找出相应的穿着方式。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倘若我在第一次测试之后就将X ULTRA 2束之高阁,后续也无法体验其真正的价值,不过此鞋较不适合脚较宽的人。

3. 此鞋比较适合窄脚人,我属于宽脚,穿久了我的小拇指会因为一直向外顶而不太舒服。

4. 耐用度的表现非常优秀。以下两张图片说明了一切:经过了四次测试,X ULTRA 2地大底仍完好如初,耐用度之高,令人赞叹。

33

34

历经90k与5500m的总爬升,大底状况良好如初,耐用性相当高

总结与评分

包覆稳定性:★★★★☆
SENSIFIT鞋面包覆系统搭配QUICKLACE快扣鞋带,快速将鞋身完全包覆于脚背,造就鞋脚合一的感受,包覆性非常好。但是快扣鞋带因一体成型,一拉紧就整双鞋都拉紧,虽然很方便但也无法将局部处放松。

舒适性: ★★☆☆☆
低筒设计对于轻度又快速的徒步绰绰有余,但距离与负重增加时就可以考虑改穿中筒款。楦头宽度则是选择任何鞋子时都须考量的点。我脚型属于宽版,穿此鞋较不舒适,不过后来将鞋带放鬆后有改善。建议选购时多试穿测试几个尺寸,甚至带自己的袜子来试穿更好。

保护性:★★★★★
此鞋防护型橡胶鞋头及鞋跟基本上是坦克般的存在,除非特别去踢大石头,否则于行进间脚趾与足跟皆能获得充分保护。

避震缓冲:★★★☆☆
EVA中底+ADVANCED CHASSIS动态稳定支撑垫+大底三位一体,让人明显感受到地面回馈的缓冲。但随者行走距离与接触到硬地柏油的时间增加,缓冲感会趋于疲乏。

抓地力:★★★☆☆
独家“Contagrip”大底,多面向的鞋底刻纹,触地时会有某种“黏住地面”的感觉(即牵引力)。同时,具有深度的鞋齿则能有效排泥,降低鞋底淤积抓地力下滑的风险。然而,穿此鞋走青苔、潮湿的大石块与石阶路时会滑,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改走原始土路,并谨慎通过。

耐用性:★★★★★
前后经过四次测试,测试总里程90km,测试总爬升约5500m,大底状况仍然良好如初,显示耐用性相当高。

防水性:★★★★☆
GORE-TEX 防水透气鞋面表现100%,在大雨之中走完能高越西段13K,双脚仍旧维持干燥舒爽。由于低筒设计较易让水气从足踝部进入,若能再搭配绑腿,则能做到更全面的防水。

轻量化:★★★☆☆
个人量测单脚重量有600g,较一般传统登山鞋轻,但也没有到非常轻盈的程度。

 

标签: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