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也可小用——Arc’teryx Beta AR轻度户外评测

 CoolKing  1  19554

f1

前言

  Arc’teryx作为一线顶级品牌并非所有的产品线都是最顶尖,只是国内高得让人咋舌的价格给了大家这个错觉而已。不少品牌在某些产品线上都能赶超它,唯独在一个产品线上它是绝对的霸主——HARD SHELL(硬壳),在国内大家常常把这种衣服称为冲锋衣。作为一个户外爱好者,自从了解到了这个品牌之后,我对于它的冲锋衣可谓垂涎三尺,但不做好功课别想在琳琅满目的型号中选出合适自己的。

Beta AR (1)

  鸟家的冲锋衣按命名来分有三款,其中最出名的Arc’teryx Alpha SV在1998年推出的时候给冲锋衣衣带来一场革命,让整个行业的冲锋衣都向它看齐。不过……用Alpha命名的冲锋衣适合于登山和攀岩这类活动,拿来穿越、徒步的话没法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而我大多数时候在户外都选择的是徒步的活动,Alpha PASS!

  Alpha之后的自然是Beta和theta了,功能上它们更加全面,属于山地多用途服,适合我的需求。Beta的长度虽然官方说是中长,但实际上三款的长度依次是Theta>Alpha>Beta,腿短识相的我默默的对Theta挥了挥手,PASS。

Beta AR (2)

  确定好了名字接下里确定后面的字母。对于一年去不了几次户外的我来说,SV这种为极端天气而生的衣服用在我身上未免暴殄天物,AR已经戳戳有余了。通过官方的介绍选好了适合自己的型号——Beta AR后,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赶紧搬砖攒钱把它早点带回家。

外观展示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一眼相中的灰色款用色十分低调,加固的耐磨区域颜色比本体略深,红色的拉链绳是点睛之笔。衣服前短后长,整体为短款设计。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一般来说后脑勺只会有上方那根控制帽子的头围的拉绳,但Beta AR拥有头盔兼容系统帽子的空间比一般的冲锋衣大,不进行调整帽檐会向下耷拉,所以下方多出来控制帽檐俯仰的拉绳尤为必要了。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领帽分离的设计是Beta AR独有的特色,防风性相对更好。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肩膀上的GORE-TEX PRO标明了整件衣服的用料。三层压胶的PRO面料具有最强的防护性,旨在不可预知的极端条件下给予穿着者保护。其中浅色区域为抗撕裂的N40R-X三层面料,深色区域为耐磨的N80R-X三层面料。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左胸处的鸟标为刺绣,立体感十足。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在标志下方的左右两侧是WATERTIGHT拒水树脂拉链,拉链头的位置因为密闭性的问题添加了遮挡区域防止雨水浸入。新版的Alpha SV改进了设计取消了遮挡区,整件衣服更加简便可靠,或许下一代的Beta AR也会这么做。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口袋的拉链虽然是拒水设计却不保证100%的防水,滂沱大雨的时候安全起见还是把电子产品收拾到别处。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相比于传统的衣服Beta AR口袋更加靠上是为了便于在扣上户外背包的腰带之后依旧能正常的使用,开口更大和使用拉链绳则是为了方便在带上手套后的操作。GORE-TEX的透气是建立在一定的湿度差至上,这就好比杀敌一千需先自损八百一样,远远不如自然条件下来的痛快。腋下拉链的存在保证了晴朗天气中的透气性,兼顾了大雨环境下的防护性,使的各种天气下穿着冲锋衣都能有相对舒适的体验。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手肘部分不止有加固设计还有E3D增强运动灵活性的常规裁剪,保证穿上后的活动自如。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Velcro袖口魔术贴,使用压胶冲切工艺,整齐耐用。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正面的主拉链来自YKK,单侧门襟防止风雨的进一步入侵。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拉开主拉链,腰上的风绳就暴露在了眼前,没有把它放在两侧的口袋内应该出于防风和防水性能的考虑。黑色塑料头是为了增强抓握感便于极端环境下带着手套进行收紧的操作。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衣服内侧接缝处的压胶做的非常平滑,穿着时完全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大红色的口袋除了可以亮明身份,还能存放手机之类的贵重物品,兼顾安全与实用。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最后看回衣领,在立起来的衣领上印刷着该件衣服的品牌和尺码。本人身高174CM,体重75KG,穿S码个人感觉尺码刚好,穿上后里面添加羽绒服保温层也不会变得拥挤。

穿着感受

  冲锋衣之所以叫硬壳是因为触感很硬,穿在身上活动的时候摩擦声很明显。为了改善穿着体验,2015年GORE公司推出了以防护性换取舒适性和透气性的GORE-TEX C-KNIT面料。Arc’teryx Theta LT采用了这种面料,它使得冲锋衣的触感有了些许改善但是衣服摩擦的“沙沙”声依旧无法消除,所以,穿冲锋衣第一件需要接受的事情就是它的噪音。

Beta AR (17)

  Beta AR上身之后,两侧的口袋搭配户外背包时拉链的位置刚刚好,不会出现普通冲锋衣被腰带压住的窘境。口袋长度相当惊人,放入地图也毫无压力。短款的设计搭配修身的裤子能有效的改善视觉效果拉长腿部线条。

Beta AR (18)

  不过这个设计也会让很多衣服像上图一样漏出来。T恤这类薄的衣服还好处理,抓绒衣和羽绒服这类保温层遮不住就有点尴尬了。我正常版型M码的the north face和Columbia抓绒衣都会漏出来,短款M尺码的Columbia羽绒服和鸟家的S尺码的cerium SL则能很好的被遮住,在选择中间层的时候值得注意。

通勤体验

  和普通衣服相比,晴天在城市里穿着冲锋衣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旦遇上刮风和雨雪天气它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Processed with Snapseed.

  风对于我们体感的温度的影响远远大于环境温度带来的影响。虽然冲锋衣没有保暖的效果,但Beta AR强悍的防风的性这使得在秋冬渐凉寒风凛冽的天气中穿着它行走会比穿普通衣服更加暖和。它的两个上衣口袋与衣服相独立,忘记拉上拉链也不会让风灌入。

Beta AR (19)

  雨则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天气现象。细雨和微风这种分开看人畜无害的天气搭配起来却意外的伤脑筋,雨伞在它面前只能沦为摆设,Beta AR却能带来全方位的干爽体验。出色的防水性保证使得穿着它既不用担心雨水的飘忽不定,又不用烦恼浸透后的湿冷。不过短时间在这种天气下停留时,穿着有防泼水的软壳会是更好的选择。

Beta AR (21)

  滂沱大雨降临时,还能屹立在雨中的除了雨伞就只剩冲锋衣了。Beta AR正是为了这样不可预料的极端天气所设计,在大雨中只要拉起帽子便可处变不惊。至于暴雨来临时的裤子和鞋子嘛,除非也具有防水性,否则穿冲锋衣和打伞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Beta AR (22)

  Beta AR的表面具有防泼水涂层,没有被磨损时雨水会在衣服的表面形成荷叶效应,轻轻拍打就能恢复干爽。磨损后衣服的表层会湿润并浸透,但这个浸透仅限于防水薄膜之外的表层,内部贴身的面料保持绝对的干爽。

Beta AR (23)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没有办法准确的预报天气,所以外出到其他城市旅游时,能掌控所有天气的冲锋衣是我背包里不可或缺的EDC,即便是夏天也不例外。烈日当空Beta AR往往呆在背包内,因为拉开两侧的拉链穿着冲锋衣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忽遇暴雨,Beta AR能保证我不被大雨束缚在原地。不过,把腰包收到Beta AR下的画风总感觉怪怪的。

户外体验

  因为并非专业玩家,所以这里的户外仅仅只选择了容易到达的海边、山坡以及山顶来进行体验。

Beta AR (24)

  白天吹海风,晚上出陆风,站在海滩上总有躲不过的风。如果这个风带来的还是降低气温的寒流,情况可就不太乐观了。

Beta AR (25)

  白天还穿着短袖上蹿下跳的我,来到海边不得不穿上Beta AR以免吹得头疼。一同到来的其他游客站了一会后,不是跑回车上添衣服就是干脆放弃观赏日落,添了普通衣服的游客大部分也依旧抱着肩膀、搓着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虽然在收紧所有的风绳之后,上半身只会因为无形的推力感觉到风的存在,不会有被风吹透时那种寒冷的感觉,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减缓了我的体温流失并不能让我长时间在大风中呆下去,欣赏完日落赶紧逃回车里取暖才是正经事。

Beta AR (26)

  穿着Beta AR徒步爬山时,为了应对山区变化多端的天气,及时调节腋下的拉链增强散热才能使自己处于干爽舒适的体感温度。坚硬的外壳除了抵御风雨外还能提供了良好的保护,避免了行程中沿途植被带来的意外擦伤。

Beta AR (27)

  经常登山的朋友应该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6.5度,驱车从海平面到达4500英尺(约1370米)的山顶,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气温下降率大约8.9度。照理说这个温度只要穿个厚点的羽绒服就没问题了,但是山顶的气象条件并不像书本上那么简单。从照片中我背上那些不规律的褶皱就能看出来山顶的风非常大,大到迎风走路也会成为费劲的事。在这种气象条件下,体感温度会进一步降低,仅仅穿件羽绒服或是冲锋衣是没办法阻止体温的快速下降,唯有在冲锋衣内加上保温层才能长时间在户外呆着。

Beta AR (28)

  穿上保温层,拉上主拉链,帽领分离的设计能有效的阻止不间断的寒风从领口灌入。

Beta AR (29)

  但仅仅这样还不足以阻止体温的下降,带上帽子遮住头部才能防止体温从头部大量流失。脑后的一条收紧绳索和一条调节绳索能使帽子贴合头部,不对头部的活动造成阻碍。

Beta AR (30)

  领口两侧的拉绳可以减小脸和帽子之间的缝隙,阻止风的灌入。

Beta AR (31)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头部的活动并没有因为帽子的收紧而受到干扰。即使是扭头时我的下巴跑到了领口外,收紧后的帽子并没有对我的视线造成干扰。

Beta AR (32)

  E3D增强运动灵活性裁剪保证了手向上张开这种舒展身体动作不会对衣服下摆的位置造成太大影响。

Beta AR (33)

  不过毕竟是短款设计,真要攀爬起来还是难免会把下摆向上拉动。

总结

Beta AR (34)

  Beta AR作为旗舰款的冲锋衣设计和细节都无可挑剔,唯一的不足应该就是那短款的设计让保温层的选择比较头疼。通勤和旅游对于它来说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但指不准像我这样的伪户外玩家哪一天就真跑到户外去挑战自我了呢?这样的EDC我觉得还是可以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不把它的功用发挥到极致也是给自己留足安全裕度,毕竟出行在外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Beta AR (35)

标签: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