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枪发展简述(二)——中国无托枪发展
本文并非原创,只是对手头资料的知识汇总,本来是自己看的,不过辛辛苦苦整理完了还是想分享一下,希望对中国轻武器发展有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本人毕竟不是自动武器专业或军警等相关从业人员,难免有疏漏,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本文由终极猎人枭龙(新浪微博@终极猎人枭龙)整理,仅作为轻武器知识科普分享,非盈利为目的欢迎转载
在之前的文章《无托枪发展简述(一)无托枪的早期发展》发表后,有读者对无托枪的理解产生了歧义,现重新定义如下:
现代步枪按照枪托布局设计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弯托步枪,以AK系为代表,一类是直托步枪,以AR系为代表,还有一类是无托步枪,以AUG、FAMAS以及中国的QBZ95式为代表。所谓“无托”并不是真的没有枪托,而是国内对 “Bull pup”的翻译,指的是没有单独的专用枪托,直接以机匣抵肩射击的枪械结构,这实质上是将机匣及发射机构包络在硕大的枪托内,握把前置,供弹口(FN P90,这一点是专门为你改的你知道吗)和自动机后置。人们约定俗成的称这种结构为“无托结构”,称采用无托结构的枪为“无托枪”。
在文章的评论中,有读者提到,FG42算不算无托枪,根据上文的定义,FG42的枪机并未在枪托内,因此不能说是无托步枪,D总在枪炮世界中关于FG42的文章中也有相关描述“FG42的重量不大,只比K98k略重,由于采用类似于无托的结构,因此全枪长度也比较短”
中国的无托枪发展
一、 中国小口径枪弹
1.1中国小口径枪弹的研制与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无托枪的发展几乎上可以与中国的小口径步枪的发展划等号。而两者的研制工作进本上是在同一时段进行的。
197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在北京召开了轻武器科研工作会,简称“713会议”。会议决定研制我国小口径弹/枪系统,并初步提出战术技术论证指标。[1]
(1) 口径:6mm左右;
(2) 初速:1000m/s左右;
(3) 膛压:不大于3200kg/ ;
(4) 有效射程:400m;
(5) 威力:600m以内杀伤和穿甲性能优于56式7.62mm普通弹;600m处能穿透3mm厚的A3钢板;
(6) 精度:连发射击精度优于63式7.62mm自动步枪;
(7) 结构简单,工艺性、经济性好,使用方便,适于我军作战特点;
(8) 全枪质量:不大于3.2kg;
(9) 设计中要考虑配备特种弹(穿甲曳光弹、燃烧弹)问题;
(10)400m弹道高不大于0.4m;
根据“713”会议提出的初步战术技术论证指标,确定了参加论证研制的单位。
自1971年,我国军用小口径步枪进入论证阶段。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各大军区和省军区的领导下组成8个会战组:浙江会战组、安徽会战组、江苏会战组、广州兰州军区会战组、北京军区会战组、沈阳军区会战组、重庆地区会战组(一组和二组)、973厂和942厂会战组。实施两个“三结合”:研究所、工厂、部队三结合;工人、知识分子、领导干部三结合。因此,我国军用小口径步枪的论证工作是我国轻武器科研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涉及单位最多、覆盖地区最广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参加口径、火药、枪械论证的单位有27个工厂,3个研究所,2所院校,1个训练基地和有关部队,参加人数100多人。论证工作历时8年,1978年结束。
选择口径的主要原则是保证步枪的战术技术性能,在400m和600m距离内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保证自动步枪的连发射击精度,减轻武器系统质量和提高携弹量,同时也要考虑制造的工艺性。开始论证的口径有5种,即5.6mm、5.8mm、5.81mm、5.98mm和6mm。每种口径有多个方案,每种口径的方案又配多个方案的枪;火药和底火也是如此,有多种配方方案。由此可见工作量之大。四川会战组开始论证的口径是5.6mm和5.81mm。经多次计算与试验,从基本性能和工艺性考虑认为5.81mm比5.6mm要好。浙江、东北、北京、安徽、湖南、江苏等会战组论证的口径是5.8mm、5.98mm和6mm。
1972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自动步枪科研工作会,简称“7210”会议。会议总结了一年多来的科研工作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不重视理论分析,工作不严谨等等。会议还明确指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提高产品性能,设立若干专题进行技术攻关。新枪口径的选择由四川会战组负责;减小新枪抽壳钩阻力的研究右东北地区会战组负责;新枪弹的最佳弹形选择由940厂和华东工程学院(即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新枪的膛线形状及导程(笔者注:膛线转一周沿枪管轴线前进的距离称为导程。)的研究由930、376、9336厂和华东工程学院负责:新枪的枪弹合理药室容积的选择由861、977厂负责;变化枪膛结构尺寸、降低膛压、提高初速的研究由972厂负责。1974年4月,四川地区会战组提出“关于自动步枪口径的选择”方案报告,初步认为5.81口径比较好(5.81口径中的81取自八一建军节之意)。1974年4月又召开科研工作会,简称“744”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放弃5.81mm口径的政治含义,继续进行5.8mm和6mm两种口径的论证。经过四年的努力工作,1978年口径试验论证结果表明,5.8mm和6mm两种口径的方案都能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但各有所长。最终由总后军械部和五机部正式下文决定采用5.8mm口径为我国军用步枪制式口径。自此,历时7年多的口径论证工作全面结束,随后转入5.8mm口径枪弹和枪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
在小口径枪弹论证的同时,十几个枪厂根据不同口径进行了多方案的小口径自动步枪设计。起初5.8mm口径的自动步枪有5个方案,自动方式分别为导气管式(配有小活塞顶杆)、导气式、火帽后座式、弹底间隙式和导气式(闭塞膨胀式)。6mm口径的自动步枪有4个方案,其中,有3个方案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一个方案为气体活塞式。到1974年,在浙江省丽水军分区驻972厂军代室的主持下,8个会战组所研制的小口径自动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由于弹和枪技术均不成熟,根本就不能试验,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只能服从上级安排于是只做了少量试验就告结束。
7个枪弹厂的弹道和弹道枪的主要数据 |
|||||||
厂名 |
321厂 |
791厂 |
861厂 |
930厂 |
940厂 |
941厂 |
942厂 |
口径(mm) |
6 |
5.81 |
6 |
5.8 |
5.8 |
6 |
6 |
全弹质量(g) |
12.7 |
12.45 |
12.2 |
12.63 |
11.7 |
13.0 |
12.4 |
全弹长(mm) |
56 |
56.5 |
56.8 |
58.0 |
59.5 |
55.0 |
58.0 |
装药量(g) |
1.75 |
1.67 |
1.76 |
1.6 |
1.69 |
1.81 |
1.66 |
枪管长(mm) |
520 |
520 |
520 |
520 |
520 |
540 |
520 |
枪管膛线(条) |
4 |
6 |
4 |
6 |
6 |
6 |
3 |
导程(mm) |
240 |
260 |
240 |
260 |
240 |
240 |
300 |
枪弹质量(g) |
4.2 |
4.2 |
4.42 |
3.9 |
3.9 |
4.3 |
4.1 |
到了1978年,正式决定我国小口径自动步枪采用5.8mm口径。于是。自1978年11月15日,我国第一代5.8mm小口径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此时科研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不在采用群众运动的办法搞科研,只集中几个有技术实力的单位进行5.8mm自动步枪和弹的研制。
为了稳妥起见,上级决定,我国5.8mm小口径弹发展分成两步走,首先,在使用7.62mm弹的81式枪族上改用5.8mm弹,经过试验、试用后,先将小口径弹定型,第二步再研制新的小口径枪械。1982年下半年,工厂开始了81式枪族的变换口径设计、制造。1984年底制造出了以81式枪族结构为基础的新的5.8mm枪族的样枪(简称“81改”)。此后,“81改”继续前行,一方面按管理要求进入定型程序,一方面用改口径样枪与国外小口径枪进行性能摸底,为开展全新的5.8mm班用枪族研制做好论证准备。
军方对弹的确立也加紧进行。1982年12月~1983年1月,在重庆枪弹厂的大力支持下,军方论证单位在黑龙江呼玛县进行了寒区5.45mm、5.56mm、5.8mm三种小口径弹外弹道试验,测试800mm内主要距离上的弹头飞行时间,终点速度、侵彻效果、射弹密集度以及杀伤威力对比。
1983年9月,论证单位又在河北怀来县对5.56mm弹、5.45mm弹、5.8mm弹进行了持续三周的常温外弹道试验,具体项目是在400m、600m、800m、1000m各距离上测定末速、飞行时间、钢板加木板的侵彻、肥皂穿深等。由试验得知:5.45mm弹在600mm内的杀伤性能较好;5.56mm弹近距离杀伤性能有所不知足,但在远距离对头盔的穿透能力较好;5.8mm弹远距离侵彻最佳。分析认为三种小口径步枪弹的性能差异不是口径引起的,而是由于结构、材料和加工工艺造成的。
DBP87 5.8mm普通弹、1956年式7.62mm普通弹、北约SS109 5.56mm步枪弹和俄罗斯7N6 5.45mm步枪弹性能对比 |
||||
弹种 |
DBP87 |
1956式 |
SS109 |
7N6 |
全弹长(mm) |
57~58 |
55~56 |
57.3 |
56.5 |
全弹重(g) |
12~13 |
15.9~16.9 |
12.7 |
10.2 |
弹头长(mm) |
25 |
26.8 |
23 |
25.07 |
弹头重(g ) |
4.15 |
7.75~8.05 |
4 |
3.44 |
初速(m/s) |
940~960 |
710~725 |
946 |
900 |
枪口动能(J) |
1952 |
– |
1711 |
1558 |
膛压(MPa) |
284.3 |
280 |
380 |
275 |
散布精度(cm,300m,R50) |
6.6 |
9.6 |
6.4 |
10.8 |
肥皂测试的出口对比,从左到右分别为:5.45×39m,5.56×45mm,5.8×42mm
肥皂测试的空腔对比,从左到右分别为:5.8×42mm,5.56×45mm,5.45×39m
正式立项研制的5.8mm机枪弹,要求侵彻力和散布密集度等主要指标高于53式7.62mm枪弹,也就是说5.8mm机枪弹应在比53式7.62mm枪弹的药室容积和枪口动能减小很多、弹头长泾比增加较多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侵彻力和散布密度,枪弹研制人员在已研制出的全新弹头结构基础上,采取多因素、多方案的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较佳的弹头结构参数组合,终于在1994年达到新的指标要求,通过了国家靶场的设计定型试验,从而为5.8mm狙击步枪1995年的设计定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中国小口径枪弹简介
中国的制式小口径枪弹主要有5.8mm手枪弹系列,5.8mm步枪弹系列,5.8mm机枪弹系列,5.8mm通用弹系列,5.8mm特种弹系列以及5.8mm狙击弹。一般人们说的5.8弹是5.8×42mm步枪弹,这里主要讲5.8mm步枪弹系列 、机枪弹系列和通用弹系列等。
1.2.1 5.8mm步枪弹系列
5.8毫米步枪弹有四种型号,分别是87式5.8毫米普通弹、95式5.8毫米普通弹、95A式5.8毫米普通弹、95式5.8毫米曳光弹。
87式5.8毫米普通弹是我国第一种小口径枪弹,主要配用于87式5.8mm自动步枪、5.8mm班用机枪,95式5.8mm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和各种变型枪;必要时也可配用于88式5.8mm通用机枪和88式5.8mm狙击步枪等步兵轻武器。从论证到研制定型历时十多年时间,期间3次进入国家靶场,史称“三进宫”,最终于1988年被批准定型,正式命名为DBP87式5.8毫米普通弹。
DBP87普通弹与56式7.62mm普通弹相比有如下优点:
①提高弹药基数。提高弹药基数的关键问题是减轻枪弹重量。DBP87普通弹质量仅为7.62mm普通弹重量的3/4,因此在同等负荷条件下,DBP87弹的携弹量比56式普通弹可增加约25%。对于7.62mm普通弹,以步枪一个基数200发、轻机枪一个基数1000发计,则5.8mm自动步枪的弹药基数将提高到250发,5.8mm轻机枪的弹药基数将增加到1250发。因此,采用DBP87普通弹可增加单兵弹药携带量,提高单兵火力的持续能力。另外,由于DBP87普通弹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同样的运输工具时,后勤运输量可比7.62mm普通弹成倍提高,有利于后勤供应。
②减小后坐冲量,提高点射命中率。小口径弹药的另一个优点是后坐冲量小。一般口径越小,弹头越轻,武器的后坐冲量就越小。DBP87弹的后坐冲量与56式普通弹的后坐冲量相比约降低了30%。另外,由表中可以看出,DBP87弹R50值比56式普通弹R50值小1/3。弹药后坐冲量减小,使武器操作和使用容易,有利于提高点射命中率。
③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增大。众所周知,小口径枪弹具有独特的杀伤威力,其原因在于枪弹的侵彻力和杀伤威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命中目标时弹头的飞行速度、弹头进人肌肉组织后的翻滚和(或)变形。弹头飞行速度越高,侵彻力越大。试验证明,DBP87弹在100m射击距离上对普通钢板的侵彻深度为8~10mm,而56式普通弹只能贯穿6~8mm厚的普通钢板;对30cm3的肥皂块进行模拟人体肌肉组织射击,56式普通弹出口比87式5.8mm枪弹小40%左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DBP87弹比56式普通弹的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大,致伤效果显著。另外,DBP87普通弹初速高达960m/s,所以其弹道低伸性好。例如对人脑目标的直射距离,DBP87弹为400m,而56式普通弹为300m,这也提高了射击效果。
④节省原材料。步/机枪弹在战时的需求量大,生产常以亿计,如果每发弹药节约1g金属,每生产1亿发就可节约100吨;按每发节约1分钱计算,每生产1亿发就可节约100万元。以DBP87弹与56式普通弹相比,1亿发可节约铜钢皮160.9吨、铅条67.1吨、钢条255.2吨、发射药150吨、包装箱16,666个。如采用涂漆弹壳,还可再节省铜100吨。同时,向战区输送以每台汽车载重量2.5吨计算,1亿发弹可少用车辆450台次。用火车运输时,5.8mm弹较7.62mm弹可少用火车皮16节。反之,如果车皮数不变,则可多运5.8mm弹19,200箱(2,880万发),可多补给十多个步兵师。同为1亿发入库存贮时,5.8mm弹较7.62mm弹可少占库房面积325m2。由此可见,以DBP87弹代替56式普通弹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87式5.8毫米普通弹服役时间较长,是87式、95式两个枪族的定型用弹。直至2001年被95式5.8毫米普通弹代替。
95式5.8毫米普通弹于1997年开始正式研制,主要任务是改进87式5.8毫米普通弹,减少枪口烟、焰和噪声,因此95式5.8毫米普通弹也被成为5.8毫米普通弹的改进型。研制过程历时4年,期间经历多次反复,特别是1999年,在新弹试验过程中,不但减少枪口烟、焰和噪声的效果有限,而且出现了配用95式班用机枪寿命不达标的情况,致使研制工作差点停止,直至后来无锈蚀底火的研制取得突破,才使研制工作得以继续。95式5.8毫米普通弹于2001年被批准设计定型,用于替代87式5.8毫米普通弹,正式名称为DBP95式5.8毫米普通弹,是95式5.8毫米步枪、03式5.8毫米步枪、95B式5.8毫米短步枪和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的主要弹种。
95A式5.8毫米普通弹实际上与95式5.8毫米普通弹是同一设计,只是生产厂家不同。从外观上看,95A式5.8毫米普通弹由于采用覆铜钢弹壳,看起来为黄色,也被成为黄壳弹,95式5.8毫米普通弹采用涂漆钢弹壳,外观为绿色,也被称为绿壳弹。此外95A式5.8毫米普通弹的底火尺寸比95式5.8毫米普通弹的要小,称为小底火。87式普通弹和95式普通弹在性能上基本相同,全弹重12.6克,弹头重4.15克,初速950米/秒。配95式5.8毫米步枪、03式5.8毫米步枪使用,可杀伤400米内人员目标;配95B式5.8毫米步枪使用,可杀伤300米内人员目标;配95式5.。8毫米班用步枪使用,可压制600米内人员目标。
95式5.8毫米曳光弹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研制,但因曳光效果的问题,直至1997年95式5.8毫米普通弹开始研制时尚未定型,鉴于此,1997年,原兵器工业总公司军品局决定重新开始该弹的研制,与95式5.8毫米普通弹同步解决枪口烟、焰和噪声的问题。2001年,95式5.8毫米曳光弹被正式、批准定型,配用95式5.8毫米步枪、03式5.8毫米步枪、95B式5.8毫米短步枪和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与95式5.8毫米普通弹配合使用,用于指示弹道以修正射向。
1.2.2 5.8毫米机枪弹系列
5.8毫米机枪弹有4种型号,但实际上仅有机枪弹和曳光弹两种,分别是88/88A式5.8毫米机枪弹、88/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
相比5.8毫米普通弹,5.8毫米机枪弹的主要区别是弹头要重一些,5.8毫米普通弹的弹头重为4.15克,而5.8毫米机枪弹的弹头重则达到了4.8克,因此也被称为5.8毫米重弹。由于机枪弹的弹头较重,而且采用了穿甲弹的结构(但并没有使用穿甲弹的材料,所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穿甲弹),因此有效射程比较远,侵彻力也比较大。在85米处可穿透16mm厚中碳钢板,在1000米处可穿透3.5mm厚A3钢板。虽然发射普通弹的自动步枪在紧急时也可发射机枪弹,但会加速枪膛磨损,从而缩短寿命。
QBQ上有人剖开了重弹的弹头,里面就是穿甲弹的结构
5.8毫米机枪弹的研制工作与87式5.8毫米普通弹同步开始的,不过早期的方案并不是5.8毫米,期间的波折要比5.8毫米普通弹大的多。根据1971年3月召开的“71·3”会议精神,机枪的小口径化工作同步展开,最初选定的口径为6.8毫米,经过6年时间的研究和研制工作,同步研制出了6.8毫米通用机枪,还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和寒区部队试验,但因要增加口径,会使装备保障更加复杂,最终于1979年决定停止项目。此后又经多年研究和探索,直至1988年,以5.8毫米口径为基础的重弹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后,机枪弹的研制工作才开始正式启动。
正式立项研制的5.8mm机枪弹,要求侵彻力和散布密集度等主要指标高于53式7.62mm枪弹,也就是说5.8mm机枪弹应在比53式7.62mm枪弹的药室容积和枪口动能减小很多、弹头长泾比增加较多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侵彻力和散布密度,枪弹研制人员在已研制出的全新弹头结构基础上,采取多因素、多方案的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较佳的弹头结构参数组合,终于在1994年达到新的指标要求,通过了国家靶场的设计定型试验,从而为5.8mm狙击步枪1995年的设计定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8式5.8毫米机枪弹的研制围绕着5.8毫米通用机枪和5.8毫米狙击步枪同步进行,采用长尾椎、双弧形弹头外形、硬钢心加厚底铅套的弹头结构,较好的解决了威力、散布密集度等技术难题。在研制过程中,最初采用的方案为铜披甲方案,即弹头壳由黄铜材料制成,弹壳和底火与95式5.8毫米普通弹相同。1994年,在进行通用机枪可靠性试验中,发现在机枪的枪管膛线和导气孔位置有挂铜现象,为解决此问题,研制单位同步开展了覆铜钢弹头壳方案的研制工作。1995年底,两种被甲的机枪弹同时通过了基地设计定型试验考核,在批复定型时,两种方案分别被命名DVP88式5.8毫米机枪弹(铜被甲弹头)和DVP88A式5.8毫米机枪弹(覆铜被甲弹头)。但最后生产时,DVP88式5.8毫米机枪弹的数量相对较少,常见的是覆铜被甲弹头的DVP88A是5.8毫米机枪弹。
88式5.8毫米机枪弹式88式狙击步枪和通用机枪的主要弹种,必要时也可用于95是/03式步枪、95B式5.8毫米短步枪个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使用。两种被甲的机枪弹性能基本相同:初速890米/秒,全弹重13克,弹头重4.8克,配用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使用时,用来杀伤800米内有生目标,配用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使用时,用于杀伤和压制1000米内集群目标。
5.8毫米机枪曳光弹研制工作于1998年正式启动,也有两种型号,主要与两家生产单位有关。2001年,两种曳光弹同时完成设计定型,分别被命名为DVX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和DVX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其中DVX5.8毫米机枪曳光弹采用曳光管壳底部冲孔的结构,结构较为紧凑,其他与88式5.8毫米机枪弹相同;DVX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采用铅心、曳光管、曳光垫顺序排列的方式,弹壳和底火与95A式5.8毫米普通弹相同。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与88式5.8毫米机枪弹配合使用,用于指示和修正弹道。后因生产安排的原因,见到较多的是DVX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而DVX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相对较少。
1.2.3 5.8毫米通用弹系列
随着5.8毫米普通弹和机枪弹的设计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弹种多,保障困难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特别是各种枪弹的外廓尺寸基本相同,部队使用中较难识别,常出现混用现象,比如有些单位在用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训练时,成绩老是打不好,一检查才发现使用的是5.8毫米普通弹,按理应该使用机枪弹才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部队反响很大,因此机枪弹和普通弹合一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这也是产生通用弹系列的主要原因。5.8毫米通用弹系列包括10式5.8毫米普通弹、10A式5.8毫米普通弹、12式5.8毫米曳光弹和12式5.8毫米穿甲弹4种。2004年随着95式5.8毫米枪族改进项目,5.8毫米通用普通弹开始立项研制,经过调整弹头重量、初速,合理匹配外弹道参数,实现了5.8毫米普通弹和机枪弹的合一,历经6年时间的技术攻关和研制,2010年5.8毫米通用普通弹正式定型,被命名为DBP10式5.8毫米普通弹。10式5.8毫米普通弹外廓尺寸与5.8毫米普通弹、5.8毫米机枪弹基本相同,弹头采用双样条弧形曲线外形设计、铜被甲,弹头重4.5克,在外弹道上兼顾了普通弹和机枪弹的性能,在尽可能确保近距离杀伤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远距离侵彻威力,与88式机枪弹远距离性能基本相当。10式5.8毫米普通弹的最大特点是枪弹通用化,实现了1弹配9枪的通用理念,可以满足95/95-1式步枪、班用机枪,95B/95B-1式短自动步枪,03式步枪,88式通用机枪和88式狙击步枪的使用。
和95式5.8毫米普通弹一样,10式5.8毫米普通弹也是由两家单位生产,尽管采用一个名称,但状态上依然是两种,从外观上也能直观区分出来,一种是黄色覆铜钢弹壳(采用伯尔丹式底火),一种为绿色涂漆刚弹壳(采用博克赛式底火),出现了一种型号弹药、两种状态的问题,即黄皮弹和绿皮弹的问题。为了便于部队使用,2015年,再次对两家单位生产的10式5.8毫米普通弹进行状态统一,包括统一采用涂漆钢弹壳,采用95式普通弹的底火等,统一状态后,5.8毫米普通弹被命名为DBP10A式5.8毫米普通弹。
覆铜钢壳DBP10
涂漆钢壳DBP10
两种DBP10弹的结构
因10式5.8毫米普通弹于95式5.8号普通弹和88式5.8毫米机枪弹外弹道均不相同,为了满足弹道指示的需要,2010年,5.8毫米通用曳光弹开始研制,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通用机枪的穿甲能力,同步研制了5.8毫米穿甲弹。两种弹于2012年设计定型,分别被命名为DVX12式5.8毫米曳光弹和DVC12式5.8毫米穿甲弹。其中,DVX12式5.8毫米曳光弹与10式5.8毫米普通弹外弹道基本相同,用于弹道指示。DVC12式5.8毫米穿甲弹的弹头重5.47克,可有效击穿200米内轻型装甲输送车和各种装甲保障车侧甲,进一步提高了5.8毫米枪械的性能。
1.2.4 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
DCV05是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其实是一种手枪弹,因为它与0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一起研制,所以称之为微声冲锋枪弹。
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于2005年设计定型,配用05式微声冲锋枪时用于杀伤150米内有防护和200米内无防护的有生目标。从使命上看,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似乎比5.8毫米手枪弹的射程大的多,一个是200米,另一个只有50米,这实际上式衡量标准不同,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的能量比5,8毫米手枪弹小得多,为了保证微声效果,初速只有328米/秒(DPA5.8毫米手枪弹,全弹重6克,弹头初速470~490米/秒,配用92式5.8毫米手枪,杀伤50米内有生目标),且还是用冲锋枪发射。为了保证必要时通用,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外形上与5.8毫米手枪弹基本相同,采用相同的弹壳和底火,区别仅在于发射药和弹头。5.8毫米微声冲锋枪弹是06式5.8毫米微声手枪、11式5.8毫米小型手枪、05式5.8毫米轻型/微声冲锋枪的主要弹种,必要时也可用于92式5.8毫米。此外,5.8毫米微声冲锋枪还是11式匕首枪的主要弹种。
二、无托枪的早期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研究无结构型式武器的结构、性能、使用特点,为开发新一代小口径武器研制储备方案,296厂(前身是汉阳兵工厂,现在的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在尚无国外样枪参考和供作实物论证的情况下,自己发展了WTC-1、WTC-2样枪,作了多种测试和寿命摸底试验,并在1983年5月给各军兵种作了汇报和射击表演,至此,对无托枪的主要结构和性能、使用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在1985年5月,给各军、兵种观看WTC-2实弹射击表演及征求意见时,各军兵种肯定了无托枪作为一个发展方向是有前途的,特别适用于机械化部队,但根据我军当时战术思想尚不宜采用无托枪。从外形与结构上看,后来中国北方工业出品的外贸型86S无托步枪与该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样枪的主要性能及结构特点如下:
代号 |
WTC-1 |
WTC-2(5.8) |
WTC-2(7.62) |
|
口径(毫米) |
7.62 |
5.8 |
7.62 |
|
全枪长(毫米) |
750 |
750/680 |
752、685 |
|
枪管长(毫米) |
520 |
520、430 |
520、440 |
|
重量(带弹匣)(公斤) |
3.5 |
3.4 |
3.26、3.13 |
|
理论射速(发/分) |
512 |
~600 |
580~600 |
|
自动方式 |
导气 |
导气 |
导气 |
|
闭锁方式 |
枪机尾起落 |
|||
弹丸初速(发/分) |
730 |
930 |
725、716 |
|
射击控制 |
单、连 |
单、连 |
单、连 |
|
瞄准具 |
觇孔表尺、柱形准量 |
|||
瞄准基线高(毫米) |
80 |
76 |
78 |
|
击发机构 |
直动式击锤兼起缓射作用 |
|||
拉机柄方式 |
固定式、后置 |
可卸式、前置 |
可卸式、前置 |
|
射击精度 |
单: :4.2 :10.7 点: :15.7 :17.3 |
单: :3.4 :7.6 点: :14 :19 |
单: :4.0 :10.0
|
|
WTC-2无托枪的枪长、枪管长、扳机操作距离与国外其他无托枪的比较:
名称 |
英5.56IW |
法MAS |
奥斯太尔 |
WTC-2 |
八一式 |
口径(毫米) |
5.56 |
5.56 |
5.56 |
7.62 |
7.62 |
枪长(毫米) |
770 |
757 |
790 (680) |
750 (685) |
955 (730) |
枪管长(毫米) |
518 |
488 |
508 (407) |
520 (440) |
440 |
枪管/枪管长 |
0.67 |
0.64 |
0.64 (0.60) |
0.69 (0.64) |
0.46
|
扳机至抵肩距离(毫米) |
约400 |
约400 |
约400 |
370 |
335 |
重量(公斤) |
3.12 |
3.38 |
3.4 (3.3) |
3.03 (2.9) |
86S半自动步枪
86S自动步枪其实是56式冲锋枪的无托型,各项性能指标也大同小异,只不过86S没有全自动射击的功能。
该枪外形特征明显,枪口帽像张口的鱼头,与AUG的早期型号类似的小握把,仿照FAMAS的做法,把拉机柄移到机匣顶部,左右手均能操作,并用一个提把保护机械瞄具等。
86S的枪管与56式冲锋枪一样长,但由于采用无托结构,因此全枪长度比56式冲锋枪短得多,即使装上刺刀,也比56式冲锋枪折叠刺刀时短211mm。该枪的枪机组价位于枪托附近,这一点延续自56式冲锋枪的设计,前半部没有太多改变,主要是取消了护木但保留了AK系冲压制造的工艺,整体便于迅速地大规模制造;拉机柄连接气体活塞,整体导气结构与56沖的相应部分非常像。另外,由于提把的前方还要加装瞄具,横梁式提把框架部件直接被套装到了56式冲锋枪的导气管上。
三、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我国步枪发展的影响
1979年至1989年,我军与越军在中越边境进行了长达10年的武装冲突和对峙,我军缴获了越军相当数量的苏、美、捷等国的轻武器,国内科技人员通过对这些轻武器的测试研究,对外军较为先进的轻武器制造技术有所了解,并选择性的加以吸收,针对性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及仿制工作,加快了常规轻武器更新换代的步伐,改善了部队装备水平,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产轻武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VZ-58突击步枪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枪具有高精度、高射速和轻便易携的特点,但其采用的卡铁摆动式闭锁原理导致枪机加工要求较高,可靠性不足,在浸水测试中每次均发生复进不到位、枪机楔紧、无法入膛的故障,以至于不能顺利完成相关试验。不过国内科研人员还是从VZ-58上获得了很多灵感。比如,该枪采用短行程活塞系统具有与枪管轴线较近的优点,枪机前后运动时较为稳定。此外,平移式击锤发射机构不仅使得机匣设计较为紧凑,还进一步促进枪机运动平稳,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这些设计均在我国新一代轻武器上有所体现。其中,短行程活塞成为此以后各种国产突击步枪的基本自动原理,95式枪族和03式步枪都有所采用,同时设计时都尽可能剑仙了活塞轴线与枪管轴线的间距,对提高精度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平移式击锤在以往各种国产枪械上均无使用,95式枪族第一次使用这种机构并获得了成功,其基本设计即是在VZ-5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也正是由于这两者的采用,加上95式设计优良的枪机和独特的缓冲机构,使该枪族具备了较好的射击精度。
置于缴获的M16A1,更是让国内有机会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研制的现代自动武器,并且还是新一代小口径突击步枪,意义非同一般。该枪采用的多种设计和新型材料、工艺,如5.56毫米小口径、气吹式自动原理、模锻铝合金机匣、直枪托、提把式照门、枪机缓冲防跳器、高强度铝合金弹匣、以及工程塑料在小握把、护木和枪托上的应用,都给我国轻武器研制人员带来很大的启发。国内通过对M16A1步枪和M193普通弹的仿制,对其设计、加工特点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这些经验在新一代国产小口径武器设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95式和03式步枪上铝合金机匣的应用,采用尼龙注塑工艺制造的上、下机匣和弹匣等零件,均体现了与国际潮流的接轨。95步枪的无托结构相当于直枪托设计,保证枪械后坐力传递平稳,促使枪口跳动小、提高射击精度。此外,通过对M193弹的广泛测试,使国内业界“小口径必定低威力”的长期误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纠正,也最终为87式5.8毫米步枪弹的正式定型装备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四、95式枪族
4.1 95式枪族的研发过程
从1978年6月第一次提出小口径班用枪族战技指标,历经多次反复论证修改后,终于在1989年2月获得总参谋部和前国防科工委的联合批准,从而正式确定了5.8毫米枪族的战技指标。
87式枪族为我国小口径
枪族的研制打响了头一炮,但由于该枪族的某些战技指标尚未达到要求,因此紧随其后上级要求要在新弹基础上研制出全新的小口径班用枪族。全新5,。8毫米强子的研制全面展开,具体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为方案论证,竞争投标,在军方机关指挥下由论证单位承办;第二步为研究制造,有工业部门承办,国家靶场和试用部队验收。1989年5月8~12日,《新5.8mm自动步枪设计方案图纸评审会》召开。有4个团队交出了图纸方案,自动原理采用的都是导气式原理,因为这种原理是公认的最成熟方式。总体布局都采用无托结构型式。来自部队分枪械设计师唐文烈与浙江厂合作的A方案采用短机头摆动、回转式闭锁结构、平移式击锤,刚性抛壳挺,采用封闭在机框内的惯性子缓冲撞击,总体安排上特别注意上下质量的分配均衡,质心居中。整枪能像法国FAMAS步枪一样倒立,而且枪托长度可调。
华东工程学院与河南厂合作的B方案采用机头回转闭锁机构,机头上有8个闭锁齿,开闭锁的定型槽在机头上(主要目的是消除“楔紧”),开闭锁导柱在枪机框上,有两根复进簧,平移式击锤,弹性抛壳挺,采用斜面摩擦缓冲对后方的撞击。
专业研究所与自贡厂合作的C方案采用机头回转闭锁机构,机匣分上下两半,上机匣为钢制,下机匣注塑成型,击锤回转击发,刚性抛壳挺,有3点发射机构,两脚架折叠后作下护木,全枪质心力求接近枪膛轴线。
重庆兵工厂的D方案采用短机头回转闭锁机构,击锤簧与复进簧合二为一,采用杠杆式专项机构缓冲对后方的撞击,枪机框平移击发方式,枪机框导轨特别加长,刚性抛壳挺,快面积位于护圈内,护木与前握把为一整体件。
经过20多名专家打分评选,结果是A方案得分9.6,B方案得分3.6,C方案得分66.9,D方案得分84.4.最终评审组建议,四个图纸方案同时转入样枪试制加工阶段,一年后进行样枪方案选型。
在迎接样枪选型过程中,之前得分最低的C方案奋发跃进,下决心重新设计,提出了“七心合一”理念、双活塞和3排弹匣设计思路。“七心合一”是指全枪质心、活塞受力中心、抵肩作用力中心、枪机框质心、机头质心、复进机中心、枪管中心都要合在一条直线上;双活塞设计是指有两个对称的活塞动力系统;3排弹匣是指在传统的3排弹匣基础上增加一排。
1990年4月29日,各家单位经过一年的努力,将各自3支样枪、样枪设计图纸、录像片送达石家庄陆军学院。4个方案样枪的全枪质量和全枪长如下表所示。
新5.8毫米步枪各方案样枪诸元对比 |
||||
项目 |
A方案 |
B方案 |
C方案 |
D方案 |
全枪长(mm) |
748 |
740 |
740 |
722 |
全枪质量(Kg) |
3.27 |
3.5 |
3.3 |
3.35 |
A方案
D方案
在石家庄陆军学院进行了7个队列操枪动作,15个单兵战术动作,靶场射击精度(100米单发散布、400米单发散布、100米点射),野战部队、训练场常规练习射击,乘车实弹射击等14个项目对比试验。接着在北京郊区进行了新5.8毫米枪9项技术心梗试验以及静态测量、枪口噪声、弹头初速、自动机后座速度、后座力、高低温、扬尘后淋雨、浸河水的可靠性对比等8个项目测试。12支样枪在试验中共消耗5.8毫米枪弹5万发。
1990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新5.8mm自动步枪样枪评审工作会议”召开。会上36位专家分3个专家组(结构设计、材料工艺、使用性能),从动作可靠性、射击精度、机动性、人机功效、维修性、机构新颖可行性、新材料新工艺、外观造型、枪族性、工艺经济性等方面对7个单位研制的4种方案进行打分评议,结果A方案66.9分,B方案51.7分,C方案68.1分,D方案71.3分,从而优选出C、D两个比较好的方案,建议就这两个方案再进行研制,再一次进行选型,定下最终方案。到此,A与B方案造淘汰。
1990年9月8日,前国防科工委下发通知:任命朵英贤为总设计师并设3名副总设计师共同领导小口径枪族的研制工作——这一决定标志着小口径班用枪族的研制工作开始发挥全行业的整体技术优势,摒弃以往各家肚子研制的传统方法,改成了一个专业研究所和4家工厂抽调18个人组成研制队伍。之所以任命朵英贤担任总设计师,因为他原始轻武器专业教授,许多研制枪族的专业骨干都曾是他的学生,个人威望高;加上他组织过67式轻重两用机枪的研制,而且是此次参选的C方案的设计组组长。由于最后的攻坚战是几种轻武器业内优势,多家联合,官方 组织任命,所以业界称5.8毫米枪族研制组为“国家队”。
另外,在研制5.8毫米口径枪族的历程中,还需要特别提到一位专家,这就是我国轻武器前辈程尔康。在5.8毫米口径枪族确立并研制的最初十几年中,程尔康不仅起到了高度的指导作用,而且在理论上还亲自拉计算尺(当时没有计算器,更没有计算机)解决了弹道优化、坡膛精确设计、极端气象条件考虑等具体问题。95式枪族已功成名就,后人却少见程尔康名字,这是他终身托风险淡名利的高风亮节精神使然。在95式枪族成名的背后还应当记住他们的名字——袁国柱、赵智,他们被业内“小口径人”公认为排头兵。
总设计师上任后,首先打通原来个参研单位的技术封锁,进行互相补充,并突破行业内局限,在国内寻求相关技术的支撑点。最后以“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指标和可应用的技术框架,运用并行作业和网络管理的方法开始了工作。
1991年7月,总师带领“国家队”,怀揣方案,到石家庄陆军学院和北京怀柔郊区一个部队深入体验部队生活,了解部队官兵对新枪的想法和建议。9月,“国家队”提出4个方案,召开行业专家们开会审查。4个方案情况如下:
方案:对1990年选型的D方案改进,整体大部件改成3件,加设了第二个小握把,加了缓冲器,明确了弹匣的三点定位,使供弹可靠性增强。
方案2:对1990年选型的C方案改进,长活塞杆变成两个短冲杆,五心(活塞受力中心、机框质量中心、机头质量中心、复进机中心、缓冲簧中心)合一,加设了第二个小握把。
方案3:对1990年选型的A方案改进,握把变成两个,枪托改成可伸缩调整。
方案4:新增加一个半自由枪机原理的方案,并采用D方案的缓冲器
这4个方案与87A步枪结构参数见下表
1991年个方案与87A式步枪主要结构参数对比 |
|||||
方案特点 |
枪机质量(g) |
导引长(mm) |
枪机行程(mm) |
全枪长(mm) |
扳机距托底板距离(mm) |
方案1 |
450 |
287 |
135 |
715 |
360 |
方案2 |
430 |
85 |
130 |
730 |
375 |
方案3 |
404 |
88 |
110 |
746/905 |
393 |
方案4 |
430 |
81 |
130 |
740 |
371 |
87A |
455 |
81 |
130 |
730/965 |
325 |
经过会议讨论,决定放弃风险大的半自由枪机方案,以方案1所采用的原D方案我保底方案,再出一个新方案,两个方案都要拿出两支样枪,一为无托式,一为折叠托式,两方案再进行方案评审。
1992年10月,5.8mm枪族样枪方案评审会召开。在总师的领导下提交了两个方案,两个方案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1992年5.8毫米步枪的两个方案诸元对比 |
||
项目 |
方案1 |
方案2 |
导气方式 |
单活塞短行程 |
单活塞短行程 |
闭锁机构 |
螺旋面闭锁 |
直面闭锁 |
机框导轨导引长(mm) |
287 |
236 |
击锤方式 |
平移 |
回转 |
缓冲器 |
杠杆式 |
无 |
瞄准基线厂(mm) |
334(无托枪)/419(有托枪) |
299(无托枪)/421(有托枪) |
全枪长(mm) |
719/915 |
721/931 |
全枪质量(Kg) |
3.3/3.5 |
3.1/3.3 |
枪管长(mm) |
463/440 |
440(无托枪) |
自动机行程长(mm) |
135 |
130 |
扳机距托底板距离(mm) |
361/330 |
375(无托枪) |
自动机质量(g) |
440 |
530 |
扳机力(N) |
25.5/30 |
36/40 |
消焰效果 |
差 |
好 |
注:方案2中的枪管长、扳机距托底板距离皆为无托枪的数据,折托枪的数据当时未作记录 |
经过27位专家实物研究、样枪射击、理论分析,认为应当以1方案为基础,保留其击锤式发射机结构,吸收2方案的机匣、外形等优点进行优化。
与此同时,枪族瞄准镜的选型也在进行。1992年12月,总师主持了在大连陆军学院举行的光学瞄准镜选型试验。共有4个光学厂参加,每厂各出两个方案,每个方案两具样机。进行了精度射击、黄昏射击、对隐现目标射击、对地面运动目标射击、单枪防御射击、勤务性能等试验对比。评选结果认为,轻机枪可以采用四川已将光学长的开普勒望远镜式瞄准镜,步枪可以采用湖北一家光学长的简易准直(光点)式瞄准镜,也可以采用与轻机枪同机构的瞄准镜。1994年3月,上级要求5.8号墓班用枪族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用枪。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快研制进度,在当年10月紧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
1995年1~8月,按照武器研制定型程序,先后在黑龙江、甘肃、广东、海南进行了寒区、风沙区、常温区、热区和海区的部队试验。随后的研制中克服了无托结构的烫手、熏烟、噪声三大难题。
1995年10月,5.8枪族闯过方案论证、样枪设计、工程研制和技术攻关、设计定型和部队试验叨叨难关,完成设计定型,第二代5.8毫米小口径枪族面世——这就是95式枪族。1996年11月,自贡厂完成95式5.8毫米轻机枪152厅试生产任务。1997年2月,5.8毫米枪族发到驻港部队官兵手中。7月,驻港部队挎着95式5.8毫米枪族进驻香港。
定型的95式班用机枪(左侧)和试制枪(中间和右侧)
5.8毫米枪族
我国几代枪族基本性能统计 |
||||||||
56式 |
81式 |
87式 |
95式 |
|||||
冲锋枪 |
轻机枪 |
自动步枪 |
班用机枪 |
自动步枪 |
班用机枪 |
自动步枪 |
班用机枪 |
|
口径(mm) |
7.62 |
7.62 |
7.62 |
7.62 |
5.8 |
5.8 |
5.8 |
5.8 |
枪弹重(g) |
16.5 |
16.5 |
16.5 |
16.5 |
12.5 |
12.5 |
12.5 |
12.5 |
后坐冲量(kgs) |
0.864 |
0.888 |
0.876 |
0.888 |
0.605 |
0.628 |
0.614 |
0.640 |
全枪重(kg) |
4.03 |
7.4 |
3.4 |
5.15 |
3.95 |
4.3 |
3.25 |
3.95 |
全枪长(mm) |
874 |
1037 |
955 |
1004 |
955/730 |
1040 |
746 |
840 |
直射距离(m) |
275 |
540 |
280 |
540 |
355 |
660 |
370 |
680 |
有效射程(m) |
400 |
600 |
400 |
600 |
400 |
600 |
400 |
600 |
有效射程上弹头落点动能(kgm) |
61 |
45 |
62 |
45 |
66 |
39 |
68 |
43 |
400m单发精度R50(cm) |
25 |
16.5 |
17.9 |
17.9 |
||||
600m点射精度(cm)(高低×方向) |
100×96 |
99.2×99.5 |
98.7×79.7 |
69×81 |
||||
注:步枪直射距离以弹道高0.3m计,机枪直射距离以弹道高1.5m计。 |
1996年模拟无依托射击散布统计 |
|||||||
第二发与第一发距离(mm) |
第3发以第1发距离(mm) |
||||||
x |
y |
x |
y |
||||
56式冲锋枪 |
平均值 |
37.2 |
44.6 |
85.6 |
205.8 |
每靶3发点射,共12靶 |
|
标准偏差 |
5.2 |
3.6 |
22.3 |
8.5 |
|||
87式自动步枪 |
平均值 |
27.1 |
36.4 |
59.4 |
141.2 |
每靶3发点射,共5靶 |
|
标准偏差 |
5.3 |
4.4 |
8.5 |
7.5 |
|||
95式自动步枪 |
1号 导气孔 |
平均值 |
32.0 |
24.6 |
73.6 |
117.2 |
每靶3发点射,共6靶 |
标准偏差 |
3.8 |
2.2 |
5.8 |
3.2 |
|||
2号 导气孔 |
平均值 |
29.0 |
23.3 |
75.1 |
105.7 |
每靶3发点射,共5靶 |
|
标准偏差 |
1.5 |
2.3 |
4.4 |
4.4 |
|||
注:由南京理工大学1996年5月在模拟试验枪架上试验获得,3发点射弹着点散布是在据枪口5m的主靶上测得。 |
4.2 95式枪族的结构
95式枪族为无托结构,导气式自动方式,机头回转式闭锁,平移击锤击发机,枪托内设有杠杆式缓冲器。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
95式枪族的核心技术大致如下:
- 对自动机实施弹性导引,100多年以来都是刚性导引,这一改变明显提高了运动灵活性,超过了俄式AK系列(多数步枪的机匣中是很规矩的两条导引槽,而95式的机匣里有一弹性导引杆,自动机上有孔,导杆从中穿过,这种设计减小了沿程阻力,能量消耗小,受风沙影响小,可靠性自然高。大多数小口径步枪的理论射速很高,如M16、FAMAS、SA80步枪都在900发每分以上,耗弹量高,对射手的后坐力叠加效应高,长时间射击,射手容易疲劳。95式的射速可以控制在600发每分以下,上述情况有所缓解);
- 运用被动控制技术有效抑制了枪身颤动,控制了射弹散布(被动控制与弹性导引有关,只要把导杆的振动与枪身的颤动协调好,就能很好地扼制枪身的摆动);
- 运用长行程击发,大幅降低理论射速,降低射弹消耗,减弱后坐力叠加效应;
- 长导引自退弹壳自动机,提高了运动平稳性和构件寿命;
- 设计变刚度缓冲底托,消除枪身跳动;
- 研制成功高强度高韧性低吸水率枪用工程塑料,用其设计了全塑料弹匣,替代了金属弹匣。
- 研制成功高强度高韧性高热稳定性枪用工程塑料,用其设计了身管护套和缓冲底托。
其中,前两项和最后两项均属发明,结束了中国枪械长期使用优质木材的历史,大量应用于其它轻武器。其余三项属技术革新。
95式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机枪之间通用件占很大比例。通用组件有机头、机框、枪机、复进簧、击发机、发射机、弹匣和弹鼓,以及带杠杆缓冲装置的枪托。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枪族内不同型号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枪管长度。
动作原理:95式枪族的自动方式与其他导气式自动武器基本相同。枪弹击发后,弹丸在火药气体作用下沿枪膛向前运动,通过导气孔后,膛内火药气体沿导气孔流入气体调节器气室,在气室内火药气体迅速膨胀并作用于活塞,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撞击枪机,枪机向后运动,迫使机头回转,实现开锁,并带动机头与击锤一起后坐完成抽壳、抛壳动作。枪机后坐即将结束时,枪机撞击缓冲器并压缩缓冲簧,起到缓冲后坐力的作用。后坐结束后,在复进簧、击锤簧、缓冲簧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击锤和枪机复进,并在复进过程中连发阻铁挂住击锤,枪机完成推弹入膛和迫使机头回转实现闭锁枪膛等动作。机头闭锁后,机体继续复进,压下不到位保险,复进到位,并带动连发阻铁解脱击发机,从而枪机复进到位,全枪完成由击发到待发的自动循环过程。如果是单发状态,击锤则通过单发阻铁被交换为阻铁挂机状态,并待下一次击发。如果是连发状态,击锤则在击锤簧力的作用下打击击针而击发枪弹,完成连发射击动作。
班用机枪采用弹鼓供弹时,在枪机复进过程中,弹鼓里面的拨轮和推弹器在涡卷簧力作用下将枪弹向上推至进弹口处,由机头的退弹凸笋推弹入膛,弹鼓里的拨轮和推弹器输送下一发枪弹至进弹口,做好供弹准备。
下表为枪族中三种枪型的对比表:
QBZ95自动步枪 |
QBZ95B短突击步枪 |
QJB95班用机枪 |
||
全长 |
746mm |
609mm |
840mm |
|
枪管长 |
463mm |
326mm |
557mm |
|
全重 |
3.25kg |
2.9kg |
3.95kg |
|
初速 |
930m/s |
790m/s |
970m/s |
|
理论射速 |
650RPM |
|||
战斗射速 |
单发 |
40RPM |
||
连发 |
100RPM |
|||
直射距离 |
370m |
? |
680m |
|
有效射程 |
400m |
300m |
600m |
|
弹匣容量 |
30rds |
30rds |
75rds |
95式枪族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使自动机获取后坐能量,回转式机头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导杆上面有导柱,即机头与枪机框的连接以圆柱体进行,在此圆柱体上有一个连体的开闭锁及前后运动的带动凸起。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凸起的顶部,后坐带动面设计在凸起的根部。机头在导柱和枪机框内导槽的作用下回旋,从而实现开闭锁。该设计不同于卡拉斯尼柯夫在机头闭锁支撑面的外圆上设立带动凸起的思路,也不同于西方类似结构(如FNC)。
95式枪族机框上的开闭锁螺旋槽的设计借助于M16的设计思路,在开锁螺旋面同直面之间设计一个平滑过渡的空间曲面,采用数控技术逐点编程铣削而成。为便于编程加工,在机体内圆柱体的展开图上给出一个圆弧。这种过渡的结构使开锁撞击大为减少,提高了自动机动力特性。曲线槽前端设计了一个间隙,它可使机头开锁后借助于火药燃气压力先期后坐,实现预抽壳,又可使机头同机体一样具有一个后坐速度,减少了机体带动机头的撞击能耗。
95式枪族的下机匣采用了铝合金槽式结构,优化设计时分析了枪机自动机运动平稳、附加惯性力矩,在射击中机匣所承受负荷也大幅度降低。一般槽式下机匣(以AK结构为典型)尾部有一堵固定“钢墙”,是自动机到位撞击体和上下机匣的连接体,也可作为缓冲装置的支撑体。自动机拆装时,必须在“钢墙”前垂直移动,再平行脱离或进入机匣导轨。但95式枪族采用尾部开通式,用一个活动销子与上机匣连接,上机匣尾部固定一个(轴固定)杠杆式自动缓冲器(连同缓冲器),自动机从导轨中直接平直抽出。
枪管内膛精锻成形,并进行镀铬。枪管节套为合金钢材料,但铝合金下机匣与钢制节套的连接方式没有采用M16的整个圆周的全包容的方式,而是用节套下面的两块平板同槽式机匣两个内侧面相配,以两个空心销子固定起来。这些下机匣的新结构带来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销孔至端面是8.9mm(而56式冲锋枪“墙”厚为21.5mm),对全枪长、重量都会带来好处:缓冲器位于可拆件上机匣,把上机匣取下后自动机可以平直抽出装上使用方便,对槽式机匣是一个创造;缓冲器采用杠杆式,结构简单,可以利用作用力臂不同把缓冲簧设计得体积很小。
95式枪族大量采用高强度的轻型材料以减轻重量,如下机匣为高硬铝合金(热模锻造的毛坯),强度大,一个铝质机匣重约300g,如果用钢材生产则会重达860g,而经过电化学处理后的铝质机匣表面硬度则达到HAR70以上。另外科研部门又开发了两种新的工程塑料,分别用在上下护木、上机匣及弹匣上。
5.8mm普通弹同北约5.56mm SS1109弹相比,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外弹道直射距离也比较远。自动步枪直射距离375m,班用机枪680m。下表为枪管长度相近的95式班用机枪和FN MINIMI轻机枪各自发射的弹头威力对比表:
口径 |
弹头重 |
枪口动能 |
400m |
600m |
|||
动能 |
最大弹道高 |
动能 |
最大弹道高 |
||||
DBP87 |
5.8×42 mm |
4.156g |
1952 J |
695.6 J |
0.36 mm |
378.4 J |
1.11 mm |
SS109 |
5.56×45 mm |
4.0g |
1711 J |
603.3 J |
0.39 mm |
339.6 J |
1.18 mm |
可靠性是步兵武器的重要性能,95式枪族在通过国家靶场的可靠性试验时,自动步枪故障率在0.4~0.6‰之间,班用机枪在0.1‰左右。又例如在工厂验收时,每挺班用机枪都需要用2发膛压为3100~3400kg/cm2的强装药弹进行闭锁机构的强度试验,接着每挺机枪用1号导气孔分别以单发、点射、连发的射击方式,用73发普通弹(膛压为2800kg/cm2)进行机构动作可行性射击试验。
耐用性也是关键的性能指标,95式枪族的钢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黑磷化处理,铝合金零件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再加上上、下护手及上机匣等件采用工程塑料,从海区使用试验的结果看防腐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56式冲锋枪全长874mmn,95式自动步枪长746mm,虽然在射击时95式自动步枪的枪口比较靠近射手的耳朵,而且56式7.62枪弹为单基药,而87式5.8mm枪弹为双基药,枪口压力相当于56式的2倍。但由于设计有消焰、降噪综合作用的膛口装置,因此95式自动步枪枪口处及射手耳朵处噪声值都低于56式冲锋枪,而枪口焰也比56式冲锋枪弱。
研制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重小于3.5kg,机枪小于4.4kg,经过初设计,核算出产品全重,要保持高的零件通用,难以达到指标。从系统出发必须加大减重力度,选择设计基础枪步枪为优化核心体,控制在3.2kg,机枪相应控制在4kg,才能得到全系统及系统内每项产品达到指标并保持先进的水平。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枪长不大于760mm(枪管长440mm)、机枪不大于840mm(枪管长520mm)。经过初设计,在保持零件通用率的情况下,机枪的指标又最为紧张,因此,在全枪长上选班用机枪为优化核心体,优化指标定为840mm。全枪长又同枪管长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产品的威力水平,因此,在优化全枪长时,必须把选定的枪管长作为边界条件,在系统全枪长达标时,要使威力性能先进,是这项统筹的难点。下表为全枪重系统筹划表:
指标要求 |
策划指标 |
实际达到 |
|
自动步枪 |
≤3.5 |
≤3.2 |
3.25 |
班用机枪 |
≤4.4 |
≤4 |
3.95 |
95式枪族的瞄准装置有传统机械式、简易夜瞄、可装白光瞄准镜及二代微光管的微光瞄准镜,白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3倍,用于远距离目标精确瞄准;微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也为3倍,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的生动目标精确瞄准。两种瞄准镜通用于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并能在枪身上快速装卸。多用途刺刀综合了砍削、剪切、锉削、开启瓶口和磨刀等功能,既可用于自动步枪,也可用于班用机枪。95式枪族发射5.8mm普通弹系列,必要时还能发射5.8mm机枪弹系列。步、机枪还能实弹发射标准接口尺寸(Ф22x125mm)的枪口榴弹,也能安装快速拆卸的35mm口径下挂榴弹发射器,发射35mm榴弹(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只研制了防暴榴弹)。
56式 |
81式 |
87式 |
95式 |
||||
冲锋枪 |
自动步枪 |
轻机枪 |
自动步枪 |
轻机枪 |
自动步枪 |
轻机枪 |
|
口径(mm) |
7.62×39 |
7.62×39 |
5.8×42 |
5.8×42 |
|||
弹全重(g) |
16.5 |
16.5 |
12.5 |
12.5 |
|||
后坐冲量(kg·s) |
0.864 |
0.876 |
0.888 |
0.605 |
0.628 |
0.614 |
0.640 |
全枪重(kg) |
4.03 |
3.4 |
5.15 |
3.95 |
4.3 |
3.25 |
3.95 |
全枪长(mm) |
874 |
955 |
1004 |
955/730 |
1040 |
746 |
840 |
直射距离(m) |
275 |
280 |
540 |
355 |
660 |
370 |
680 |
有效射程(m) |
400 |
400 |
600 |
400 |
600 |
400 |
600 |
有效射程上弹头落点动能(kg·m) |
61 |
62 |
45 |
66 |
30 |
68 |
43 |
400米单发精度(R50/cm) |
25 |
16.5 |
17.9 |
17.9 |
|||
600米点射精度(高低×方向mm) |
100×96 |
99.2×99.5 |
98.7×79.7 |
69×81 |
95式枪族的快慢机设置在枪托后方,共有三种状态,即保险位置“0”,单发位置“1”和连发位置“2”,使用时转动快慢机板柄,使其绕轴转动到所需位置即可。枪不使用时,验枪后将快慢机置于保险位置。
95式枪族的气体调节器设有1#、2#、0#三个导气孔,根据使用环境不同,装定不同的导气孔。其中1#导气孔为常用导气孔,在一般条件下使用此孔;2#导气孔在能量不足或水冷却的射击条件下使用,一般在出现枪机和枪机框后坐不到位故障,又无法用擦拭涂油的方法排出时也采用2#导气孔;0#导气孔为闭气位置,一般在发射枪榴弹时使用。
95式枪族机械瞄具采用觇孔式表尺,步枪表尺分为1#、3#、5#三个档位,分别表示100米、300米、500米;机枪表尺分为3#、4#、5#、6#四个档位,分别表示300米、400米、500米、600米的射击瞄准位置。对付300米以内的目标,常用表尺为3#,在表尺3#位时,100米距离上的瞄准点为距靶中心正下方8.8厘米处。准星的高低和方向可用专用工具调整,100米位置上,准星每旋转一圈,弹着点上下移动20厘米,准星滑座每移一格(刻线在准星座连接体上)弹着点左右移动27厘米。
虽然95式枪族比起我军过去装备的枪族在战术性能上提到提高,但在部队使用中,也提出了一些95式枪族的缺点,例如:
- 受研制时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扩展功能方式采取的是最简单的连接座式,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形成模块式功能,难以满足部队对功能多样的需求。
- 简易夜瞄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钜147通过填涂方式装配,使用中存在亮度不足和容易脱落问题,而且钜147的半衰期也不能满足军品长期贮存的要求,给部队使用带来许多不便;研制的二代微光瞄准镜由于价格问题不可能全面装备,而且200m的夜视距离也显不足,全天候作战能力有待提高。
- 光学瞄具瞄准不便是部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这主要是95式自动步枪受“应满足以机械瞄具为主要瞄准方式”要求的限制而造成的,安装光学瞄准镜后瞄准基线太高,无法舒适贴腮瞄准。
- 91B下挂式防暴震撼弹发射器击发方式也不方便,因为类似于M16的有托枪通常利用弹匣作为下挂榴弹发射器的握持部位,95式自动步枪由于采用无托结构,加装下挂防暴榴弹发射器后只能利用小握把作为握持部位,实际使用时不方便。
- 95式枪族采用无托结构使全枪布局十分紧凑,但也带来射击时射手贴腮靠烟源太近,没有燃烧完全的火药燃气从抛壳窗、拉机柄槽和上护盖散热槽溢出,直接刺激射手眼睛或弥漫在瞄准基线上,以至影响射手持续瞄准射击,这种情况也给武器工常使用带来不便。
- 5.8mm普通弹采用的双基扁球药燃烧不完全,95式枪族在发射2,000发弹(全枪需要清洗的射弹数)后,通常都会出现气体调节器和活塞取出困难的问题,而且射弹多后,还会出现导气孔由于火药残渣堆积变小的问题。另外 为了获得好的外弹道性能,5.8mm普通弹将部分难题转移到了内弹道,造成枪口压力过高,给解决枪口噪声和火焰问题带来许多困难。 5.8mm普通弹采用的是常规雷汞底火,存在长期贮存后底火锈蚀问题,给可靠使用留下隐患。
- 塑料件容易磨白,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问题。要满足低温-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纤维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问题主要是塑料强度不足,这个矛盾比较难解决,塑料件磨白后影响了95式枪族的美观。
- 95式枪族进行分解结合时,有时会出现散件丢失和零件倒装、错装问题,这种情况给武器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上述问题有许多均是在部队试用初期提出的,95式枪族一直在改进,有部分问题现在可能已经得到解决。目前没有公布改进过多少个型号。但从已经公开的图片分析,至少是经过了3个阶段。这3个阶段的区别特征可从拉机柄的形状和上护木的散热孔数量识别出来。
1997年公布并最早装备驻港部队的型号
在1997年同时出现,但在1999年阅兵式上均为此型
早期的95式步枪,钩形的拉机柄与护木上每侧3个散热孔是明显的识别标志。
1997年时公布95B的照片
从枪口装置的形式来看,这是95B的第2个型号。枪口装置的功能估计类似于AKS-74U,让未充分燃烧的火药气体在膨胀室内燃烧,以降低枪口焰。
对比此图与上图中的提把形式,显然是第3个型号了
2010年,海军529护航编队在香港停留开放上的95B
95式5.8毫米自动的详细分解图
准星座及准星
照门及瞄准镜轨座
抛壳口
拉机柄
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分解图
4.3 95式枪族附件
4.3.1 刺刀
为95式枪族所配的刺刀是新研制的多功能作战辅助工具,除作为枪刺使用外,还能砍削灌木、铰剪铁丝、锯割钢筋、修锉金属构件,也可用于开罐头、拧螺丝等。从其外形特征可以发现是参考了美国的M9刺刀,但刀柄的形状是两者间明显的区别。刺刀全长302mm,重360g左右。由于班用机枪重量很轻,“体形”又与自动步枪相似,因此,也可安装刺刀进行格斗。
1- 剪切部位;2-剪切孔;3-锉销部位;4-刀环;5-刀柄;6-刀柄座;7-砍削部位;8-锯割部位
1- 挂带;2-带扣;3-磨刀石;4-瓶口起子;5-剪板座;6-轴
4.3.2白光瞄准镜
为95式枪族研制的白光瞄准镜可通用于自动步枪或班用机枪上,用于对600-800m内的目标实施瞄准射击和战场观察,当目标宽度为0.5m时,可概略地测定目标距离,并具有夜间分划照明功能。
倍率 |
3× |
|
视场 |
8° |
|
出瞳直径 |
5mm |
|
出瞳距离 |
45mm |
|
视度 |
-0.5~-1D |
|
装定范围 |
步枪 |
600m |
机枪 |
800m |
|
重量 |
0.25kg |
光学系统采用透镜正像的克普勒系统,构造和原理如图所示,瞄准镜主要由物镜组、分划调整机构、目镜组、眼罩、照明装置和与枪配合的锁紧机构等组成。光学系统由物镜组、分划板、转像镜组、目镜组组成。 远处目标光线通过物镜成像于分划板上,再与分划刻线一起通过转像镜组和目镜,使人眼看到的是经过放大并带有分划指示的目标正像。
分划板刻线具有概略测距和装定瞄准角两个作用。分划板上呈左右对称的水平刻线可实现概略测距, 当目标宽度为0.5m时(如人体肩宽),可概略地测定目标距离。 图中各数值(单位:100m)所指不同线段或线段间隔 的长度,对应于宽度为0.5m时目标的不同距离。垂直刻线和“∧”形线表示出不同距离的瞄准角。 依据不同的目标距离,直接选用对应的瞄准点标记进行瞄准。瞄准镜配于自动步枪时只使用600m以内的分划;配于班用机枪时可使用全部分划。
瞄准镜装夹在枪上深度为18mm、宽度为22mm的U形槽内,与枪配合的锁紧机构采用侧面夹紧方式,配枪后要求瞄准镜的眼点和视准轴到配合面的距离满足人-机工效,因此瞄准镜下部的宽度尺 寸和视准轴的高度尺寸都受到限制。由于装夹位置受U形槽的影响,锁紧机构的锁紧扳手所产生的力矩不能像正常锁紧结构那样直接传递到锁紧块上,而是通过杠杆进行力的传递,锁紧扳手旋转角度大,操作方便,并具有粗调锁紧间隙的功能。
分划照明装置主要由电源、光源和开关等部分组成,供夜间照明分划用。电源为高能锂电池,能量大、贮存期长,而且工作温度范围宽,能满足瞄准镜在-40~+50℃温度范围内分划的照明使用要求。
位于瞄准镜后端部位的眼罩其出口处的中央即是瞄准目标时的最佳位置,人眼在此处不仅能观察全视场,而且还能提高瞄准精度,所以眼罩的作用就是固定人眼以便证确瞄准和保护眼睛在射击时不受到撞击。
分划调整机构由方向修正机构和高低修正机构组成,如图所示。分划调整机构采用杠杆原理实现分划板上下、左右移动,达到修正弹着点的目的。分划调整机构内有机械定位装置,方向和高低手轮(图序号11、12)每转动一档对应的分划修正量为0.25密位,而对应在100m距离上弹着点移动量为2.5cm。
(1)数字1、2、3……7为测距分划,单位为100m;
(2)数字100、200、300……800所指位置为相应距离的瞄准点;
(3)A处“+”标记为工厂校正用标记,不得作为瞄准点使用。
瞄准镜结构说明:1-物镜;2-物镜防尘罩;3-开关;4-扳手限位钉;5-制紧扳手;6-镜身;7-电池盖;8-制紧块;9-制紧螺套;10-手轮;11-方向手轮;12-高低手轮;13-目镜筒;14-眼罩
光学系统简图:1-物镜组;2-分划板;3-转像镜组;4-目镜组;5-发光二极管
分划板说明:(1)数字1、2、3……7为测距分划,单位为100m;
(2)数字100、200、300……800所指位置为相应距离的瞄准点;
(3)A处“+”标记为工厂校正用标记,不得作为瞄准点使用。
4.3.3 微光瞄准镜
为95式枪族研制的配套微光夜视瞄准镜为折射式光学物镜系统,在无月星空、中等对比度、背景不透空的情况下能识别200m处站立的人体目标。瞄准镜与枪的结合方式与白光瞄准镜相同,因此装卸迅速而方便。
夜视瞄准镜的校枪分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境内校分划,另一种是镜外校分划。这两种形式也是根据光学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分划的暗亮而确定的。该瞄准镜由于口径较小,而且使用方要求采用暗分划,所以该镜采用了镜外分划的校枪机构。在系统中,选用了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的小型像增强器,设计了成像质量优良的目镜,通过几个部件的优化设计,整机性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倍率 |
3× |
视场 |
10° |
出瞳距离 |
20mm |
视度范围 |
-6~+2D |
调焦范围 |
10mm~∞ |
视差 |
≯2` |
视距 |
无月星空,中等对比度,背景不透空,识别200m处站立的人 |
重量 |
≤1.3kg |
零位走动量 |
≤0.7密位 |
分划调整范围 |
方向±15密位 |
高低±15密位 |
瞄准镜的结构
瞄准镜分划板。分划顶端为100米的校镜标记,其余各点为不同距离上的瞄准点。
2010年,海军529护航编队在香港停留开放上加装微光瞄准镜和战术手电的95式步枪
4.3.4空包弹助退器
由于发射空包弹时,火药燃气是在向半开放空间膨胀,因此膛压很低,难以完成自动装填的循环动作,所以就需要在枪口中加装助退器,迟滞火药燃气从枪口溢出,提高膛内压力,使自动机获得足够能量完成自动循环。
与其他步枪相比,5.8毫米步枪枪口压力高,膛口消焰器与枪管的连接长度短,结合力小,而膛口消焰器采用喇叭口结构,这些都给加装空包弹助退器带来很大难度。为克服这些困难,在空包弹助退器的研制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方案。挂在刺刀座上,空包弹助退器体积太大;直接安装在膛口消焰器上,发射几十发甚至十几发弹就会把膛口消焰器打掉;将滞气位置调整到枪管内部,则对全枪寿命有影响。
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其最终结构,它由缓冲锥塞和连接套组成。连接套采用衬铁夹紧的方式固定在枪管上,锥塞再拧入连接套实现枪口闭气。锥塞中的蝶形缓冲簧可有效降低最大冲击力,衬铁夹紧结构提高了枪口帽与枪管的结合力。这种结构方案大幅度改善了膛口消焰器受力状况,成功地解决了原膛口消焰器连接强度不足的技术难题。为保证95步枪具有可靠地连发射击空包弹的功能,空包弹助退器上泄气孔的大小也是非常关键的参数。理想的泄气孔应该是射击空包弹的膛压曲线与实弹射击的膛压曲线基本一致。至少要保证导气孔位置的膛压比较接近,使得自动机的运动速度,尤其是后坐到位的速度与实弹射击时基本相当。通过试验研究,合理确定了空包弹助退器的泄气径,保证了5.8毫米枪族在各种条件下的连发射击可靠性。
4.3.5消音器
4.4 95式步枪的常见故障排除
4.4.1枪机栓未前进到定位
现象
第一种情况,装填子弹时,射手拉枪机向后定位,送回枪机,枪机栓为前进到定位,机头未闭锁枪膛,扣动扳机不能发射,形成故障。
第二种情况,在射击正常进行中,射手再次扣动扳机时却不能发射,检查发现,枪机栓未前进到定位。
原因
第一种情况,是射手操作不当造成的。射手拉枪机送子弹入膛时,手指没有快速松开拉机柄,而是拉着机柄跟随枪机向前运动,增加了枪机前进的阻力,使枪机前进速度放慢,不能提供足够的惯性力闭锁枪膛,枪机栓未前进到定位便停止运动,使射击无法进行。
第二种情况,通常情况下是武器活动机件过脏、复进簧弹力不足、气体调节器及导气孔过脏等产生此故障。
故障排除方法
向前推机柄到定位,继续射击。如果推不动拉机柄,则需要卸下弹匣,拉枪机退出膛内子弹,重新装弹继续射击。如果射击中仍然有故障,可将气体调节器定于“2”的位置,会继续射击,或者分解擦拭武器,并适当涂油润滑。
4.4.2 顶弹
现象
射击正常进行中突然自行停止,检查发现,子弹没有入膛,而且顶在枪管后端下方,弹头被顶入弹壳内,造成送弹故障,射击停止。
原因 主要是送弹不限不佳。另外弹匣扣变形、弹匣过脏等也可能产生此故障。
故障排除 卸下弹匣,拉枪机向后,被顶坏的子弹从弹匣结合口自行掉下,重新装弹后继续射击。被顶坏的子弹报废。
4.4.3两发子弹卡在膛口
现象 射手装子弹时,两发子弹挤在了膛口位置,导致射击无法进行。
原因 射手操作不当。射手拉枪机送弹入膛时没有快速松开拉机柄,使得未前进到定位,而射手误以为枪机未送弹,再次拉枪机送弹入膛,此时因为第一次拉枪机送弹入膛时为完成闭锁,抓弹钩未抓住弹底缘,所以第二次拉枪机时,第一发弹不能从膛内拉出并抛出枪外,形成两发弹记载膛口处。
排除方法 卸下弹匣,拉枪机向后子弹会从弹匣结合口自行掉下。如果两发弹卡在膛口不能自行掉下,则需要通条或其它工具拔出或捅出(向后捅弹底缘),然后重新装弹继续射击。变形子弹不得再使用。
4.4.4卡壳
现象 射击正常进行中。扣动扳机却不能继续发射,检查发现,弹壳卡在抛壳口处。
原因 气体调节器火药燃气通路、活动漫画机件或枪膛等部位过脏,使得枪机后退能量不足或速度变慢,造成抛壳能量不足,形成卡壳。
排除方法 左手稍拉枪机向后,右手取出弹壳,送回枪机,继续射击、也可卸下弹匣。拉枪机向后退出膛内子弹和抛壳口处的弹壳,重新装填继续射击。如果仍有故障,则可将气体调节器定于“2”上,或者分解擦拭武器,并涂油润滑。
4.4.5 不退壳
现象 首发弹发射后,弹壳在膛内没有退出,射击停止。
原因 一是气体调节器卡笋未进入卡槽,或气体通路过脏,使得进入活塞室的气体能量不足,造成不退壳。
二是活塞装反(活塞没有防反装功能),不能推枪机向后运动,造成不退壳。
三是弹壳与弹膛匹配不理想,弹壳膨胀过大,甚至胀裂(也可能是弹壳材料强度不足),使得弹壳卡死在膛内,靠活塞正常的推力无法退出弹壳。
攻略 射击时如果首发弹不退壳,应立即停止射击,检查武器并查明原因,否则很可能打坏活塞簧。检查时,首先卸下弹匣,如果能拉动枪机,则退出膛内弹壳,然后检查气体调节器卡笋装定是否正确,否则应重新装定。如果气体调节器装定正确,再从上护盖散热孔处检查活塞是否装反,正常情况下能看到活塞簧,而看不到活塞头。如果观察到活塞头朝后反装,应分解武器,取出活塞和活塞簧,重新结合好。
如果拉不动枪机,无法退出膛内弹壳,可左手握住护盖,右手拇指拉住机柄,将枪托抬离地面10~15厘米,然后快速向下墩枪托,则可退出膛内弹壳。
4.4.6 膛口装置脱落
故障现象 发射空包弹时,膛口装置连同助退器一起脱落;或发射实弹时,膛口装置脱落并被推出15米左右落地。
故障原因 助退器结构不合理,助退器、空包弹与武器匹配不够理想,使用中没有及时检查紧定助退器卡套座都会造成膛口装置脱落。
助退器固定在膛口装置后端枪管上,安装时,要求先安装锥塞,消除卡套座与膛口装置端面的间隙,然后固定卡套座,无形中就把膛口装置作为固定助退器的受力位置,这是非常错误的。而卡套座是金属件,与枪管的结合完全是刚性的,枪管外表面非常光滑,卡套座很难保证丝毫不移动。发射空包弹时,助退器要受到火药燃气向前有力的冲击,部分火药燃气冲击力自然会传递到膛口装置上,特别是长时间发射空包弹,助退器卡套座会向前移动,传递到膛口装置上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大。另外空包弹为塑料弹头,如果塑料弹头在膛内不能完全融化,那么塑料碎块以及半熔化状态的塑料到达锥塞口时,会产生堵塞效应,从而增大火药气体对助退器,即对膛口装置的冲击力。而膛口装置靠一根销钉固定。在枪管上,销钉和销钉槽的设计只有固定膛口装置的功能,没有安装固定助退器的功能,所以销钉比较细,销钉槽也比较浅,根本无法承受膛口装置向前的较大拉力,很容易产生变形,使得膛口装置脱落。有些膛口装置虽然在发射空包弹时未脱落,但因销钉和销钉槽已受力变形,无法承受火药燃气冲击力,所以在发射实弹时,有些膛口装置还会脱落,并被推出枪口前方大约15米的位置。
排除方法 首先,安装助退器时,要先固定卡套座,后安装锥塞。要将助退器尽量向后拉紧,将两个固定螺栓用力拧紧,将助退器牢牢地固定在枪管上,确保助退器在使用过程中不松动。必要时,可在助退器卡套座上垫上橡胶垫,既可增加摩擦力以便固定助退器,又可防止磨损枪管。其次,安装锥塞时,不宜拧得太紧,防止向前拉动助退器。第三,发射空包弹时要少打点射(最好不打长点射),尽量降低火药燃气对助退器的冲击。第四,在使用中药经常检查助退器卡套固定是否牢固,确保助退器不松动。第五,对膛口装置错位但尚未脱落的武器,不得再发射实弹或空包弹,防止发生危险。
4.5 95-1式5.8毫米枪族
4.5.1 YY95
关于“95-1”这个名字,大家并没有像叫81-1式自动步枪为“81杠”那样称其为“95杠”而是约定俗称的叫做“95改”早在95-1式枪族正式曝光之前,网上就流传了很多网友YY的95式步枪的改进型号的图片,在这里挑出了几个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前两张图当时在微博和论坛上疯传,后来D总专门发帖辟谣
这张图的出现应该是95-1曝光之后了,第一次见这张图是@世界轻武器 在微博上开玩笑发的,基本外形95-1(看扳机护圈、快慢机和空仓挂机),可护手又是老95的。
以97为原型,拆掉了提把,把G36的带光学瞄具的提把装了上去
这很民主
这张很像后来的“95-1 Plus”
4.5.2 95-1式5.8毫米枪族简介
言归正传,在09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证实“95改”改进弹匣,重新恢复了空仓挂机功能,在2010年1月CCTV的一个节目上还官泄了“95改”的几个画面,可以看出快慢机移到握把上方,另外护木的防滑纹、散热孔等细节也作了修改,但在2011年2月,才终于在《兵器知识》上由一位射击教员撰文非正式地作了公开,最后又在《轻兵器》2011年12月上作了全面的介绍。
改进95式枪族的研究工作始于2004年6月,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年底,先后在国家靶场、寒区部队、风沙区部队、热海区部队和高原区部队进行了设计定型试验,在2010年7月1日通过设定定型,被命名为“95-1式5.8mm枪族系统”。不过正式在公开前一直被网民俗称为“95改”,后来又有人因为打字偷懒的原因写成“95G”,结果在一些国外的网站上95-1的名称也被误导成95G。
95式班用枪族(包括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和短自动步枪)在装备部队后,总体上反映较好,但在人机功效、配套性、防腐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04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要求对95式强子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我军班用枪族的综合性能。2004年6月~2010年6月,研制部门对95式枪族进行了改进研制工作,仔细梳理了95式枪族使用中暴露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在方案设计阶段,对班用枪族中的3种枪进行统筹设计。系统优化,3种枪的外形风格一致,零部件通用率达80%以上(95式枪族零件通用率为70%以上),勤务操作和使用方法相同可维修性好,同时枪族可靠性得到提高(自动步枪综合故障率指标要求由不大于3‰减小为2‰)。
在研制阶段,共试制样枪200余支,试验消耗改进型DBP10式5.8毫米普通弹100余玩法,原95式5.8毫米普通弹20余万发,系列枪榴弹1000余发。2010年7月1日,95式5.8毫米枪族改进系统正式通过设计定型,并命名为“95-1式5.8mm枪族系统”包括QBZ95-1式5.8mm自动步枪、QHB95-1式5.8mm班用机枪和QBZ95B-1式5.8mm短自动步枪。
95-1式枪族拟取代现装备的95式枪族和81式7.62毫米枪族,是未来我军 步兵班的主要武器,其主要发射配套改进的DBP10式5.8mm普通弹,考虑到库存中的原95式枪族配用的枪弹,95-1式也可发射95式5.8mm普通弹,必要时还可发射95式5.8mm机枪弹。95-1式枪族主要作战使命如下:
自动步枪用于杀伤400米内由防护的敌有生目标,挂装枪挂榴弹发射器用于毁伤100米内敌轻型装甲目标和杀伤400米内敌集群有生目标。班用机枪用于杀伤600米内有防护的有生目标,压制敌火力点和轻型火器;短自动步枪用于杀伤300米内有防护的有生目标,挂装枪挂榴弹发射器用于毁伤100内敌强行装甲目标和杀伤400米内敌集群有生目标。
4.5.3 95-1式5.8毫米枪族结构与改进内容
95-1式枪族3种枪均由枪身、枪机、击发机、发射机、下护手、枪托、上护盖及供弹具等8大部分组成,其中枪机、击发机(击锤、击锤簧等)、发射机(阻铁、扳机拉杆等)、枪托和供弹具等主要部件在班用枪族内可以互换使用。
3种枪的主要区别是枪管长度和供弹具不同。根据作战使命的不同,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和短自动步枪枪管长分别为463毫米、557毫米和334毫米,因此,三种枪的枪身、上护盖、下护手以及活塞、调节塞等部件在长度上有所区别,但结构型式基本相同;自动步枪、短自动步枪主要使用30发弹匣供弹,班用机枪主要使用75发弹鼓供弹,3种枪的供弹具可互换使用。
在配套附件方面,3种枪均可挂装或使用随系统一同研制的YMA95-1-600式白光瞄准镜、MGL95-1-300式微光瞄准镜以及激光指示器、战术灯、弹匣并联器、弹壳收集袋、枪口帽等配套附件。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还可加装QNL95式刺刀;自动步枪可发射DQJ03式、DQPⅠ式和DQDⅠ式40毫米枪榴弹;自动步枪和短步枪可挂装随系统一同研制的QLG10A式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
在外观上,95-1式枪族和95式枪族的差别较明显。但95-1式枪族的最大的改变其实是枪弹。以往部队装备的95式枪族和88式通用机枪和狙击步枪是分别使用普通弹(轻弹)与重弹,虽然应急的时候可以互换,但却对性能和枪械寿命产生负面影响。让班组内的武器弹药完全通用的问题,早就有提出,在经过论证研究后,附储实行的结果,就是研制了新的DBP10式5.8mm普通弹枪族,这种新弹既用于新的95-1枪族,也用于88式通用机枪和狙击步枪。
由于要发射新弹,因此95-1枪族中的两种自动步枪的膛线缠距从原来的240mm改为210mm,与班用机枪一样,提高弹头膛内旋转速度。而膛线数量从4条增加至6条,分散枪管对弹头旋转运动时的导转侧力。枪管阳线直径由5.8~5.84mm调整为5.82~5.86mm,阴线直径由6.01~6.07mm调整为5.98~6.02mm,减小弹头膛内运动时的嵌入量。考虑到库存弹药的问题,95-1枪族也可以发射原来的DBP87式普通弹和DVP88式机枪弹。
其他的改进项目如下:
保险/快慢机柄改到握把左上方,可由拇指操作,实现保险到连发的快速转换。但前面提到的那位射击教员在文章中提到他试过后认为右手拇指使不上劲。我估计原因是因为这个快慢机柄的位置要迁就枪的外形和内部结基本不变,不得不放得比较低,而像以色列的TAR-21因为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用右手拇指去操作,因此位置就能相对高一些。有试用过的人反映,右手不离开握把位置的话,拇指能拨到连发位置,但要拨到单发位置就比较吃力。
针对作战需求,改进机械瞄具。其实95的原始设计中100米、300米和500米的觇孔直径本来就分别为2.2mm、2mm和1mm,但因为部队出于射击考核出成绩的要求,实际生产时便倒了个个儿,变成100米1mm、300米2mm和500米2.2mm,让射手更容易在100米打出好的成绩,便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射击活动目标或昏暗条件下瞄准,据说有部队在模拟实战的练习中发明了用500米觇孔瞄准目标腰部的“土办法”。使用95式步枪射击运动目标时,很难快速瞄准,射手们反映,离开觇孔观察时很清楚,一旦贴腮后就看不清目标了。而95-1式自动步枪的表尺改为3(觇孔直径3mm)、3(觇孔直径1mm)、4和5码,分别对于300m、300m、400m和500m,这样无论是实战还是考核,都有合适的瞄具;至于班用机枪则为3、4、5、6、7码,分别对应从300m至700m的射程;短自动步枪则为1(觇孔直径1mm)、3(觇孔直径1mm)、3(觇孔直径3mm)、X1、X3码,前三个分别对应100m、300m和300m,后两个对应挂上榴弹发射器时的100m和300m。95-1式机械瞄具的调整机构由原来的准星位置改在表尺位置,通过调整方向手轮和准星来校枪,准星座由原来的容易松动的滑动式改为整体固定式结构;1号觇孔的直径增加到了3厘米,便于射手迅速构成瞄准,表尺两边的空隙由1.5毫米增加到2.5毫米,以增大视场。夜间射击时,95式机械瞄具上的荧光点(钷147发光材料)亮度不高,甚至使用一段时间后荧光点彻底失去亮度或脱落,无法完成夜间瞄准射击。95-1式以氚光管代替荧光点作为发光源,提高了发光点的亮度和使用寿命(氚光源的半衰期可达13年),采用螺纹涂胶方式装配,提高了夜间瞄准的方便性。
增设空仓挂机装置,因此也同时改进了弹匣的托弹板(但据说旧弹匣仍可通用,只是用旧弹匣时不能挂机),并在弹匣卡笋后面增加空仓挂机解脱按钮。
针对弹匣底部容易磨损的问题,把弹匣底板改为金属部件。
虽然原来的95式枪族是向右前方抛壳的,但并不稳定,每几发就会出现一次横向甚至向后抛壳的情况。95-1改进了抛壳机构,将抛壳口后沿向前缩进5mm,使抛壳方向稳定在右前方45度方向,提高了抛壳方向和路线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为提高金属部件性能,铝合金采用陶瓷化新工艺,提高了表面抗老化和耐磨性;钢件采用改进黑色磷化和PQP处理,提高防腐性能。
护木和枪托后部的一些棱角突出部分改成比较圆润,减少钩挂现象。
拉机柄加高约3mm,使操作更容易。
复进簧由单股簧改为三股簧,并优化参数,提高了寿命。
由于部队反应连续射击多发弹后下护木烫手,因此95-1改进了上下护木的结构,增大枪管至下护木内腔的热辐射距离,散热孔由6个小孔改成5个大孔,散热槽(同时也是防滑槽)由直槽改为斜槽并增加了数量,从而改善了散热性能。
改进缓冲器结构,将压缩弹药式杠杆缓冲器改为扭转弹簧式杠杆缓冲器,使枪机后坐到位和复进运动更加平稳。
前背带环的横向高度从原来的16.5mm增加到18.5mm,两点式背带改为三点式背带。
握把的夹角由81°减小至75°,后端向前移了3.5mm,便于让榴弹发射器的扳机能共用步枪的握把,也让装卸弹匣时的前部空间更多。
气体调节器的结构作了改进,用手或借助弹壳口中部向上提起拉环即可转动调节器,使调节更方便。
针对部队提出装上光学瞄准镜后瞄准基线过高的情况,降低了瞄准镜导轨的高度,因此也同时降低了握把高度及机械瞄具高度,使瞄准基线降低了约5mm。
枪/镜配合方式从原来的侧面锁紧改为正顶式锁紧,取消锁紧预调机构,改为直接装卡、无极调整锁紧机构,提高了装卡的可靠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使结合更牢固。同时也推出了新的白光瞄准镜和夜视瞄准镜。
去掉扳机护圈前的小握把,据说这个要求是海军陆战队提出的,目的是要方便使用枪挂式榴弹发射器。但也有用惯了小握把的人认为不方便稳定据枪。
增加前装式的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原本的91B式35mm榴弹发射器只配有防暴弹,这次的前装式榴弹发射器(明显是参考了GP25的设计)则配用了杀伤榴弹。
改进了枪用工程塑料,研制出WS SL-1045改性尼龙66、WS SL-1046改性尼龙610和TPAC HPN 3502A等新材料,全面提高塑料件的强度、韧性和表面硬度,也改善了易磨毛发白和易留划痕等问题,耐久性、寿命也更好。
在准星座的两侧各加了一段形状像韦弗式导轨的小卡子,但尺寸要小得多,因此皮卡汀尼导轨或韦弗式导轨接口的装置并不能直接挂在这段导轨上。而95-1也有专门配套接口的的战术灯、激光指示器。
重新设计了随枪携带维护工具的附件筒,更简单实用,功能也更完善。整体式通条置于机匣内
班用机枪的脚架由圆管改为扁管且管壁增厚到1.2mm,增强了脚架的强度。
步枪和短步枪改进了膛口装置,95-1式步枪膛口装置设计有两条闭气环,保证发射枪榴弹的射程。膛口装置与枪管连接销的位置前移了2.5厘米,提高连接强度,发射空包弹更加安全可靠 。95B-1式短步枪膛口直径由37毫米大膛口改成24毫米小膛口,以便于枪挂榴弹发射器的加装和外形的协调。95-B1短自动步枪的枪管由320mm增长至361mm,并优化其导气系统结构,增大气室初始容积,减轻了短自动步枪发射时的声、烟、焰特征和可感后坐,与枪挂榴弹发射器也更加匹配。
另外,还配备了结实耐用的密封性更好的塑料包装箱,便于运输和储存。
下面是超大网友13年发的95-1B的套图
在2013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国际技能大赛中,95-1式自动步枪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1、附(挂)铜
原国产95枪族使用的DBP95式5.8毫米普通弹,其弹头采用F11覆铜刚材料,弹头用很细的铜丝缠绕,而95-1枪族使用的DBP10式5.8毫米普通弹,其弹头采用H90铜材料,弹头用约3毫米厚的铜覆盖,也就是所谓“全铜被甲”(由于铜比杠的硬度低很多,全铜被甲的弹头对枪管的磨损要小得多,有利于提高枪管寿命,这是采用全铜被甲的初衷。)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是:使用DBP95式5.8毫米普通弹射击后,没有或很少出现铜残留在枪膛或导气孔内的现象,而使用DBP10式5.8毫米普通弹射击后,由于弹头在膛内运动时产生高温而部分熔化,冷却后附着在枪膛或附挂在气体调节器的导气孔内,严重影响射弹散布和武器的正常运行功能。
2、离群弹
总体来说,95-1步枪射弹离群现象相当严重,产生离群的大原因主要是所发射的DBP10式5.8毫米普通弹其弹头改为H90铜弹头后,弹头与枪管膛线不匹配引起的。要知道,在热枪管状态下,枪管和弹头会同时发生变形,当枪与弹的配合受影响时,就会导致枪管与弹头的旋转一侧压力变小,对弹头旋转运动的束缚变小,弹头在膛内及出枪口的速度下降,从而子弹在出枪口时章动(自转的物体自传角速度不够大时,其对称轴会在某一平面内摆动,这个摆动即章动)变大。另外,与覆铜“钢”(F11)材料的弹头相比,全铜被甲弹头(H90)受热后硬度降低幅度较大,容易出现散布增大的缺陷。虽然我国枪弹专家在此方面尽了很大努力,但实践证明全铜被甲弹头(H90)影响射弹散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3、弹匣底板出现脱落
4、单打连
4.5.4 95-1式枪族附件
4.5.4.1 YMA 95-1-600式5.8mm枪族白光瞄准镜
YMA 95-1-600式5.8mm枪族白光瞄准镜着重提高操作性、勤务性,主要用于执行战场情况观察,以及对生动目标进行精确瞄准等任务。
性能诸元 | |
放大倍率 | 3倍 |
视场 | 8° |
出瞳距离 | 50mm |
出瞳直径 | 5mm |
视差 | 0.9′ |
冲击零位走动量 | 0.5密位 |
校枪调整量 | 高低、方向≥±15密位,每档调整量0.25密位 |
YMA 95-1-600式5.8mm枪族白光瞄准镜由物镜组、目镜组、镜体组、照明机构、枪镜连接机构、校枪机构、遮光罩、眼罩组成。
物镜组用于将远处目标分划及目标的像成像于人眼便于瞄准的位置,使人看到经过放大并带有分划至少的正像。
镜体组外壳由拉伸型材硬铝合金制成,坚固耐用。照明机构由光源、电源和开关组成,供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下照明瞄准分划使用。照明采用黄绿色蝶形发光二极管,亮度适中,人眼感觉舒适,电源采用体积较小的CR1/3N锂电池,低温性能可靠,在市场上很容易购买,方便部队后勤保障;水滴形分划照明开关,便于单指操作。
校枪机构由方向调整手轮和高低调整手轮组成,通过旋转手轮,调节光学杠杆光轴,达到修正射手瞄准点的目的。方向/高低调整手轮每转动一档对应分划修正量为0.25密位,在100米上的瞄准点移动量为2.5cm。校枪机构内设有机械锁定装置,可防止射击时光轴走动。同时分划线更细。
遮光罩外加于物镜组前端,可减小杂光对瞄准的影响,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
眼罩为射手提供正确的眼点位置,遮挡杂光并保护眼睛不受射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影响。
4.5.4.2 MGL 95-1-300式5.8mm枪族微光瞄准镜
MGL 95-1-300式5.8mm枪族微光瞄准镜主要配装于95-1式枪族的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及短自动步枪,也可配装于95式枪族。其用于夜间对300米内生动目标进行瞄准,并对400米内的地形、地物等目标进行有效观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000小时。其主要由物镜组、目镜组、镜体组、调焦/调整机构、枪镜连接机构、校枪机构、电源及开关、遮光罩和眼罩等组成。
性能诸元 | |
放大倍率 | 4倍 |
视场 | 10° |
出瞳距离 | 28mm |
视差 | 0.3′~0.7′ |
冲击零位走动量 | 0.4密位 |
校枪调整量 | 高低、方向≥±15密位,每档调整量0.25密位 |
物镜组将远处目标成像于像增强器的阴极面上。物镜选用由正光焦度单正透镜与双胶合透镜组成的前组透镜和由单正透镜与单负透镜组成的负光焦度的后组透镜的组成型式。
目镜组将像增强的荧光屏图像放大,成像于人眼便于瞄准的位置。目镜的第一件透镜为向前弯曲的负弯月透镜,他是整个目镜系统的主面前移,使目镜具有较长的前工作距离,使呈像质量更清晰。
镜体采用拉伸型材硬铝合金材料,电源采用CR2N锂电池,开关可调,随着旋转角度增加,分划线从无到有,亮度连续增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亮度要求。
物镜上设有调焦机构,以满足对不同距离目标的强袭观瞄。旋转调焦手轮带动物镜组轴向移动的方式实现10米至无穷远调焦。目镜上设有视度调整机构,可适应不同人眼的视力。通过旋转视度调整手轮带动目镜组轴向移动的方式实现视度调节。校枪调整机构采用内调节方式,高低、方向调整量不小于±15密位,分档调整,每档为0.25密位。通过旋转高低或方向调整手轮,以修正射击瞄准点。
遮光罩外加于物镜组前端,可防止在白天误把电源开关打开,导致强光对像增强器造成损伤。眼罩采用六叶片自如开闭式设计,瞄准时贴于眼部,轻压即可打开,松开即可关闭,开关灵活。
将枪镜连接座上的燕尾槽按照枪镜连接步骤的示意图中①所示方向卡入枪体燕尾槽导轨中,然后按照②所示方向向前平推至定位面;再按照③所示方向将锁紧扳手下端的凸块推入棘轮槽内,并锁紧扳手。若枪镜连接座与枪体燕尾槽导轨组装时,出现干涉而平推不动或平推到位而锁紧扳手不紧的情况,应将锁紧扳手下端的凸块换入另一棘轮槽内,然后进行反复调整,直至枪镜牢固锁紧。
枪镜安装好后需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先打开电源开关增强分划线亮度;接着调节视度手轮,使镜内分划线达到最清晰;然后转动调焦手轮,使瞄准镜图像达到最清晰。
MGL 95-10300式微光瞄准镜具有快速捕捉目标和概率测距功能,利用镜内的分划圆套住人的肩宽(0.5米)即可实现快速瞄准与概略测距。
若射击100米尺目标,用分划圆中心“∧”顶点瞄准目标;瞄准300米目标,用分划圆中心下方“∧”顶点瞄准目标;在100米~300米距离处射击时,用两个
“∧”中间的相应位置瞄准目标。其采用后置式投影亮分划设置,视差小,有利于提高瞄准精度。
若用校枪镜校枪,需先将校枪镜插杆插入枪管中,然后转动调节手轮,使分划板中心“∧”顶点与校枪镜的分划中心重合。用实弹校镜时,若弹着点向上偏2.5厘米,需要将高低手轮沿“下”字箭头指示方向(顺时针)旋转一档即可校好。反之,则向相反方向调节一档。弹着点偏左或偏右的修正与此相同,只需按此方法旋转方向手轮。
4.5.4.3 QM/QMJ激光指示器
QM/QMJ激光指示器装配于95-1式5.8毫米枪族,其主要战术任务是:在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下,快速瞄准近距离的目标,或指示目标方位,对目标形成威慑。
QM/QMJ激光指示器主要由激光器。电源、枪镜连接机构、校枪调整机构、电子开关电路和引线开关等组成。
激光器选用波长为650nm半导体激光器部件,功率控制在4.58~5mW,束散角为1mrad。其在目标处形成的红色斑能量集中,光斑小,瞄准精度高;在背景照度为1勒克斯环境下,作用距离为150米。电源采用与MGL 95-1-300微光瞄准镜一致的3V CR2锂电池,该电池可适应-40℃的工作环境,连续工作时间常温下大于10小时。
为保证射击精度,该激光指示器设计有校枪调整机构,其中包括高低调整机构与方向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手轮,分别实现高低与方向的校枪调整。该机构采用瞄准器常用的光学杠杆式调整机构,同时为防止射击时武器冲击带来的零位走动,高低/方向调整手轮上还设有零位锁定手轮。校枪调整无需使用专用工具,即可进行手工调校、锁定等操作。
电子开环电路以两个晶体管为主要器件,通过外围电路和触点开关控制实现晶体管打开、关闭两种状态的转换。该电路小巧可靠,且具有电源极性反接保护功能,避免电池正负极装反式损坏电路。该激光指示器开关采用线控方式,射手可根据使用习惯,利用配备的尼龙搭扣将引线绑于便于操作的位置,以方便操。
该激光指示器连接机构采用与枪族瞄具统一的“正顶式”连接方式,包括连接基座、锁紧手柄及锁紧螺杆。连接基座为基础连接件,起到激光指示器与武器导轨之间的连接作用(该导轨虽然采用了类似韦弗式导轨的设计,但尺寸很小,实际可扩展性并不好);锁紧手柄为操作件,实现人力传递给锁紧组件的功能,并可自动复位;锁紧螺杆提供锁紧力,通过锁紧手柄,锁紧螺杆与导轨平面做正顶运动,消除了激光指示器与导轨燕尾面之间的间隙并顶紧武器导轨,实现了确实锁紧功能。
4.5.4.4 QLG10/QLG10A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
在95-1式枪族系统的研制中,配套研制了枪挂榴弹发射器。由于95式枪
族亦没有下挂榴弹发射器,且该枪族已在部队大规模装备,因此此次一同启动95-1与95式两个枪族枪挂榴弹发射器的研制工作。两款榴弹发射器除挂装接口、扳机位置设置不同外,其他结构基本相同。其中QLG10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挂装于QBZ95式5.8mm自动步枪,QLG10A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挂装于QBZ95-1式5.8mm自动步枪及QBZ95B-1式5.8mm短自动步枪上。两种榴弹发射器均可安装专用的白光瞄准镜。其发射碰炸杀伤弹和跳炸杀伤弹时用于杀伤和压制400m内敌集群有生目标和火力点;发射破甲杀伤弹时用于毁伤100m内轻型装甲目标及杀伤400m内有生目标;发射弹道指示弹时用于400m内的弹道指示。发射的4种弹具有良好的弹道一致性。
该榴弹发射器可发射碰炸杀伤弹、跳炸杀伤弹、破甲杀伤弹、弹道指示弹等多种弹药,可毁伤轻型装甲目标、集群有生目标,还可用作弹道指示,在战
场上能满足多种战术需要,且有广泛的战术用途。
因95-1式枪族对95式枪族在设计方面作了大量改进,二者外观设计区别较大,因此QLG10与QLG10A式枪挂榴弹发射器与步枪的挂装接口也不相同。QLG10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由发射管上部的连接座前端挂于步枪膛口装置上,并由连接座后端的挂枪卡笋与步枪刺刀座尾端扣合,使其与95式自动步枪紧固挂装。而对QLG10A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而言,要求不加任何改进就能同时挂装于QBZ95-1式自动步枪及QBZ95B-1式短自动步枪上。为了保证能与两种枪挂装外形匹配,其连接座设在发射管上方比较靠前的位置,且连接座比较短。与QBZ95-1式自动步枪联接时,其连接座前端挂于步枪刺刀座上;而与QBZ95B-1式短自动步枪联接时,连接座前端恰好挂于短自动步枪膛口装置上。不管与自动步枪或是短自动步枪相联接,均靠发射器尾端突出的圆柱体插入步枪活塞座相对应的孔而将榴弹发射器固定于枪管下方。
QLG10式枪挂榴弹发射器挂装于步枪下方后,其握把处于步枪小握把的前方,扣动榴弹发射器的扳机时,需握住榴弹发射器的握把。而QLG10A式榴弹发射器的扳机直接位于步枪扳机护圈下方,握住步枪握把即可扣动发射器扳机,在分别扣步枪及榴弹发射器的扳机时,手无需变换位置,操作十分便利。
QLG10/QLG10A式榴弹发射器的核心机构均由发射管和发射机两大组件组成。发射管内有12条右旋膛线,发射管后部设有固弹销,以固定榴弹。榴弹发射器采用前装填方式,榴弹弹带预制有导转槽,将榴弹从发射管口部装填,榴弹顺着膛线进入膛内。装填到位后,固弹销卡入榴弹的固弹槽将榴弹固定到位。榴弹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扣动扳机,击针击发底火,点燃弹底部高压药室中的发射药,当火药燃气达到破孔压力后,火药燃气冲破药室泄气孔堵片,进入发射管后端形成低压室并推动弹丸向前,弹丸脱离固弹销的限制向前运动,直至飞离发射管。发射管组件上设置有机械瞄具,机械瞄具座左侧设置有光学瞄准镜接口,可安装光学瞄准镜。发射机采用双动击发机构,设置有待击保险、挂枪保险和榴弹装填到位保险3重保险机构,确保使用安全。
前装填发射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满足携行或乘车时顺利装填榴弹,确保榴弹在发射管内可靠定位,还要保证射击时榴弹能顺利出膛,因此QLG10/QLG10A式榴弹发射器的发射管内均设计有可靠的固弹机构。这个固弹机构由固弹销压板、固弹销簧等组成。固弹销压板设在发射管外部,便于操作;固弹销簧位于发射管内部。在不发射或训练时,按压固弹销压板即可快速解脱固弹销,榴弹在簧力作用下自行向前滑出发射管,便于快速方便取出榴弹。固弹机构的设置既保证榴弹在发射管内可靠定位,又保证榴弹在一定压力下顺利解脱固弹销而飞出。
QLG10/QLG10A式枪挂榴弹发射器采用击针式击发机构,双动击发方式,击针内设计有击针簧和击针簧导杆,击针簧除了确保可靠击发外,还具
有击针强制回位功能,即击发后击针尖被强制缩入弹底窝内,确保下一发榴弹装填的安全性。其双动击发过程为:榴弹装填到位后,扣动扳机,阻铁推击针向后,压缩击针簧储存击发能量,继续扣动扳机时,阻铁将与击针解脱,击针在簧力作用下前冲,打击榴弹底火,击发榴弹。榴弹击发后,击针簧强制击针回位,松开扳机后,阻铁则与击针扣合,便于扣扳机时击发下一发榴弹。为确保使用安全和机构动作可靠,QLG10/QLG10A式榴弹发射器设置了3重保险机构,即挂枪保险、榴弹装填到位保险和手动保险。挂枪保险位于发射机座顶部,榴弹发射器未挂于枪上时,保险杆突出于顶部,并锁住击针使之无法前移;只有当发射器挂于枪上时,保险杆才被压下,从而解除对击针的锁定。榴弹装填到位保险位于发射机座左侧上部,膛内无弹时,保险杆缩入发射机座,锁住击针;只有当榴弹装填到位后,保险杆才被顶起,解除对击针的锁定。手动保险杆位于发射机左侧面,有两挡设置,“0”代表保险位置,“1”代表击发位置。3重保险全部作用在击针上,只有在榴弹发射器加挂在步枪上到位、榴弹装填到位、手动保险转换到击发位置,才能扣动扳机击发榴弹。若任一个保险未解除,扣动扳机时均不能解脱击针,从而确保使用安全。
榴弹发射器属曲射武器,其机械瞄具高低射角调整的幅度较大。QLG10/QLG10A枪挂榴弹发射器机械瞄具的调整机构包括分度盘、游标杆,而准星、照门则分别设置在游标杆的前、后端,上、下旋转游标杆即可调整照门、准星设定射程,非常方便。QLG10与LG10A的分度盘设计位置略有不同,前者设在连接座的左侧面,后者则设在发射管的左侧面,二者游标杆的旋转轴 均固定在分度盘的后方。两种榴弹发射器的分度盘上均设有7个齿形槽,从上到下分别代表100m、150m、200m、250m、300m、350m、400m的射程,其中,100m、200m、
300m、400m对应的齿形槽旁边分别标有数字“1”、“2”、“3”、“4”,将游标杆分别对应不同的齿形槽,则代表设定不同的射程。其照门缺口为“U ”形,大缺口在上,小缺口在下。射击 100m以内的目标时用小缺口照门,并将游标杆置于标有“1”的齿形槽上;射击100m以外的目标时,均用大缺口照门,将游标杆置于相对应的齿形槽处。机械瞄具座上设计有白光瞄准镜挂装接口,光学瞄准镜的射角分划和弹道偏差修正由机械瞄具来完成,调整好机械瞄具后,即相当于调整了光学瞄具,做到机械、光学瞄具一体化设计,简化了光学瞄具的设计要求,对缩小光学瞄具外形尺寸和减轻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
95-1式枪族挂装QLG10/A式榴弹发射器在风沙区部队进行试验
4.5.4.5 95-1式5.8mm枪族班用维护保养工具箱
95-1式5.8mm枪族班用维护保养工具箱于2004年9月正式启动研制。班用维护保养工具箱中收纳的工具包括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瞄准检查镜、教练弹、快速装弹器和桥夹。其中,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用于对机械瞄具、白光及微光瞄准镜进行零位检查、校正;瞄准检查镜用于教官在训练中对射手的瞄准状态进行检查;教练弹用于空枪击发时保护击针;快速装弹器用于快速向弹匣内装弹,有利于提高装弹速度。
瞄准装置零位检校仪由物镜、支架、平面反射镜、插轴和外接照明器等组成。物镜与支架连成一体,用于检校白光及微光瞄准镜零位;平面反射镜位于支架前端,用于校正机械瞄具;插轴固定在支架下端,其直径略小于枪管直径,约为5.8mm,使用时将插轴插入到枪管中即可。物镜后端带有螺纹,可以螺接外接照明器,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使用。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对白光及微光瞄准镜零位校正采用平行光管原理,物镜中心与枪管轴线平行,将白光及微光瞄准镜的分划中心与校正仪的分划中心对正,即完成瞄准镜零位校正。对机械瞄具的校正采用自准直原理,利用高精度平面反射镜,使准星、照门经反射镜各形成一虚像,若准星、照门及其所成虚像四点连成一线,即达到校正的目的。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在设计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设计时,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采用分体式结构,即插轴与支架并不固定在一起,通过改变插轴的位置来适应白光、微光瞄准镜和机械瞄具不同的瞄准基线高。采用这种设计,由于插轴位置不固定,使插轴与支架之间的垂直度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调校精度。经论证,后改为一体式设计,不但有利于提高调校精度,外形看上去也更加简洁。该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可在各种条件下(室内、野外环境及昼夜和各种气象条件下)使用,不必进行实弹射击即可对95-1式5.8mm枪族、95式5.8mm枪族所配备的白光及微光瞄准镜、机械瞄具进行零位检查与校正,方便了部队使用。
使用机械瞄具瞄准射击是射手的基本功。瞄准检查镜即用于教官在训练时检查射手使用机械瞄具的瞄准状况,以便教官及时对射手进行技术纠正。其采用光学反射原理,由半反射镜和全反射镜组成。通过半反射镜将射手的瞄准影像反射到全反射镜上,教官可通过瞄准检查镜右侧的观察窗直接看到全反射镜所呈现的射手的瞄准影像。瞄准检查镜结构简单,外形小巧,实用性强。其采用卡片式连接座,可以卡在95-1式枪族枪械护手尾端的空槽中,安装、拆卸均方便快速,无需专用工具。
教练弹的外廓尺寸与实弹一致,供士兵在非实弹射击训练时保护击针,防止空枪击发时击针受损。其采用制式弹壳、橡胶底火,弹壳表面压槽,士兵在夜间条件下通过触摸能快速、容易地将其与实弹区分出来。教练弹采用成箱配发,每箱内装60发,其中每10发装在一个桥夹上。
快速装弹器用于快速向弹匣内装弹,以提高装弹速度。其由两部分组成,上方为一个“凹 ”形金属丝,称为弹匣卡箍套,用于将其套在弹匣口部。弹匣卡箍套卡入下方钥匙形的金属片中,钥匙形金属片下方开有一个槽,称为弹匣卡箍槽。使用时,将快速装弹器与桥夹配合,将装有枪弹的桥夹从下方插入弹匣卡箍槽内,再将装弹器的弹匣卡箍套套在弹匣口部,用拇指向下按压桥夹上的枪弹,即可使枪弹顺利装入弹匣。为方便使用,工具箱中每箱配备5个快速装弹器、15个桥夹。
4.5.5 “95-1Plus”
所谓“95-1Plus”是网友对95-1的改进型抑或称之为比赛型的戏称,该枪第一次官方曝光是我军参加2015年1月份的第十一届文莱国际武器实用技能比武的新闻图片中,该枪改装自95-1班用机枪,其上下护手与95-1式班机相同,枪管却比95-1班机短,除了加装了国产ACOG外,能明显看出在枪托上加了贴腮板,瞄准时更加舒适。
而关于该枪更多的细节则在我军参加“2016年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技能赛”之前,央视农业频道拍的相关纪录片中和第八届国际警用装备展上得到进一步曝光。
该枪的枪采用了精度比95-1步枪精度更好的冷锻加重长枪管,枪管长20英寸(约500毫米),并加装了3倍国产ACOG瞄准镜。由于95系列加装瞄准镜后,瞄准时无法正常贴腮,为了更稳定据枪瞄准,增加了贴腮板。(在这里要为95说句公道话,有很多军迷吐槽95的贴腮高,其实95的机械瞄具的贴腮高度其实是正好的,况且95-1的更低,对大多数基本不怎么用光学瞄具的士兵来说,95更大的问题是卧射高)此外,在2014年比赛中95-1步枪发生的弹匣解体和离群弹问题,在参赛步枪上都得到了基本解决。
从央视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出,有经验的射手,400米射弹散布30厘米左右,属国产步枪中顶尖水平。不过,DBP10式通用弹的枪管挂铜问题依然存在,除非更换弹药,否则无法完全根除。参赛队员们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用除铜剂清洗枪管,用加强日常维护的办法保证正常比赛。同时,在该记录片中也出现了瞄具在射击过程中松动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偶然现象。
4.6 97式枪族
QBZ97式自动步枪(1999年刚公布图片时曾被称为99式,在2000年的刊物上正式称为97式)是QBZ95式自动步枪的出口型,口径为西方国家流行的5.56mm NATO,主要是发射SS109规格的步枪弹。
当初之所以提出研制5.56毫米口径型号, 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通过开发出口型号, 可以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暴露95式自动步枪存在的各种问题 , 从而提升我们的装备研制水平;二是要打造我们国家轻武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效应, 提升知名度。当然, 作为企业, 考虑到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最初提出在95式自动步枪基础上研制5.56毫米口径自动步枪是在1996年 ,之后于1997年定型, 命名为97式自动步枪。后来在2001年进行改进 ,2004年定型, 命名为97A式自动步枪 。
QBZ97整枪特点与QBZ95式基本相同,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是两枪的机匣外形和弹匣。97式在供弹具的位置上有一个向下凸出的接口,而95式比较平坦;97式的供弹具是直插装卸、侧面卡制的“直弯直”型铝合金弹匣,即M16标准的弹匣,而95式采用前钩后挂、转动装卸的“全弯”型塑料弹匣。
和95式一样,97式也有几种类型,分别为标准型的QBZ97式自动步枪、卡宾型的QBZ97B式短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型的QJB97式班用轻机枪,后来又增加了具有3发点射功能和空仓挂机功能的标准型自动步枪,称为QBZ97A。97A式与95式的射击精度相当, 但是后者的可靠性更高, 威力也更大。97A式基本上继承了95式良好的力学特性。所谓力学特性, 主要包括开闭锁、枪机撞击等。力学特性好带来的最显著效果就是可感后坐力更小,精度也更高。
由于弹匣的位置及使用的枪弹不同,因此97式和95式的供弹路线也是不同的。由于发射不同的弹药,这两种枪的内弹道参数不同,97式比95式的平均膛压要高出不少,为保持自动机良好的动力特性,97式在95式的基础上对导气孔的直径、位置和气室容量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枪机机头也不相同。97式比95式的抽壳力大得多,为可靠使用,在95式的基础上,对拉壳钩的相关结构,如拉壳钩轴的位置、钩齿的强度等进行了改进。此外,97式击针尖的直径及与机头击针孔径的匹配都同95式有很大的差别。
97式自动步枪的分解
① 卸弹匣
② 取枪托。先将快慢机置于保险位置,从枪托后部向右拉出机匣联结销,沿导槽向后抽下枪托(枪托由塑料机匣盖、橡胶肩托和一个可回转的杠杆式缓冲器组成),取枪托式将快慢机置于保险的目的是保证在枪托拆下时击发机卡在下机匣内,不然击发机会在复进机的作用下直接向后弹出。
③ 取下枪托后,右手抓住击发机,左手握住下机匣的下部,板动快慢机,脱离保险状态,右手向后拉动,就可抽出击发机和复进机。击发机由三部分组成:沿导轨运动的部件及与其连为一体的管子统称为击锤,前者用来撞击击针;管子里则装着击锤簧和击锤簧导杆。取下击锤簧导杆上的挡圈,这三部分也可以分解开。复进机就是一个圆柱形的弹簧,也称复进簧。
④ 捏住枪机框,直接沿机匣导轨向后,便可取出自动机。枪机框内的部件称为机头,向前轻拉机头,会感到机头在旋转,此时可以看到,机头上的一个凸起(称开闭锁带动凸起)正好对准了枪机框上留出的槽(称让位槽)。
⑤ 继续向前拉,就可以从前方抽出机头。连着枪机框的长管称为复进簧导管,它的上方由一个凸起,就是拉机柄。
⑥ 把枪竖起来,想下猛力拍打提把,使其松动,然后向后抽动一点,再提起,就可以使上护盖与枪身脱离。
⑦ 下护手通过握把后的一个联结销与枪身相连,这个联结销可以从左右两侧插入。
⑧ 拔出联结销后,手持握把下拉一点,再向前推,就可卸下护手。向下拉是因为在枪管左下方有一个扳机拉杆,钩住了下护手的扳机。上护手和下护手及机匣盖都是工程塑料件,材料是以尼龙66为基体,根据枪械性能要求研制的,在增加韧性、强度,耐低温、冷脆,提高热变形温度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较为理想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⑨ 在准星和枪管之间是导气装置:固定在枪管与准星座之间的是导气箍,它里面套着的就是气体调节器。调节器上有两个孔,一大一小。当调节器板柄处于垂直位置即“0”时,为全闭气状态,用于发射枪榴弹;旋转至导气箍右侧的位置“1”时是小孔状态,用于一般情况;旋转至导气箍左侧位置“2”时是大孔状态,用于恶劣气候及特殊环境。在战时,由于枪管极热,战士们都是用弹壳作为工具来旋转的,调节器板柄上的槽正好可以卡主弹壳的底部。把调节器板柄旋转至水平位置,即可向外拉出调节器。
⑩ 塞在导气箍后面的就是活塞和活塞簧,在取下气体调节器后,可以从前方依次将它们取出。活塞和活塞簧在枪的自动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击发后产生的火药气体进入导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压力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与自动机是靠在一起的,活塞向后运动就迫使自动机也跟着向后运动并实现机头开锁,同时赋予自动机一定的初始动量,然后自动机靠惯性完成其余过程。
最后就剩下枪身了,又前往后的部件依次为膛口装置、刺刀座、准星座、导气箍、导杆、扳机拉杆、表尺座、节套和下机匣。
表尺座上装有一个可翻转的表尺,分别是“1”、“3”“5”及一个涂有荧光粉的小凸起。前3个是机械瞄具中的觇孔表尺分划,分别用于100米、300米和500米射程时瞄准使用。涂有荧光粉的小凸起和机械瞄具准星护圈两边涂有荧光粉的两个小点,在夜间形成三个光点,共同构成本枪的简易夜瞄装置。表尺座上向前伸出的是燕尾支座,用于安装白光或微光瞄准镜。
⑪ 按下快慢机板柄,转动至大端向上的位置,就可向外拔出快慢机,然后将发射机沿机匣内槽向后拉,解脱与扳机杆的扣和,即可取出发射机。此时用手捏住扳机拉杆,就可从前抽出。
EM3516民用枪,把提把改成平顶导轨,两侧有KEY-MOD孔(但不是完全符合KEY-MOD的规格)
如图中所示,用红色标记出来的倒角就是EM3516所没有加工出来的地方,虽然勉强能装上附件,但位置会对不准,不适合装辅助瞄准装置
2015年在欧洲推出的M77民用步枪,实际上是在短枪管的97式上再稍为延长枪管的半自动型
针对加拿大市场推出的T97NSR及短枪管的T97BSN,此前的97式因为容易改成全自动而被加拿大禁售,新的T97系列据说不容易改成全自动,可以合法销售
4.7 ACP出品的魔改附件
所谓对某款枪型的魔改,其实就是通过加装战术导轨等方式,提高其战术配置,尽可能使枪械发挥出其自身最好的性能,使枪械的操作更加简单便捷。95式枪族和88式狙击步枪作为服役了十几年的枪型,期间在不断改进,也有很多厂家有针对性的为其设计了战术导轨等改装附件,这里仅以极富创造力和代表性的ACP为例。
ACP品牌的设计师为李嘉豪,其作品特点是实用性高,安装牢固可靠
燕尾槽和皮卡汀尼导轨的转换装置。不过,直接在燕尾槽上固定皮卡汀尼导轨的做法会进一步增高瞄准基线。所以后来又设计出更合理导轨座。其采用的做法是在不对枪械造成不可恢复性破坏的原则下,拆掉95/95-1式步枪带提把的上护盖,并将瞄准镜导轨座装到原来上护盖的位置。
另一套降低提把的瞄准镜导轨座,这样再安装瞄准镜就会获得一个比较舒适的射击姿势,上图是第一代,下图是第二代。
第二代导轨座可以兼容95式和95-1式自动步枪,不过在95-1上安装时比较紧。
为95-1加装的下导轨,应该是安装在在95-1式步枪为榴弹发射器预留的挂点上
李嘉豪还为88式狙击步枪设计了改装方案
早期为瞄准镜厂商提供的燕尾槽皮轨转换装置,一般随镜子附赠
88完整版改造方案,保留了机械瞄具,在机匣顶端加装长导轨,扩展性更强。将脚架从枪管下方移到护木下方,有利于保证精度。
为“26式”设计的导轨
五、88式狙击步枪
5.1 88式狙击步枪
QBU88式狙击步枪系统基本上就是85式狙击步枪的缩小、无托、改进版。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小口径进行论证,1982年又对5.8mm重弹作为重机枪、狙击步枪用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于1986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8mm重弹的射击精度及侵彻力均与53式7.62mm普通弹相当,可满足通用机枪的要求。因此,1989年正式立项对5.8mm重弹、发射药、使用该弹的通用机枪、狙击步枪及瞄准镜进行了全系统的研制。QBU88式5.8mm狙击步枪(简称88式狙击步枪)的研制历时6年,于1996年完成生产试制任务,1997年首先装备驻港部队。
88式狙击步枪采用5.8mm机枪弹(重弹),有效射程达800m,在1000m距离上可100%穿透3mm厚的A3钢板。在此距离内,其侵彻能力超过了85式7.62mm狙击步枪,精度也优于85式狙击步枪。经过各种特殊环境条件的使用试验,88式狙击步枪的故障率较低,可靠性较好。
88式狙击步枪采用无托结构,因此缩短了全枪长度,改善了机动性,同时直枪托也有利于抵肩射击时减小翻转力偶,提高射击精度。全枪由枪身组件、枪机组件、复进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枪托、上护盖和下护托、弹匣及脚架共9大部件组成。发射机的全部零件组装后,共用一个弹簧同时起到击锤,簧、阻铁簧、单发组铁簧、扳机簧的作用。发射机内还有阻铁保险、不闭锁保险,构成了多重保险功能。枪托、上护盖和下护托3大件组成全枪的外形,每件与枪身连接的插销均连接在各自的本体上,不致散落。附件装在下护托的握把内。
构成步枪整体外形的枪托、上护盖、下护托3大件均用超韧增强尼龙66注塑而成,基本色彩为黑色,总体均匀一致,外表面呈细麻点亚光面,既不发光又有好的手感;其热变形温度高(250~260℃),并且来源丰富。黑色金属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磷化技术,具有膜层薄、晶粒细,结合力强。其抗腐蚀能力比氧化高10倍以上。 枪管内膛采用换向镀铬技术,使铬层结晶均匀,提高了枪管使用性能。枪管毛坯采用调质处理,改善了加工性能,在长径比特射大的情况下,保证了内膛加工质量。对复杂的关键件如枪机组件、机匣、瞄准镜座等尺寸精度要求高,形位公差要求严的零件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对表尺觇孔采用激光或数控线切割机加工。其余尽量采用少切屑或无切屑的冲压、型锻、注塑、焊接等工艺。
部队原要求是设定提把,便于战斗中转移阵地时单手携行,但由于88式狙击步枪的质心正好是瞄准镜的位置,如果瞄准镜安置在提把上,会增加全枪高度。因此设计时确定了单手携枪的位置在瞄准镜座之前、全枪质心位置靠前一点的上下护木部位,并调整了下护托右方尺寸的大小,使握持舒适,并保证握持部位与瞄准镜之间的空间,这也是88式狙击步枪左右护木的手指槽数量不同的原因。经过征求部队意见,认为该设计可满足携枪的要求,达到了不设置提把的目的。
88式狙击步枪同时配有光学瞄准镜和机械瞄具两套瞄准装置,在使用光学瞄准镜时,机械瞄具可以翻倒,避免影响学瞄准镜瞄准。在使用机械瞄具时,需要卸下光学瞄准镜,将准星座和表尺座竖立。光学瞄准镜具有3~9倍连续可调的放大倍率,分划内装定,调整简便,瞄准镜采用燕尾座与枪结合,由旗形手柄紧定,装卸快捷,重复装定精度高,不影响准确度。机械瞄具采用觇孔式,但与其他觇孔式瞄具(照门多为圆孔)不同的是,88式狙击步枪表尺上的照门觇孔为一小方孔,它由表尺体纵向槽与表尺盘横向槽交叠而成。试验证明,照门方孔与圆孔相比,有许多优点。其一,由于表尺体有纵向槽,变换表尺射距不会造成小方孔左右瞄准误差;其二,从理论上讲,方孔比圆孔更易确定中心点,因而更能保证瞄准射击精度。机械瞄具直立时有可靠的定位,经试验长期重复扳倒与竖立,磨损量甚少,对射弹散布影响甚小。两套瞄具有相近的理想贴腮高度:机械瞄具为50mm,光学瞄准镜为51mm。由于当时我国还不具备生产先进氚光管的技术,所以88式狙击步枪的简易夜视瞄具采用的是荧光点。
88式狙击步枪在安排人机操作尺寸和位置时,根据成年人体尺寸和部标准地确定了有关参数。其中优先确定瞄准装置的位置。瞄准镜眼罩到抵肩的合适距离是190~200mm,确定为195mm;表尺照门距离抵肩为245mm;因为是无托结构,这个距离较近,宜采用觇孔,对觇孔的大小试装了1.1mm×1.1mm,1mm×1mm,0.8mm×0.8mm 3种小方孔,经部队使用试验确定优选为0.8mm×0.8mm;贴腮高度按人机环设计要求范围是50~75mm,为使用瞄准镜不致过高,使全枪质心接近枪膛轴线,最后,确定为51mm;表尺8个码的贴腮高度为50~53mm。
88式狙击步枪设有三重保险机构。阻铁保险由保险扭控制,当保险处于“保险位置”位置时,武器不能击发;不闭锁保险,即枪机未完全闭锁前,击针不能突出枪机弹底窝平面,不能实现击发,有效避免了85式狙击步枪可能发生的“早发火”事故;枪机框复进不到位保险,即枪机框复进不到位,未压下保险零件,则击锤不能解脱,武器同样不能击发。
扳机到抵肩的距离。这一距离对射手操作省力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是无托结构,握把与扳机要放在弹匣的前方,这就使得此距离过长,操作费力。为缩短此距离,使握把与扳机尽量靠近弹匣,所以采用直弹匣,以减小弹匣的总宽度;并将安装方式改成直插式,以减小装配距离。这样按照中国人的一般臂长,优化握把与扳机到抵肩的距离为365mm;并合理选择握把的形状,周长104mm,与枪膛轴线的夹角65°,使射手握持舒适省力。
人机尺寸(单位:mm)
拉机柄与保险位置的设置。一般拉机柄均设置在枪机框上,由于是无托结构,拉机柄距抵肩距离太近则操作时使不上力,根据全枪的布局,枪机组件采用短导轨长导引,枪机框以一长管伸展到前方,在导杆上作辅助引导,拉机柄设置在枪机框前端长管的右前方,拉机柄距抵肩375mm,使装填操作自然省力。保险设置在机匣后下方,左右手都能操作。
轻型两脚架可拆卸、可折叠、火线高可调。该两脚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通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有质量轻,耐腐蚀,耐磨的优点,但缺点是强度不足,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断裂。事实上根据杂志上的公开报道,在88式狙击步枪刚开始装备部队时,由于部队内没有专门的狙击训练教程,许多射手采用轻机枪的方式来使用狙击枪的两脚架,每每在依托地面射击时都习惯大力地把脚架锄进地面,结果造成许多两脚架断裂的情况(但事实上这种两脚架的强度也不高),以致于要专家在杂志上公开撰文说明两脚架的用法。
两脚架的安装在枪管上,这一位置在网上的讨论中备受到质疑,因为支承点在枪管上会对枪管振动造成干扰从而导致散布精度变差,所以现代狙击步枪大多都采用浮置式枪管,而两脚架一般也不会安装在枪管上。但据说由于88式狙击步枪本身的设计精度要求就不高,而所配用的也是普通的机枪弹,因此枪管浮与不浮其影响都不大。那么,88式狙击步枪的精度究竟如何呢?据网上的消息是说在100米距离上10发弹全数散布半径接近于普通胸环靶10环的直径。
88式狙击步枪采用三闭锁突笋的枪机,固定击针,枪机外形看起来就好像SVD/85式狙击步枪的枪机,事实上整个QBU88狙击步枪系统基本上就是85式狙击步枪的缩小、无托、改进版。88式狙击步枪的发射机构由扳机、扳机杠杆、阻铁、单发阻铁、不到位保险、发射机构支架及轴等零件组成,属单发发射机构。击锤处于待击状态时扣动扳机,拉动拉杆带动扳机杠杆,推阻铁旋转,释放击锤,击锤在击锤簧扭力的作用下,向上回转,打击击针,实现击发。击发后,枪机后坐压倒击锤(射手仍扣住扳机),击锤由单发阻铁及不到位保险共同扣住,枪机复进到位后,压下不到位保险,不到位保险与击锤解脱扣合,此时松开扳机,单发阻铁随阻铁一同回转,释放击锤,交由阻铁扣住,击锤处于待发状态,扣动扳机又可进行下一轮击发。 该发射机构与枪采用积木式设计,发射机构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便于多方案设计、改进,利于枪的整体设计,可缩短武器的研制周期,也便于各分系统的设计改进,同时也满足使用维修性要求。 为提高全枪在特殊环境条件(如浸河水、风沙等)下的工作能力,在发射机构底部设计了漏水(沙)孔。
枪机组件采用短导轨长导引设计,击针装在枪机框上,枪机框复进不到位不能击发。
发射机构示意图(待发状态)
击发后,未松扳机,单发阻铁扣住击锤状态
保险钮关闭,保险状态
保险关闭,防枪机下滑保险状态
枪机不闭锁,保险状态
88式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不算特别突出,按照规范,88式狙击步枪的出厂标准应该是比国产的国产的CQ突击步枪要略高的(不过某军代表却说验收时CQ一般都略高于88)。而且按照设计指标,88式要求比85式狙击步枪略高,这个指标是能满足的,包括出厂验收时的也是如此。然而多年来的实际使用经验中,不少单位都发现85式狙击步枪在中距离上的精度更可靠,这大概是由于5.8mm弹的重量太轻,在中距离射击时的意外弹太偏,不如85式狙击步枪稳定。在常规部队中,88式狙击步枪的装备编制与85式狙击步枪一样,也是一个连3支,分别配属在第1、4、7班里。
瞄准镜分划:垂直方向上有7个“∧”形箭标,箭标顶端为瞄准点。100m、200m合用一个瞄准点,300~800m射击距离上每100m有一个单独瞄准点。瞄准分划右侧的数据为射击距离。
在新型号的瞄准镜分划中,300~800m是逐渐向右偏移,这是考虑了因为马格努斯定理导致弹头偏流的结果
88式的10发散布作图法解析,按照验收标准,为20发作图法求解后,R50≤2.9cm且R100≤8.7cm方为合格
下面是笔者在河南某反恐处突大队拍摄的88式狙击步枪的细节图
5.2 97式狙击步枪
97式狙击步枪是88式狙击步枪的外贸型,口径改为5.56mm NATO。为了适应5.56×45mm铜壳弹,除了枪管、自动机的尺寸有所不同外,还要进行其他的改进。例如铜比钢软,因此抛壳系统的力量需要减小,又如底火较敏感而需要调整击针重量、击针头部直径和突出量等等。97式狙击步枪和88式狙击步枪的外形完全一样,难以识别,甚至弹匣外观也基本相同。但由于5.56mm弹的尺寸较小,因此97式的弹匣在口部多了几条筋,这样改变弹匣就可以让机匣完全通用,不过弹匣装枪后也会识别不出来。
下面是,《名枪》杂志上一些97式狙击步枪的资料
97式狙击步枪的分解
① — ②从97式狙击步枪上卸下光学瞄准镜和弹匣。确认弹膛内没有余弹后,将枪托后端(枪托底板前方)左侧的分解杆向枪右侧推出;
③ 向后略微拉动枪托,并抬起枪托后端,从枪上卸下枪托;、
④ 卸下枪托后,将复进簧合复进簧导杆组件向前方压缩,同时抬起其后端从枪上卸下;
⑤ 向后拉动拉机柄,解除枪机的闭锁状态,再直接向后方拉动枪机框,并抬起其后方,从枪上卸下;
⑥ 从枪左侧向枪右侧推出机匣前端前护木部位的固定销;
⑦ 握住握把,以将握把组件后端向下的方式打开并卸下握把组件;
⑧ 从枪左侧向枪右侧推出位于上护木前端部位的分解销,并拔出分解销;
⑨ 从枪管上卸下上护木;
⑩ 向后推动安装在枪管上活塞筒前方的气体调节器前面的杆,同时向左转动越90度,再从活塞筒前方取出气体调节器;
⑪ 从活塞筒上卸下气体调节器后,可从活塞筒内向前取出活塞和活塞导杆;
⑫ 转动枪机,并从枪机框内取出枪机。
⑬ 完成通常分解的97式狙击步枪,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枪托、上护木、复进簧和复进簧导杆组件、枪机框、枪机、活塞导杆簧、活塞导杆、活塞、气体调节器、枪管和机匣组件、弹匣、握把组件、两脚架。
六、05式冲锋枪
1、QCW05式微声冲锋枪
05式冲锋枪的第一次露面是2004年底在一些军事论坛上,当时有人贴出自己在某靶场试射新型武器的照片,其中就有下面这一张。在后续讨论中获知这就是国内新研制的5.8mm微声冲锋枪,已经被军方选中。大概知道其发射微声弹(亚音速弹),在150米能穿透钢盔,200米内连发射击的散布面比95式短突击步枪要小,而且采用50发容量的4排弹匣。
随后,在2005年5月10日北京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及反恐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展出了一种这种冲锋枪的5.8mm型和9mm型,其中9mm型为展出实物,与长风机械厂的螺旋弹筒冲锋枪放在一起,大量的新闻照片引起了枪迷们的注目。终于,在当月上市的第6期《兵器知识》上,正式解密了这种已经被正式命名为QCW05式的新5.8mm口径冲锋枪。
在我军现在的编制当中,步兵轻武器是以步枪和机枪为主,而冲锋枪只是特种辅助武器,是以微声武器为主要使用形式,用于侦察分队等特种部队的隐蔽作战行动中,尤其是悄悄地摸哨,或在侦察巡逻时由开路的尖兵携带。QCW05式冲锋枪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取代现装备的85式微声冲锋枪,所以尽管该枪可取下消声器发射普通弹,但主要的设计意图是先满足微声冲锋枪的特殊用途,因此对噪声指标要求较高。
参与5.8mm口径微声冲锋枪竞争的有重庆建设、重庆长风和208所共3个单位提交的样枪。对于弹容量的指标,建设和208所的方案均采用4排弹匣,而长风的方案则采用螺旋弹筒的设计。最终建设提交的样枪被定型为QCW05,而长风的样枪则改为9mm口径,外贸定型为CS/LS06。
该枪在整体结构上继承了95式步枪的无托结构,但采用了自由式枪机,惯性闭锁。枪机半包络枪管结构,使全枪质心接近握把。提把内有瞄准镜导轨,与95式步枪相同。该枪具有优良的三微性能,即“微声、微焰、微烟”,可杀伤150米内有防护的有生目标和200米内无防护的有生目标。该枪的枪机以枪管和机匣为引导,运动平稳灵活,运动件靠近枪管轴线,有效的减少了枪口上跳,因此连发射击时枪的振动小,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QCW05式微声冲锋枪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握把保险。在初样机研制过程中曾经使用平移式握把保险机构,但该机构在射击过程中机构动作不灵活,经常出现卡滞的情况,特别是在低温试验和浸河水试验等特种条件下的卡滞现象更为突出,设计人员经过论证最终改为旋转式握把保险。另外由于QCW05式微声冲锋枪采用惯性击发,因此除了发射机的保险功能外,还增设了握把保险机构。防止因跌落造成走火。
QCW05式微声冲锋枪采用可拆卸式消声碗结构的消声器,在取下消声器后也可直接使用。枪身上装有消声器锁紧机构,防止射击过程中消声器的松动。为提高消声效果,配用弹头较重初速较低的专用5.8mm亚音速弹,但必要时也可使用普通弹。在使用亚音速弹时,枪口端面噪声值为120分贝,比85微冲低了7个分贝。单发射击时枪口无烟无焰,连发时也无明显的硝烟和火焰,站在射手旁边时,几乎只能听到枪机在运动中撞击其他组件的声音。
05式冲锋枪采用直插式四排双进大容量弹匣。据说由于4排弹匣的宽度较大,加上弹匣与握把之间的距离也太近,因此射手可能会感到弹匣搁手,在用某些姿势射击时手臂会很不舒服。
1、 CS/LS2型冲锋枪
在2005年警用装备展上展出的JS 9mm冲锋枪是建设集团公司生产的试验样枪,是尚未定型的产品,准确地说是JS 9mm冲锋枪2号样枪,而在该公司宣传资料上的彩图则是JS 9mm冲锋枪1号样枪。由于未定型,因为未有正式名称,JS是暂时的称呼,是建设集团公司的缩写。
2004年4月,建设集团军品研究所针对9mm口径警用冲锋枪市场,将05式5.8mm微声冲锋枪截短后,开发研制了JS 9mm冲锋枪1号样枪。由于其主任设计师是05式微声冲锋枪的副主任设计师,所以两枪在外形和结构上也一脉相承。从外形上看,1号样枪基本上是05式5.8mm微声冲锋枪的缩短型,除了根据9mm与5.8mm口径差异所做的一些相应的修改外,外型基本没有变化,较突出的是1号样枪仍然沿用了5.8mm枪族的桥式瞄准具座。1号样枪的枪托、机匣上护盖、握把等均采用增强尼龙材料,为了方便握持,下护手和扳机护圈连为一体,形成类似小握把形状的下护手,节省了空间,但外表不够美观。
2005年1月,针对1号样枪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外市场的要求,军研所的设计人员开始了2号样枪的研制工作。2号样枪彻底抛弃95式枪族一贯采用提把式瞄具座,而在上机匣盖上设计了皮卡汀尼导轨。为了保证导轨相对于枪管的稳定性,上机匣盖改为铝合金材料,与机匣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形上,2号样枪将扳机护圈的前端面向外延伸并加粗形成下护手,作为该枪的小握把,这种修改不仅更加美观,而且便于双手握持,更为实用。
JS 9mm冲锋枪沿袭了05式冲锋枪的设计风格,采用无托结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和惯性闭锁机构。该枪没有使用05式冲锋枪的4排弹匣设计,主要因为9mm手枪弹比5.8mm手枪弹的弹径大得多,如果采用4排弹匣,弹匣尺寸偏太,造成全枪横向尺寸过大。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4排弹匣的供弹可靠性问题,虽然05式5.8mm微声冲锋枪的4排弹匣已经通过国家靶场的试验完成设计定型,但是弹匣尺寸太大会导致弹匣壁的强度出现问题,弹匣在受冲击的情况下容易变形,严重影响供弹的可靠性,如果增加弹匣壁厚度来提高强匣的强度,弹匣的重量也将大大增加。所以JS 9mm冲锋抢采用了传统的双排弧形弹匣。
JS 9mm冲锋枪设置了3套保险装置,分别是快慢机保险、握把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快慢机有3个位置,位置“1”表示单发发射,位置“2”表示连发发射,位置“0”表示保险状态。握把保险采用了旋转式握把保险机构。不到位保险主要是考虑到射击时首发装填的安全性问题而设置的,当枪机前进不到位时,不能完成击发动作。
JS 9mm冲锋枪的消声器也是采用与05式微声冲锋枪相同的消声碗原理,在测试中,05式微声冲锋枪的噪声比85式微声冲锋枪要低几个分贝,但JS 9mm冲锋枪的噪声却比85式微声冲锋枪高出大约5个分贝,消声指标尚未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设计师们仍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05式微声冲锋枪发射的是专用亚音速弹,而JS 9mm冲锋枪发射的是DAP92式9mm普通弹,初速超过音速,弹头飞行时在空气中产生激波是造成噪声过大的主要原因。
消声器与枪管之间采用细牙螺纹联接,这样联接的好处在于能更好地保证两者之间的同轴度。另外消声器在消声的同时还起到膛口制退的作用。射击时,消声器受到火药燃气前推的力,消声器会沿螺纹方向转动,因此在消声器与枪管联接处设置了消声器限位卡笋,以防止消声器转动。
JS 9mm冲锋枪的瞄准具座由于采用了皮卡汀尼导轨,因而可以加装各种光学瞄具,包括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及红外夜视瞄准镜。该枪的机械瞄具颇有意思,在100m距离上采用觇孔式照门,在150m距离上采用缺口式照门,机械瞄具上留有夜间瞄准用的氚光管孔,但至今样枪都未安装氚光管。今年年初有文章指国内尚未能生产出氚光管,目前尚不清楚国内的氚光管研制到达什么程度,将来出口时氚光瞄具是否会外包给国外的公司?
JS 9mm冲锋枪采用活动式拉机柄。拉机柄依靠上机匣盖的开口作为导引,向后拉拉机柄,推动枪机框导杆尾端,压缩复进簧到位后,释放拉机柄,枪机在复进簧作用下推弹上膛、闭锁,完成首发装填,拉机柄依靠簧力卡在上机匣盖上,不随枪机运动。这种结构与固定式拉机柄相比较有两点好处:一是避免了拉机柄随枪机运动过程中对射手造成伤害;二是减少了枪机在运动过程中,附件对其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JS 9mm冲锋枪分解结合时不需要专用工具。握把中部为空心结构,可以放置小型附件。由于目前尚在样枪试制阶段,因此该样枪的塑料件都是采用机械加工而成,所以表面质量较差。如果设计定型且获得订单的话,就可以开模进行批量生产,这样表面质量会有很大改善。
另外一个奇怪的地方是,05式冲锋枪的快慢机在枪身左侧,右手拇指能方便地操作,而JS 9mm冲锋枪却是在枪身右侧,这样操作起来就不够方便。如果是针对出口市场的话,建议左右两侧都应该有快慢机。另外一个建议是增大扳机护圈,采用类似95式自动步枪或俄罗斯的PP-2000那样的设计,使扳机护圈兼作前握把时握持更牢固。
JS 9mm冲锋枪最后通过了外贸定型,命名为CS/LS2型冲锋枪。目前已经被部分地区的特警队所装备,例如上海市的武警特勤。
七、1x式步霰合一单兵系统
最近国内山寨OICW的图片和研发时的资料频频在网上泄露出来,虽然网上谣传这就是05式战略步枪,但其实05式战略步枪是猜错了。所谓的“05式步枪”只是非常传统的5.8口径自动步枪,只是特殊用途(不是特种用途),没有特殊功能,至于“战略步枪”也只是众网友调侃出来的称号。而这种山寨OICW定型是不可能叫0X的,只能叫1X,这是一种“步榴霰合一”的综合单兵系统。
其实山寨OICW已经不是第一次曝光了,至少在2006年的时候就出现了这张图。据说这是供论证研究用的木制示范模型。
然后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又出现了这张图。有说是早期的原型枪,也有说仍然是个示范模型。
接着在2009年乌鲁木齐举办的警用装备展上,有人发现了这一组称为“单兵综合作战系统”的宣传图片。
再然后在CCTV7的节目上偶然会出现一、两个画面,但对于该枪,一直没有正式的官方说法,所以网民也只能进行各种推测,以及各种谣传,其中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最近就有人通过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弹道学报》里刊登的文章,寻找与1X式单兵系统的有关资料,比如至少在05年就已经开始论证研究编程引信的榴霰弹。
其实步榴霰合一项目不只一种样枪,不同外形的图片,有些是属于不同阶段的样枪及定型枪发生的变化,有些则是不同项目组的样枪。例如09年在乌市警展上展出的图片,据说就是竞争失败的项目组把他们的样品图片拿出来看看有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买家。
1X式单兵系统之所以称为“步榴霰合一”,是因为它不只是像OICW那样由小口径自动步枪和小口径高初速榴弹武器组成,其榴弹武器除了发射编程引信的空炸榴弹外,也能发射另一种编程引信的榴霰弹。这种榴霰弹其实就是把已经成熟的35mm高炮的AHEAD弹缩小成20mm口径,其使用方式和空炸榴弹一样,通过武器上的火控系统设定引爆距离后,把含有弹丸和二次发射药的弹托发射出去,飞到设定的距离时,二次发射药点燃,扇面喷射出许多弹丸。
目前的1X式单兵系统最意想不到的是它的榴弹部分竟然是手动装填的单发武器。
根据各种资料推测,最初的原型样机和OICW一样是采用枪管长后座原理的,至少在09年的时候还是半自动。但大概在2011年左右就变成非自动武器,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我个人猜测应该是技术上达不到要求,比如可能是重量不达标,或者是自动机后坐距离过长影响了武器尺寸从而影响人机工效吧。不过即使是手动装填,但此时仍然是通过可拆卸的5发弹匣供弹。此时的全枪长为930mm,武器重(不含弹药)为4.27kg。
为什么最终定型时会把弹匣取消?据称是根据部队意见,改成单发结构后既减轻了全枪重量,又提高了可靠性和人机功效,还方便选择不同弹种适应战场需求。
根据资料,20mm高速榴弹重85克,枪管长435mm,最大膛压119兆帕,初速219m/s,打击800米目标弹道高29.46米,射角7.02度,杀伤半径约7.7米。这样的弹道性能和OICW和XM25很是接近了。在仿真研究中,20mm编程引信的杀伤效率是极高。但XM25虽然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很好,可XM25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实战测试时,有些美军士兵对其杀伤效果仍然有质疑。虽然编程引信榴弹的设计是在目标掩体的后方爆炸,使目标暴露于破片中,但25mm战斗部的破片数量小、尺寸小、初速低,致死杀伤范围也比不上40mm榴弹的战斗部。根据阿富汗的实战经验,高速、弹道低伸的XM25的效率比弹道弯曲的40mm低速榴弹要高得多,而且射程也要远得多,但即使这样,也是要向目标连打几发来确保彻底消灭目标。
而1X式单兵系统的高速榴弹也只有20mm,这样的战斗部会比XM25的更小。取消了弹匣,在向目标补射或射击多处目标时,射速会低很多。我只能怀疑参试的士兵是根据5公里越野得出“太重”的意见。虽说1X式单兵系统也有几支带到亚丁湾参与护航任务,但除非真的用来射击过海盗的快艇,否则只靠射击一堆木制靶板代表的集群目标,是不能准确表现出20mm榴弹的毁伤效果的。
至于方便更换弹种的问题,既然都已经从半自动改成手动装填,其实也可以设计成类似于恩菲尔德步枪的弹匣隔断器,必要时直接通过抛壳口装填。编程引信榴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打击躲起来的目标,而编程引信的榴霰弹适合打击暴露的目标。在战场上,躲在掩体后的目标占了大多数。所以在单兵武器上使用这种榴霰弹虽然是“世界领先”,但却不是这种武器的主要用途。
1X式单兵系统其实就是受OICW的影响而研制的,不过美国现在也是卡在轻型化小型化上了,特别是对20mm战斗部没有信心,而把榴弹部分口径扩大到25mm后,重量再度增加,所以最后才把榴弹部分独立出来,研制了XM25。另外,OICW是陆地勇士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而OICW火控系统除了弹道计算和编程引信外,还有目标跟踪、战场信息收集等功能,并通过陆地勇士系统的通讯模块实现单兵之间处理和分享这些信息,所以OICW并不只是一件点面结合武器那么简单。由于陆地勇士计划放缓,因此OICW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而1X式单兵系统的火控系统除了弹道计算和编程引信外,还有没有其他功能呢?还是仅仅只是一件武器呢?(据说是有的)
不过从技术储备的角度说,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积累。不过无论现阶段还是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1X式单兵系统是不会大批量装备的,更谈不上“淘汰95” (某些网媒的评论如是说)”。
网友曝光的整体枪箱,据说这一支就是南海舰队试用的,它的火控系统是通过机匣顶部的导轨安装,也可以更换成普通的瞄准装置
八、18.4毫米无托防暴枪
该枪并未大规模列装我国军警单位,介绍它只是因为它长得太像95式步枪了,对于那些对国产轻武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们来说,很容易将其与95式步枪混淆。防暴枪是国内的称呼,其实就是霰弹枪。
18.4毫米无托型半自动防暴枪由辽宁宽甸猎枪厂于2006年开始研制,2010年10月通过鉴定。该枪采用独创的能量调节机构木系更换机构即可实现发射杀伤弹与非致命弹。其采用导气式原理,无托结构设计,外形和操作方式与95式自动步枪相似,便于训练。该枪采用钢制弹匣供弹,弹容量5发,其托弹板兼具空仓挂机功能。其枪管下发还可加挂35mm/38mm防暴弹发射器,能有效提高该枪对集群目标的打击能力。
18.4mm致命/非致命半自动防暴枪主要诸元 |
|
全枪长 |
790mm |
全枪质量(含空弹匣) |
3.5Kg |
发射方式 |
单发 |
使用寿命 |
≥3000发 |
配用弹种 |
18.4mm系列弹 |
弹匣容弹量 |
5发 |
该枪枪管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坚固耐用,使用安全性好。机匣采用硬质铝合金制造,机匣前端通过节套与枪管相连,其下方后部设有弹匣口。机匣内部设有滑动导轨,用于导引枪机框和平移式击锤的往复运动。机匣后端设有杠杆式缓冲器,枪机框和击锤后坐到位时,撞击机匣后端的杠杆式缓冲器,通过该缓冲器吸收后坐能量,起到减轻后坐力的作用。
该枪采用枪机回转闭锁方式机头上设有3个闭锁凸笋,与枪管尾端的闭锁槽配合实现可靠闭锁。击发机组件由击锤簧、击锤簧导杆、复进簧座等部件组成,击锤簧导杆下方连接有平移式击锤。发射机组件安装在发射机座内部,由保险、阻铁、单发阻铁及扳机等部件组成。当弹匣内的枪弹发射完后,弹匣上的托弹板上升至最高位置,其一侧的突起将后坐到位的枪机阻于后方位置,从而呈空仓挂机状态,提示射手更换弹匣。
该枪的握把,护手及枪托均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枪托前部兼作机匣盖,内置杠杆式缓冲机构。枪托后端用两个螺钉与软橡胶制作的枪托底板连接,上护手设有提把,拉机柄位于提把中。
该防暴枪设有多处附件接口,可根据实战需要加装不同附件。如提把上可加装光学瞄准镜,准星座部位也设有附件接口。该接口其实是一个杆状零件,由螺帽固定在准星座上,其尾端左右两侧有两条短导轨,可分别加装激光指示器及战术强光灯。枪管下方还可加挂35mm/38mm滑膛或线膛防爆弹发射器。
18.4mm致命/非致命半自动防暴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量大小可调节,该枪也因此既可发射杀伤弹,又可发射非致命防爆弹。气体调节器在自动武器设计中十分常见,其通过调节导气系统的火药燃气流量达到调节射速的作用。而该枪采用气体调节器是为了通过调节导气系统的火药燃气流量,实现杀伤弹、防爆弹的射击自动循环。该枪导气系统的调节塞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导气槽,并采用比其他武器活塞截面积大得多的活塞。发射膛压非致命防爆弹时,将气体调节器调到大导气槽,可以使足够多的火药燃气作用于活塞,使短行程活塞获得足够的能量驱动枪机后坐到位,达到半自动装填、发射的目的;发射高膛压杀伤弹时使用小导气槽,限制火药燃气进入导气系统的流量,使发射不同弹种时后坐动能基本一致,自动机后坐到位速度一致,从而使武器可靠性得到保证。
经测试,该枪在发射杀伤弹时,在50米距离上可击穿25毫米厚松木板,100迷距离可击穿单张胶合板;发射非致命橡皮防暴霰弹时,在10米距离不能击穿25毫米厚松木靶板,在50米能击穿0.1毫米厚牛皮纸;发射非致命的催泪弹时,在40米距离能击穿普通门窗玻璃,20米距离能击穿汽车玻璃,释放催泪剂,达到有效驱散聚集人群的目的。
下面是其最新的魔改外贸型号
参考文献
[1] 刘铭. 中国小口径步枪诞生内幕.《轻兵器》2004年第2期
[2]范伟,王岐朋.另辟蹊径——DBP87式5.8mm普通弹独占鳌头. 《轻兵器》2001年9期
[3] 龚予觉,李茂枝. 无托枪(WTC)结构研究.《轻兵器》1985年第5期
[4] 马式曾. 难忘艰辛——中国小口径探索揭秘.《轻兵器》2008年11月上
[5]博然,刘清.从当前战争再看中国95式枪族.《少年科学画报·名枪》2007年4月下
[6] 李树林. 国产5.8毫米班用枪族刺刀. 《兵器知识》1997年第8期
[7] 崔振荣. 新5.8mm枪族白光瞄准镜. 《轻兵器》1998第3期
[8] 惠毅. 新5.8mm班用枪族微光瞄准镜. 《轻兵器》1997年5期
[9]胡德利,张克勇,胡伟宸 . 95式步枪常见故障攻略 . 《兵器知识》2013年第4期
[10] 曾振宇,袁炜. 中国QBB95式5.8mm班用机枪大展台. 《轻兵器》2004年第11期
[11] 杨圆方. 95式步枪的“炼金石”5.8毫米空包弹. 《兵器知识》2004年9期
[12] 三土,明光. 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我国轻武器发展的影响. 《兵器》2012年第9期
[13]朵英贤.枪族日月几番新.《轻兵器》,1997年第6期
[14]CCTV7《军事纪实》20160510远征前夕——征战澳洲的枪手
[15] JMDC,崔卫东,张志军. 国产95-1式自动步枪体验及探讨. 《名枪》第33卷(征虏卷)
[16] 严晓峰. 中国97式5.56毫米自动步枪写真. 《兵器知识》2000年第4期
[17] 中国QBU88式狙击步枪专题. 《轻兵器》2015年1月上
[18]中国95-1式5.8mm枪族专题. 《轻兵器》2011年12月上
[19] 中国95-1式5.8mm枪族专题. 《轻兵器》2011年12月下
[20]Dboy.95式枪族、97式枪族、95-1式枪族、1X式单兵系统、QCW05式冲锋枪、CS/LS2式冲锋枪、QBU88式狙击步枪.枪炮世界网国产枪械专辑 http://www.firearmsworld.net/china/index.htm
[21]卫慕.国产86S式无托自动步枪. 《名枪》第28卷
[22]王鹏,刘东峰. 5.8毫米枪弹之多少. 《兵器知识》2016年第5期
[23]朵英贤,何懿. 朵英贤院士访谈. 《兵器知识》2016年第2期
[24]黄俊,袁炜.国产新型JS 9mm冲锋枪初窥.《轻兵器》2005年第6期下
[25]陈发权,张磊,刘强.05式5.8毫米微声冲锋枪.《兵器知识》2005年第6期
- 下一篇: 山河入我梦 — 天石鸭嘴兽睡袋简评
- 上一篇: 谁说卫衣不能战术——龙牙首款战术卫衣
- 你也要勒到胸口哟——Magforce眼镜蛇专业版腰带
- 发布于 09月18日
- 为什么要买正品——Fidlock磁力插扣正品与仿品对比
- 发布于 03月01日
- FUTURO护多乐髌骨束带测评
- 发布于 01月13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