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杖户外装备测评 MBC M130登山杖测评 分享

 GearKr  评论已关闭  4333

M130是加拿大资深产品设计师YVON BLANCHET设计,是M120的孪生兄弟,属于入门级碳纤维登山杖,适用于普通爬山。
测评人信息
磨房ID:小空空
年龄:29
性别:男
身高:168CM
体重:54KG
户外经历:开始户外活动应该2009年东莞50KM开始,之后较多的是在深圳附近爬爬梧桐,福永凤凰山穿越,平时也骑骑自行车,同时参加些周边城市大型活动,深圳周边城市的山野活动屈指可数。
一、 外观、质量等描述
1、收到快递的第一时间便打开了被纸箱皮包着的登山杖,抽出登山杖,整个杖用一个透明的长条塑料袋包着,内有蓝色主杖一根,泥托一个,标签一张、中文说明书一份,合格证一张。
从合格证可以看到此杖是通过了GS公司的安全认证的。说明书中英文双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说明此杖的安装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修范围。合格证上标明了品名、型号、材质、设计师、建义零售价:¥248.00元、产地、公司名称、厂址、电话等信息,嗯,看来不是三无产品。
小结:这样的包装还是比较简单的。对我来说简单就好,我要的是杖而不是包装,请不要把包装的成本也算在我的头上。

 

2、此杖标称50%的碳纤维,打的就是轻的旗号。对于之前一直用铝合金登山杖的我来说,第一次拿在手上的感觉就是轻,后来便爱不释手(难道是捡了个便宜的原因)。因收到杖的第三天便是百公里,在短时间里手头无合适的工具可以测量杖的重量和长度,长度和重量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所测,重量还因在百公里时丢了杖尖套而没有加进去。,以下为实测结果:
展开长度:141CM(官网宣传:135CM-66CM)
收紧长度:64.5CM(官网宣传:135CM-66CM)
重量:221.82G(官网宣传:203克)

小结:实际重量和长度和MBC公司描述的还是有差异的,我个人表示可以接受。此杖主打的产品特点便是轻,拿在手上的感觉还是很对得起碳纤维这个名称的,虽然不能说如若无物,但用过了铝合金登山杖的手再拿此杖还是会有较大的感觉。在山野活动中能少一克便是一克的情况下,能少一二百克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诱惑。

 

 

3 、M130为三节杖,第一节杖杆直径为:17.8MM,长度为:54CM,杖头是一个塑胶杖头和织带,及软木手柄、EVA。蓝黑相间的杖体有MBC公司名称、杖的型号、公司网址及注明材料。第二节为黑色杖杆,直径为:15.34MM,长度为:51.5CM,杖头为锁紧装置,表面有每格5CM的长度刻度。第三节为头大尾小的圆锥形杖杆,杖杆最大部分直径为:12.30MM ,最小部分直径为:9.14MM,长度为:51CM,同样头部为锁紧装置和每格5CM的长度刻度,尾部为据说为钨钢合金的杖尖。

 


拿到登山杖的这一天下午我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把玩这登山杖的,或展开或收缩,或轻轻抚摸,当我抚摸第一节的塑胶杖头时有一点明显的刮手感觉,仔细一看原来是进胶口还有一点批锋没有刮干净(请原谅我在公司没有相机也不便拿出相机这么高调地拍出来),顺便也发现了塑胶杖头上有明显的缩水。如果我手里拿的45元一根的登山杖,对些这些瑕疵我一点也不感觉奇怪,甚至觉得正常,但我手里抓住的明明是一根248元的碳纤维登山杖,此杖一下就在我心中打了个折扣。虽然在后来这批锋不知道怎么轻轻一碰掉哪里去了,但那缩水却永远在那里。对于缩水,做模具注塑行业的人就知道这么大一个塑胶头有这么点缩水在所难免,但有批锋却是实在不应该。

     M130的腕带一直是我赞不绝口的,红色的织带采用了无缝编织,无缝意味着不会在接合部分有突出的织带硌我们的手腕,至于是不是双色对我来说神马都是浮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双色确实也美观了不少,总比一种颜色丰富。这织带应该是PP的,但绝不是尼龙的,不然不会这么软这么柔,而托住我们手腕的地方的织带又比其他方宽的,从而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使用时不至硌手,我试了下挺舒服的。腕带的收紧装置挺简单和实用,应该类似于背包上的插扣的原理,要收紧只要将织带露出一端拉一下即可

M130的手柄部分由二部分组成,天然原木和高弹EVA。原木和EVA用稍微大一点的力一握便感觉到有点软,它们又很顺畅地连接在一起,摸起来不会感觉到有明显的结合线,同时手柄的设计采用了人机工程学,当我们握着手柄时感觉很自然,不会感觉到不适,同样和硬梆梆的塑料手柄来说,原木和EVA的手柄真是舒服多了

 

 

说真的要测试一下杖杆的材质是不是真的是50%的碳纤维,我还真没有办法,总不能像嚼黄瓜一样咬下一截来试试吧,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前提下我只好认为他就是碳纤维的,因为我没有证据证明它不是。
小结:总体设计还是不错的,轻和舒适度都做的不错,特别是腕带,又软又轻,又舒服。但有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还须改进,除非你的杖只要45元。

4、关于锁紧装置
      说到锁紧装置我就想起了我的前一根登山杖。我的前一根登山杖元旦还用它上了船底顶,可是从船底顶下来再也拧不动了,收不回去,一直放在那里。至到过年后我准备扔掉之前终于用尽包括又不限于踢、砸、摔的方法把它拧开了,原来里面的螺杆生锈了。所以我很害怕这根登山杖用的也是铁的螺杆。
官网介绍此杖是三超锁紧系统,这个是什么神马,还望大家指教一下。其实拧下杖杆,就会发现其实锁紧机构就和膨胀螺丝一个原理。为了测试一下此锁紧机构的零件是否为铁,我用磁铁靠近杖杆,磁铁一下就被前面的止滑螺丝吸住了。看来最前端的止滑螺丝是铁做的,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锈。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了螺杆和用来起膨胀作用的圆锥形螺母,并无和磁铁相吸的现象,可以肯定不是用铁做的,但也不是某些网站上所说的铜材料,通过观察可能是铝合金做的。同时发现此杖并没有一般登山杖有的弹簧减震系统,据官网介绍此杖据有碳纤维弹性避震,此功能将在后续实际使用中测试。
小结:锁紧机构还是用旋扭装置,多数人反映此机构有问题,但均是发生在较低端的登山杖上,此杖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只能在以后实际使用中观察和测试。用铝合金代替铁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4. 实地测评和体验(真实环境下的表现,几张照片可以更好让人感受实地的环境)
        一、2011年百公里
       测评地点:深圳 城市
       地点描述:城市范围内和绿道的徒步行走,大部为铺设了地砖或水泥的人行道、沥青绿道(没走二线关) 。测试前时间为一天一夜。
       为了更好地测试此登山杖,在百公里徒步(以下简称百公里)时在一定的时间里用了其它三根登山杖做对比。其它登山杖的价格在25元至100元左右。材质为铝合金。
1、 百公里一开始时就用了二根登山杖,其中一根为M130。一般为左手用M130,右手用其它登山杖。一开始拿在手中的感觉就不一样,明显地能感觉到M130较轻,织带部分较柔软,另外一支轻重,织带较粗糙。再查看其它登山杖的织带材质均为尼龙,一根织带是打结的,一根则用织带扣,另外一根织带较软,但竟无法调节长短。可以知道这三根登山杖的织带是用来装饰的。
       M130靠的是材质本身的弹性避震,以及软木和高弹EVA吸震,其它登山杖则是在锁紧装置部分加上弹簧避震。在百公里行走时,M130并没有明显的弹性,而其它登山杖则有明显的弹性。在行走了一个小时到二个小时之间,拿其它登山杖的右手虎口已经有一点酸涨感,手腕则稍有痛疼感受,而拿M130的左手则没有此现象。在随后的行程中左手都是拿M130,左手至到全程结束也没有发生此类现象。(当然中间有休息过,凌晨还休息了几个小时)。

 




 

大约在第二天中午行走到黄金海岸那个铺有地砖的人行道时,登山杖卡在了二个地砖缝里,我只能突然停住,并后退一步才拔出来了。原来是杖尖套丢了。在以后的徒步过程中,有好几次登山杖的尖头都卡在砖缝中,致使行动受阻,造成不便。回想安装杖尖套时,杖尖套和杖尖是过盈配合,须用力将杖尖套摁进杖尖里,橡胶材料的杖尖套将杖尖卡紧,但并没有一个倒扣防止杖尖套松脱。此装配方式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或高强度的使用过程中,杖尖套很容易松脱,希望厂家将此装配方式改良,使杖尖套不致于这么轻易地松脱。
       百公里完成后又发现号称为钨钢合金的杖尖也缺了一个小角,可能连续在水泥路上磕碰导致。

 

 二、天露山-曹田村穿越
        测评地点:粤西山野
地点描述:主要在山野环境使用,全程基本是土路、草地,偶尔有碎石路。第一天为晴转阴天,气温23度左右,第二天为大雾天气,能见度5米以内,气温在十七八度左右。
在M130说明书的“温馨提示” “本产品采用最新的超强双向锁紧系统,可轻松锁紧,切忌过度用力,损害管壁!”下,上山故意只是将登山杖轻扭了几下,扭到稍稍感觉有点紧就松手。但在第一天的活动中有三次发现第三段登山杖有松动的迹象,稍稍用力扭紧又好了。原来“温馨提示”只是提醒我们的是“切忌过度用力”,而是仍然需要用稍大的力扭紧。扭紧了的登山杖在第二天的活动中再也没有发生脱落的现象。无杖尖套的登山杖很好的帮助了我下山时防止滑倒并减轻了下山过程中对膝盖的冲击,也不会有因下时冲击力在而轻易弯曲的现象,在整个活动对其避震性能感觉还可以,不会因力量反弹而感觉手痛或酸。

 第二天回来以后,本来黄灿灿的软木手柄已经变黑色了,软木手柄和织带很不耐脏,而杖杆本身也几处磕碰。

 


    总结:M130采用碳纤维为材料,人体工程学设计,在重量、舒适度上优势明显,作为一款入门结登山杖在如百公里强度的徒步和普通的山野活动中还是表现不俗,但在细节上希望有所改进,对于价格本人更希望它处于150元左右的价位。

 

 

 

 本帖转自 磨房ID:小空空

 

本文转载自 乐游去吧 ,作品版权归属作者及所属媒体所有。如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