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附赠的机器支架与底座,支架可以直接固定到S51的1/4螺纹接口上。而底座可以固定在3M贴和头盔支架上,支架由橡胶锁扣固定可锁紧非常牢固。 这个是背夹,可夹在任何组织带上,例如头灯带、背包肩、背包胸带甚至衣服上。夹取都非常便捷,方便各个视角的拍摄。
这个是头盔绑带,双锁扣设计增加了其稳定性。这个绑带专为三防外壳设计,可直接与外壳支架锁紧非常牢固。除了头盔也可固定在背包肩带上,这样一来即使是在恶劣环境中行进也能进行拍摄。
这个是管夹,不仅可以固定在自行车上骑行时拍摄还能够固定在登山杖上稳定拍摄。 三防外壳是重点介绍对象,S51的三防外壳后盖是可拆换的,可选择接入或不接入显示器。当使用头盔、肩带或者是固定在车外拍摄看不到显示器时可不连接显示器节约电能。上方外壳上只有三个可控按键分别是拍摄按键、拍照按键以及停止按键。在极端环境下需要使用三防外壳时,只要设置好及其参数打开电源这三个按键基本能完成各种拍摄。打开电源后如果3分钟内没有任何输入动作S51会自动关机,需要使用时按下拍摄按钮S51便会再次开启可以说操作非常简单。三防外壳由后盖上的白色胶圈密封,塑料锁扣扣紧后会非常紧使得S51与壳外环境完全隔离。外壳上还提供了克更换的防水盖,便于摄像过程中声音的摄入。三防外壳算是非常结实,在登山实测过程中由于手滑S51曾在小雨环境滚下大约5米高的将近80度的陡坡依旧安然无恙,机器没损坏外壳也没进水。
上面是带显示器与不带显示器时S51安装防水外壳的对比图,区别不大只是厚度和重量上稍有变化。
除了以上介绍的那些配件以外S51还有更多丰富的配件可以选购,基本可以满足一切拍摄环境的使用。
3.wifi连接、G—sensor以及低照度拍摄功能的使用;
S51机身内置Wi-Fi,可连接智能手机和电脑、远程操控运动摄像机,并进行远程下载、远程视频上传分享、远程视频剪辑等操作。连接wifi首先需要讲S51上的wifi推键打开,等待蓝色的wifi指示灯亮了以及个屏幕均有wifi标志时就标志着S51已经进入了wifi连接的状态可以开始与手机进行连接了。实测过程中S51开启wifi的速度非常慢,打开wifi推键后还需要将近40秒的时间才能进入wifi连接状态。将近40秒的延迟不知是系统问题难攻克还是程序的设置出了问题了,还需要官方产品经理来解答了。如上图在wifi连接开启后就可以打开手机连接WLAN中AEE Magican信号,然后找到从google play下载的S51的app sport DV便可开始正式与手机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便可直接进入拍摄界面。
在拍摄界面上已经覆盖了S51上的所有功能键,各键分布合理一目了然,这样手机就能完全控制S51的远程拍摄了。在各种不能接触机器的情况下,APP能发挥的远程控制功能就非常有用了。
在拍摄界面按下回放键就能进入文件查看器了,可将S51上的所有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文件通过wifi快速下载到手机上进行时时分享、编辑或者删除。
当如果使用物理按键控制S51时手机APP控制将会被中断,这样又需要重新连接非常麻烦。如果在极端条件下远程控制拍摄,有物体碰到了三防外壳的物理按键的话app控制将会中断使得从新连接变得非常反锁。建议在升级产品中添加双终端控制模式和按键锁,这样就能满足更加多的拍摄环境,也给拍摄者更多的控制选择方式,也更加的人性化。
G—sensor功能使用
G-sensor中文是重力传感器的意思(英文全称是Gravity-sensor),它能够感知到加速力的变化,加速力就是当物体在加速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比如晃动、跌落、上升、下降等各种移动变化都能被G-sensor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微处理器的计算分析后,就能够开启拍摄模式,与此同时如果在3分钟之内S51感知不到加速力的变化S51便会停止拍摄进入待机状态节约电量。
下面这个夜间骑车视频是开启G-sensor后拍摄的,开启电源后并未按下拍摄键只开启了 G-sensor功能键,当运动时便开始自动拍摄。
下面这个视频也开启了G-sensor,稍稍晃动就自动开始拍摄等待3分钟没反应后便自动停止进入待机状态。
超低照度拍摄功能的使用
顾名思义,低照度摄像机是指在较低光照度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摄取清晰图像的摄像机。这部分功能的测试参考上面第一个夜间骑行的视频。视频刚开始光照条件很好亮度充足视频画面还算比较纯净和清晰的,但到4分08秒以后车子骑入无路灯一侧时可明显观察到右边无路灯的弱光区域影像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景物。而且并不是个例,车子在4分08秒以后经过了多个右侧无路灯路段都是如此。由此可见超低照度拍摄功能并未给S51 在弱光环境中拍摄提供任何的优势。
4.室内防水测试
家里的鱼缸把机器打开放进去泡了将近一个小时,拿出来擦干外部水滴后打开三防外壳内部依旧干燥没进一滴水。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