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使用不同持握方式的上跳对比分析

 multifuck  评论已关闭  12591

d8cc578ajw1eh6h6922fcj20z10z8dmg

打过枪的人都知道,手枪是最难上手也是最难打好的一种武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手枪瞄准基线太短,如果准星照门的平正关系有一点偏差就有可能脱靶,而手枪的速射更是考验射手的肌肉记忆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手枪的持握方式也可谓是多种多样,今天所做的对比测试主要是针对于手部握法的分析,所有测试均采用三角式据枪方式,双臂完全打直埋头射击,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还有个人水平有限,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

首先测试的是传统的手枪持握方式,也是目前在全世界有不少军警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持握方式,也是我国军警单位普遍采用的持握方式

Maintaining marksmanship: Force Recon Marines fire away

 

598572_398222786970581_2116592331_n

正常握法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使用此种持握方式时击发前到击发后最高点的高度差是8.5CM,射击的感觉是虽然上跳较大,但是没有左右偏转,因为此种持握方式需要将双手拇指向右用力,右手手掌向左用力,形成合力,可以极大程度抵消手枪的侧跳。

================================================

下面我们测试的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持握方式,也就是将弱手拇指贴于套筒座(在这里不探讨弱受食指放置的位置对于枪械上跳的影响)

746884023_Jrwkz-L

流行握法

测试的结果比较明显,上跳6.5CM, 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贴于套筒座的拇指会在枪口上跳时滑脱,从而发生难以控制的侧跳,原因在于92手枪枪管轴线与虎口的距离较高,上跳远大于GLOCK等枪械,操控的感觉类似于.40的1911,所以目前来看此种持握方式并不适用于92手枪。

=================================================

接下来是曾经流行一时的顶拉式,从原理上来说是极好的,但是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

tactical-turtle-stance

顶拉式 

测试结果似乎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好,我个人的分析是首先92的扳机护圈虽然有防滑纹但是弧度设计不合理,并不可以十分牢靠的拉住扳机护圈,在上跳时手指会脱离护圈,从而影响了控枪效果,目前来看,此种持握方式也并不适合92手枪。

====================================================

几种持握方式分析完了,但是测试还没有结束,要知道手枪的难在于它的射击理论复杂,持握方式多种多样,很多东西光看图片和视频是很难发现的,比如说虎口位置,如果没打过手枪的人去拿,肯定是随手一抓,而有经验的射手抓握手枪一定是将虎口尽量与套筒座贴死,尽量靠近枪管轴线,这样上跳才会更小

D1e.3

800px-MEU-SOC-pistol-1

这两个图片就看出区别了吧!不过这不是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测试时所有姿势都是建立在虎口位置正确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下面我们就手枪射击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用力方式——推拉力,进行一下对比测试

上面三种持握方式中统一使用的无前推后拉的用力方式,可以看出主流握法上跳最小,是6.5CM,那下面就用主流握法测试一下

 5050 

这个是采用了后拉40%力前推60%力,可以看到,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甚至比无前推后拉效果更差

4060 

这个是采用了后拉50%力前推50%力,上跳为6CM,比4060减少了1CM,在实际感觉中唯一明显的区别是贴套筒座的拇指不会滑落了(按这种情况来看的话5050力量分配加上顶拉式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可惜并没有测试),可以更好的控制枪的侧跳和左右摆动,而且枪口回位更快

5050防滑贴

这个是所有测试中效果最好的结果,5.5CM的上跳,使用的推拉力是50比50,并且在枪身粘贴了防滑贴,可以说和和传统的持握来比是一个质的飞跃。

JERRY

这次拍摄的分析视频创意来自于JERRY MICULET的视频,最后也将JERRY的上跳进行了对比,大概在3.8CM左右,并且肌肉记忆和手指爆发力已经达到了超神级别,不愧是世界冠军!其水平另人难以企及!

当然话又说回来,装备只是辅助,人才是关键,我相信国内有很多高手不贴防滑贴一样可以打出这个上跳甚至更好,也会有像JERRY一样的高手用最传统的握法打出4CM以内的上跳,所以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哪个姿势是最好的,而是在同样的训练水平下哪种持握方式可以相对的减少上跳,仅仅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由于准备的十分仓促,并没有将各个姿势使用不同推拉比都进行测试,也没有每种打三次取平均值,所以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但是结论还是经得住推敲和反复测试的,毕竟亲身感受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欢迎各位高手提出不同意见,请各位多多指点!

标签: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