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画刊:中越边境的秘密战争

 讲武堂画刊  2  8754

11626666_980x1200_0

日前,丁晓兵被晋升为武警少将。而他原中越边境战争时期第二侦察大队捕俘英雄的身份也被反复提及,这勾起了许多人对神秘的对越秘密侦察轮战的记忆。

11626667_980x1200_0

1979年中越战争后,越军陆续占领老山、者阴山等地,驱逐当地中国民众,修建防御工事,并不断炮击中国境内。1984年4月,昆明军区14军对越方发起进攻,至5月中旬收复主要阵地。6月,越军发动反攻,两军进入旷日持久的拉锯阶段。图为1984年5月,进攻八里河东山阵地的解放军部队。

11626668_980x1200_0

早在越南战争中,北越的特工部队就曾令美军深感棘手。随着中越主力进入相持阶段,越军特工的价值就显得更加突出。这些小股精锐部队频繁穿越战线,对解放军展开侦察、摸哨、破坏等袭扰,成为解放军的心腹大患。

11626669_980x1200_0

1984年7月,越军一支特工部队潜入中国境内,突袭并破坏了当时解放军最先进的进口“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此事惊动军委,邓小平表示:他们的特工可以进来,我们的为什么就不能过去?这番话催生了解放军历时5年的对越秘密侦察轮战。

11626670_980x1200_0

在最高层直接过问下,各军迅速抽调兵力组建侦察大队,首批5支大队7月下旬即已部署战区。整个中越边境战争期间,解放军先后有5批15支侦察大队参战。需要注意的是,侦察大队的参战顺序与各军区参加两山轮战的顺序并不一致。图为第1侦察大队在国境地区观察地形。

11626671_980x1200_0

图为准备越境侦察的第1侦察大队,由武汉军区第20军组建。参加中越边境战事前,解放军侦察兵已多年未参加过大行动;相比下越军才结束与美军的较量没多久,解放军至少在实战经验上处下风。不过从装备看,上级对侦察大队参战非常重视:侦察兵配备了微声武器,还有试验中的迷彩服。

11626672_980x1200_0

前线指挥部对侦察部队的后勤保障还是比较到位的,侦察兵获得了各种装备物资的优先供应权。这张13侦察大队野餐的照片中,战士们吃的是当时还较少见的软包侦察兵口粮,比当时主流的铁皮罐头更便于携带。

11626673_980x1200_0

侦察大队被赋予的主要使命是侦察捕俘,查明情况;巡逻警戒,防越军袭扰,保证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翼侧安全。图为第2侦察大队一支小分队某次任务前合影,中间队员的黑衣打扮是为侦察而穿的越南常见装束。当年丁晓兵就在这支大队中担任捕俘手。

11626674_980x1200_0

化妆侦察队员藏武器用的竹篓。与人种差异明显的美军不同,中越两国同为亚洲人种给伪装提供了天然便利。越军特工常乔装成中国人,反过来解放军侦察兵同样可以伪装成越南人。

11626675_980x1200_0

有时中国侦察兵甚至会乔装成越南军人执行渗透侦察任务。虽然当时大部分解放军都已久疏战阵,上次著名的渗透侦察行动或许要追溯到“奇袭白虎团”的时代;事实证明,中国侦察兵登上战场后快速重拾了这些战争技能,并且做得一点也不比美越在长年越战中差。

11626676_980x1200_0

图为进入敌区的解放军侦察小分队渡河。渗透行动类似美军特种部队越战期间惯用的“长距离侦察巡逻”——小股部队越境进入敌方控制区,尽量避免正面交战,寻机侦察敌方部署,抓俘虏,呼叫炮兵歼灭越军高价值目标。

11626677_980x1200_0

图为侦察队的工兵正在拆除一枚地雷。执行渗透行动的侦察兵须时刻小心无处不在的危险:两军前沿真空地带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地雷,雷场密度居世界前列。侦察兵的使命却注定他们必须经常要穿越这些死亡地带。

11626678_980x1200_0

图为一名侦察兵下山时,崴脚的瞬间。以第二侦察大队的总结为例,有的渗透行动长达20多天,渗透纵深10多公里。不像美军必要时有直升机可用,中国侦察兵们必须全靠两条腿和耐力完成任务。

11626679_980x1200_0

前线侦察兵们的伪装服。很多人应该看过那段著名的1988年敌后捕俘行动录像:伪装良好的解放军侦察兵在路边设伏,几乎是从越南士兵的脚下冒出来的。

11626680_980x1200_0

第1侦察大队的侦察兵对越军藏身的山洞实施清剿:一人负责投掷手榴弹,一人在另一侧持枪掩护防范敌人将手榴弹丢出。

11626681_980x1200_0

捕俘是解放军侦察大队的行动重点。捕俘不仅能探知敌情,频繁的人员失踪还能给对手制造恐慌,施加精神压力。图为13侦察大队任务期间后送一名越军俘虏,打头一人手持国产67式微声手枪,是潜入任务中常用的武器。

11626682_980x1200_0

第14侦察大队一次成功捕俘行动后,对捉到的越军进行包扎。即使成功捕获俘虏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很多老兵的说法证明被俘越南军人经常假装配合,抓住空当就会逃跑甚至夺枪。所以在如今流传的照片中,被揍得鼻青脸肿的越军俘虏并不罕见,有时侦察兵甚至会因“下手太重”误杀俘虏。

11626683_980x1200_0

对越作战时期的丁晓兵。丁晓兵所在的第二侦察大队由武汉军区43军侦察力量组成。1984年10月他所在二连在捕俘后撤退时与越军交火,他被炸断右臂,才有了今天“独臂英雄”的故事。可见捕俘行动的风险之高。

11626684_980x1200_0

敌后捕俘的高回报总伴随着高风险:图为第13侦察大队张建刚烈士遗体被战友抢运回阵地。在1988年9月15日将金地区伏击捕俘行动中,张建刚被越军手榴弹击中伤重牺牲,事后战友在其骨灰中找出106块弹片。第13侦察大队在轮战期间阵亡的3人全是牺牲在这次战斗中。

11626685_980x1200_0

侦察大队轮战制是为对抗越军特工袭扰而生,前线的侦察兵的主要任务自然也包括对越军特工进行反渗透。图为第1侦察大队捕获的一名越南特工队员,而第2侦察大队的行动总结中显示,在一年多的轮战中,该大队共设伏警戒4万余人次。

11626686_980x1200_0

炮兵在中越边境战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炮战中的胜利一定程度上得归功于侦察大队。在渗透行动中,侦察兵经常需要摸清越军重要目标,用无线电向后方报告炮击坐标;还要经常冒巨大风险拔掉越军的炮兵侦察哨。图为一个前沿观察哨。

11626687_980x1200_0

任务归来后饥渴难耐的侦察兵。从84年7月到89年1月,解放军侦察大队在长达5年的轮战中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战果,成功对抗了越军的袭扰,并留下众多经典战例。这些中国最精锐的步兵用实战表现再次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

标签:

分享至 /
 
  

  1. LM 2015-3-16 22:18 #1

    可惜现在不拍对越战争的影视作品,要不这是很好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