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世代的王者之光——奈特科尔P20i战术勤务手电

 leehungchen  评论已关闭  6528

奈特科尔,如雷贯耳。最初,对于奈特科尔的印象,就是从P20战术手电开始,独特的一键爆闪尾盖,给我带来了非常便利的使用体验。要我说,它到底有什么不好,我只想说,成也萧何败萧何,尾盖虽好用,但是缺让我遇上了尾盖开关的故障,虽然售后也能圆满地解决了尾盖的问题,但心中还是觉得,奈特科尔的功力会被一个小小的尾盖给卡住了脖子?

直到奈厂一口气革了P20系列的命,在2020年,P20迎来了全线的升级,那既然如此,怎能不支持一下奈厂的用心之作?怀揣着一亮到底,闪瞎眼的死硬派路线,就把最新的P20i收入囊中,1800流明的亮度,怎样也够那些藏在黑暗背后的邪魔们喝一壶了。

开箱的套路,永远都是先看包装。再熟悉不过的黑黄配色外观,从盒子的外形来看,就知道内有乾坤,肯定不止手电那么简单。

开!里面东西还挺多,手电主体、充电线、手绳、电池适配器、说明书,竟然还有一个携行快拔套。

先把那些周边附件放一边,手电才是正主。手电一拿上手,第一感觉就是重,比初代P20重好多。

我一边纳闷一边拧开尾盖,从筒身滑出来一根短粗骚黄的物体,这是电池?!比 18650大那么多!恕本人孤陋寡闻

其实,手电整体的重量,主要来源于它的灯头部分,然后就是骚黄的电池,整体重心偏前,如果把电池取下来,头重脚轻的感觉更为明显。不过嘛,又有谁拿着没有电池的手电来干活?

手电外观与原来的P20相比,确实有了不少变化,因为高亮伴随着高热,灯头中部加工出了3道环装散热槽和5道纵槽,纵槽的存在,延续了前作的外形,提高了辨识度。

灯头的灯杯依旧是和P20一样,略带环状纹路的表面,加上依旧不变镀膜耐热玻璃镜片,保证了高性能的LED发光体放射出的光线通过灯杯表面的反射,投射出完美的光斑,并且在相对长时间的使用当中,热量也不会将镜片融毁。灯头前端,大型枪灰色的钢制压环,顶端嵌入了3颗高硬陶瓷珠,为P20i的应急破窗性能拔至最高。

筒身中央为了满足手电夹具和指环的安装,提升手电的携行与操作性能,加工出两道环形槽。这是与前作P20有所不同的地方,让P20i从多方面满足用户的多样附件安装和使用需求,拓展了P20i的应用场合。当然,提升握持牢固度的滚花纹路肯定不会缺席。P20i的logo也变成了横向的样式,用激光刻印的方式标注在了靠近尾盖的筒身处。

无论是什么手电,其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手电使用体验的命门之一的部件,就是开关。手电的开关位置既有传统的模式,放在筒身,也有贴近现代的战术模式,放在了尾盖。奈厂的P系手电作为战术型的产品线,开关放在尾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P20i的输出亮度,有高、中、低档以及变频爆闪档,应对大多数的日常勤务及战术场合已经绰绰有余。手电上繁复的档位设定,反而会让用户增加在压力情境中的操作困难。

对于前作的P20来说,一键启动爆闪的功能实属惊艳,确实深得不少用户的青睐。奈厂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对P20的尾盖开关进行了改进,将原来外置的“爆闪-档位”开关做成了内嵌式,正向的主开关保持不变,同时取消了尾盖两侧的“护翼”。

在这篇文成文之前,鄙人把P20i作为日常的EDC,时间断断续续,也一月有余。想必大家对于尾盖改进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使用感受,那就结合我个人的使用,和大家分享一下。

1、尾盖改进之后,档位开关更为紧凑,几乎与尾盖底部端面齐平,降低了误触的可能性,而且提升了密封性和环境适应性。尾盖唯一突出的物体就只有主开关。

2、主开关只有两个档位,点亮和长亮,长亮档位只需要用力按压到位,听到咔哒一声,手电就进入长亮模式,点亮模式只需要轻按开关就能实现,反馈清晰,按压行程适中,只要你的手指足够快,你也可以实现人肉爆闪功能。

3、档位开关除了调节手电的亮度输出档位之外,还肩负着最重要的爆闪功能。只要用手指按下开关,爆闪功能随之启动,稍微释放一下指尖的压力,手电随之关闭。开关的反馈同样清晰,行程短,便于随时启动爆闪功能,压制藏于黑暗的威胁因素。

从EDC的角度出发,P20i不是最合适的EDC战术手电,为什么?

太重,太重,太重。

勤务手电拿来当成EDC?

一边去,一边去,换个小直不行嘛。

容易误触,误触,误触。

为此,我的战术裤子付出了破洞的代价。

除此之外,作为勤务用的手电,无论从大小适中的外形,还是开关的设计,和最为重要的亮度指标,都无可挑剔。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