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一远一泛 延展黑夜视界——IMALENT RT70 RT35手电体验
一直觉得AA小筒最适合城市EDC,看到筒友圈里层出不穷的大杀器,始终没有动过念头。但小筒也有先天的亮度不足,所谓不可得兼,就是亮度和体积无法兼顾。从实际体验来看,如果要向黑夜延伸,那么1000lm甚至2000lm都将被黑暗完全吞没,必须使用更明亮的装备。
面对大杀器们多只炯炯有神的黄色眼睛,我仔细思索,又产生了一个看法:多眼的手电由于灯头出光口径并没有变大,每只眼的灯杯深度反而会变小、反光杯口径也会变小,可能更加泛光,能把近距离照射的更亮,对于远方来讲似乎还是无法顾及(举个例子,一支弓拉满能把箭射200米,我同时拉8支弓,每支弓都离拉满差一点,那么8支箭并不会比之前的一支箭射的远,只是射的范围更大更散一点罢了)。这时,单灯珠的大头筒问世了,而且还是一来就俩,这就是今天的主角——艾美能特IMALENT RT35和RT70。
二代XHP70灯珠是目前光通量最大的单颗灯珠,而35HI也是小核心远射灯珠的佼佼者,再加上大口径深灯杯,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带着两只筒子出门随手一照,效果确实超出我以前所有的手电,我知道我的视野可以向黑夜延伸了。
先通过一个短片对RT35和RT70作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文分9个部分说说使用RT35和RT70多日的感受,仅供参考。
一、包装
1、巨大的两只瓦楞纸包装盒还带提手,提起来沉甸甸的竟然有些不太适应。正面是巨幅手电照片以及主要参数,RT35的背景是直插黑夜的光剑,RT70的背景是宽大的照射范围,突出了两只筒一个远射、一个泛光的特性。侧面是英文的简单介绍,以及各种主要参数,玩筒子的人一看都明白。
2、打开盒盖,可以看到非常厚的黑色泡棉,灯头和筒尾均固定在泡棉之内,提供了异常强大的运输稳定性。在筒身四周则塞满了手电套、附件包、手绳、说明书等物件,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能对手电提供侧面的防护。
3、把配件全部拿出来,包括RT手电一只,磁吸充电线一支、手绳一条、备用硅胶密封圈两根,折叠的中英双语使用说明书一页,四节原厂电池放置在手电内。
像这种大头手电,灯头玻璃面积大、容易磕碰,还是带手电套安全一些。黄底蓝字标签的IMALENT原厂手电套采用露底的设计,锥形桶状设计,恰好能把手电放置进去,包裹性还不错。
手电套有腰带孔,可以很方便地别在腰带上,方便快速取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手电灯头朝上,刚好可以卡在腰缝里,筒身并不是很长,尾盖底端还没到口袋下沿,不会影响走路。
二、概览
1、整体造型
RT35和RT70属于四锂大头手电,浑圆的筒身和灯头采用黑色三级硬氧,阳光下还能显出光泽,握在手里稍带阻滞感,筒身上方是开关按键和充电口,巨大的灯头前面是金属色的铝制压环,再往下则是多层散热鳍,手电可以分为灯头、筒身两个部分,凭着上世纪虎头手电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一看就知道RT35和RT70是个手电。
手电可以从灯头处拧开,电池并联放置在筒身内部,出厂时还有一张塑料绝缘垫片,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误开启手电,杜绝了隐患。灯头凹凸有致的多层散热鳍非常耐看。
2、尺寸
RT35和RT70外形尺寸几乎完全一致,本人用精度为0.002cm的游标卡尺测量。由于筒子本身比较大,再加上个人水平和卡尺因素,读数可能与实际有细微差距。
全长:160.6mm
筒身长:76.4mm
灯头长:93.5mm
灯头外直径:86mm
有效出光直径(口径):75.5mm
开关环直径:57.4mm
筒身外径:50.8mm
筒壁厚:2.1mm
3、重量
用精度为0.1克的电子秤测量:
RT35灯头重量:302.7g,筒身重量:140g,带原厂电池的战斗重量:635.8g。
RT70灯头重量:286g,筒身重量:140g,带原厂电池的战斗重量:621.2g。
4、外形比较
本人有的多为小筒,此前弄个26650都觉得大了,但是在RT35和70面前还是太小了,请看下面的动态图,HR70作为比较紧凑的18650拐角灯,其实还是比较趁手的,18650的直筒手电TA30体型也是比较适中的,骇客SC01作为我唯一一个35HI灯珠的远射筒,光通量大约2000lm,之后会有照明情况比较,但是与RT35和RT70比起来真是显得袖珍了。
从灯头看,一只AAA直筒、一只AAA拐角灯,放在灯头玻璃里毫无压力,RT35和70的灯头通光口径都大于AAA小筒的长度了。
大头手电我只有一只阿木的JM26大黄豆灯珠,以前感觉这个灯头已经很大了,但是RT35和70入手后,这个灯头也明显小了一大圈。
JM26亮度1900多流明,色温5000K左右,略低于RT70,大黄豆灯珠再加上是橘面光杯,泛光效果很好,但是和RT70比较起来怎样呢,后面会有两者照明情况的比较。
4、握感
RT系列筒身粗壮,握感饱满,再加上筒身的大片菱形防滑刻纹也比较细腻,握在手里拇指和食指指尖几乎无法碰到,大拇指按住开关做操作即使带着手套也毫无压力,灯头整体可以完全从虎口处露出来。
而且从前面的重量分布情况来看,灯头重量约占整体战斗重量的46%左右,重心刚好位于食指指根和指肚部位,没有灯头下坠或轻飘的感觉,有的只是沉甸甸的踏实感觉。
三、细节
1、灯头
先从最顶端说起吧。RT35和RT70灯头是铝合金金属色压环,从外部看十分厚,有效保护灯头遭受冲击时的稳固,同时也为全身的黑增加了一抹亮色,恰如在黑暗中出射的光明。
这种凹凸交错的压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手电倒放的时候,可以通过漏光判断手电是否为开启状态,另外,这样开启也是一种创造室内温馨氛围的方式。
灯头玻璃采用双面镀膜矿物玻璃,出厂时还贴有一层保护膜,防止在运输中损坏或者弄脏玻璃,保护膜有明显的红色提手,以及红色的大幅三角警示标志,提示使用前揭去。
镀膜玻璃迎着光从侧面看,可以看出明显的紫色,镀膜能够保证更多光线从灯杯里透射出来,巨大的光杯像一面哈哈镜把背后的景物照得都完全变形了。
灯头里面是正极接触环,由于RT系列是带保护板4×18650并接手电,因此用一个镀金的圆环来作为接触面,这样可以降低电路内阻,同时外侧也有一圈圆环,这应该是负极的通路。负极接触环通过两个螺丝固定在电路板背面。
2、发光组件
RT35采用一颗CREE XHP35 HI的去果冻正白光灯珠,这颗灯珠属于小核心,再加上没有果冻,远射能力更强,配合以精细打造的光面铝合金灯杯,构成远射的较强配置,图片是我离开灯头大约15米左右才拍出了满满的黄水。从灯杯对灯珠的反光情况来看,出射光线应该大致为平行光,保证了远射的射程。
光面光杯对于远射筒来说是首选,小核心恰似一个点光源,而通过精细设计的光杯曲面,可以把这个点发出的发散式的光汇聚成向前的平行光,因此曲率的设计和加工非常重要,如果稍有偏差光柱就会发散开去,影响射程。
RT70采用一颗CREE XHP70二代正白光灯珠,比较有创意的是,RT70的灯杯采取两段式设计方式,从黄水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灯头压环内有一道明显的圆形暗圈,也就是在此处灯杯的弧度不是平滑过渡,这样靠近中心的一段可以更好地发挥远射的作用,而外围的光杯则对扩大照射范围有好处。
两段式灯杯,稍微倾斜一下角度就非常容易发现,外段灯杯对灯珠的反光更加虚渺一些,内段光杯的黄水则显得十分齐整,内外段光杯的交界处还能形成月牙状镜面反光层,能够映照出灯杯外的世界。
3、散热鳍
查阅了一下资料,目前LED的发光效率并不高,大约只有20%左右的能量转化为光能,而剩下80%左右都转化为热能了。RT35和RT70由于光通量巨大,因此发热量也很大,必须尽可能地扩大散热表面积,它们的散热鳍有三层,最上层5道散热鳍顺着灯杯的弧度有所收细,中间两条作为过渡,底下接近筒身处还有五道散热鳍。散热鳍刻痕很深,而且还与灯头压环对应,切出了六条平面,保证了造型的美观。
值得一提的是,IMALENT在做造型的同时,也把切面边缘都做了圆弧状的倒角,没有尖锐的凸起,做工细节值得称道。
4、磁吸充电口
RT35和RT70均使用磁吸充电方式,与我之前的HR70一致,充电口位于底部散热鳍处开出的一个平面,充电口表面镀金,实测充电电流大于USB充电方式,这对四锂的手电来说可以更快地储备电量。同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吸力稍弱,而且充电线略硬。
5、开关
在充电口的对侧同样有一个平面,这里安置了长方形的金属侧按开关,开关表面做拉丝处理,键程略短,用力不用太大,按下会发出“咔哒”一声,操作还是比较舒适的。由于开关本身比较大,而且与筒身的平面是平齐的,再加上刚好位于灯头和筒身交界的凹陷处,所以日常情况下基本不会误开启。当然了,IMALENT也提供了按键锁定功能,端面导电再加上极亮档不在正常档位循环范围之内,所以安全性有所提高。
开关下面是一个三孔指示灯,通过红色、绿色、常亮、闪烁等方式,可以显示充电情况,以及使用时的电量情况。指示灯非常显眼,不但在黑暗中一眼即见,在白天也能轻易看见,这样就方便随时掌握手电的电量情况。
有一点关于指示灯的说明书里没写,就是当RT手电没电的时候,按动开关,指示灯会闪烁两下提示无法开机。
6、筒身
RT筒的筒身与尾盖是一体的,呈圆柱状,中间周身均匀布有菱形防滑滚花,构成防滑、导汗系统,离近点看,每一个菱形上横着刻有三道防滑槽,构成轴向防滑效果。
RT系列采用端面导电,这样稍拧松灯头就能实现彻底断电,更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筒身内侧是四颗电池的电池仓,电池间有分隔片,一方面便于定位,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每个电池在使用中不移动位置。
再向下就是四支负极弹簧,同样是IMALENT一贯的大圈设计,可以避免小圆点状设计把电池负极压出凹坑,另外这样接触负极的弹簧会长一些,可以进一步降低电路电阻。从这个角度看,桶壁内侧加工比较光滑,有模糊的镜面效果。
7、底部
手电的底部中间稍突出且平坦,使用与筒身高反差的白色印有IMALENT RT35、RT70的型号标志,弧状的文字是手电的特性:spot and flood light in one——兼顾点射和泛光。平坦的尾部方便倒立。
这么大的手电,当然得使用手绳,RT系列提供了4处双尾绳孔,可以放置多条尾绳,也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在不同的位置安装一条尾绳。
8、电池
因为要做多项测试,为了保证测试尽可能的准确,就得使用原厂电池。RT35和RT70各标配四只IMALENT原厂3000mAh(11.1Wh)、3.7V的可充电18650锂电池,最大放电15A,这样就保证了RT70的5500lm的超强输出。
四、拆解
1、灯头
灯头压环没有上胶,想办法弄了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可以拆为压环、玻璃、密封圈、灯杯、电路五部分,玻璃厚度1.82mm。
内部看来,灯珠居中,而且与光杯孔的定位是紧密的,几乎没有晃动的余量,厚厚一层导热硅脂便于把热量传导至外部散热鳍,正负极和开关的焊点比较清晰,没有多余的杂线。
下面展示一下光杯外侧和灯头壁螺纹,都是有车削的环状痕迹,整体精度不错,光杯内壁非常光洁,我在拆密封圈的时候留下了几个划痕,心疼啊。
拆掉玻璃和光杯后,对墙光斑是这样的,只有中心一点亮度高,光版范围内其他部分亮度非常均匀,这样就可以从侧面直观地感受到光杯对一只手电的重要作用。
2、尾部
筒身尾部有四个内六角螺丝,筒身内正中也有一个螺丝,这五颗螺丝一看就是固定负极弹簧板的。
本着见到螺丝就拧的原则,也打开给大家看看。
拧开后,外部的螺丝孔是沉头螺丝孔,拧紧后刚好与面平齐。
但是即便把螺丝全拧下来,负极弹簧板也会被电池定位条的底部所挡住,取不下来,不知道是怎么安进去的。虽然取不出来,但从这个角度看,弹簧使用一段焊锡焊住,还是比较牢固的。
五、操作方式
1、调光
RT35(RT70)均通过单击开关手电,开启后长按开关为调光:低50lm(60lm)—中低350lm(400lm)—中750lm(1200lm)—高1500lm(3000lm)循环,需要哪个档位松开按键即可。
在任何状态双击开关,RT手电将开启2350lm(5500lm)极亮状态,极亮不在正常档位循环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误开启极亮,引发安全事故。
开启极亮后,再次双击开关将进入爆闪模式,再双击退回极亮,单击则关闭手电。RT手电有自动档位记忆功能,极亮、爆闪两个非正常档位没有记忆。
下面的视频为RT35原厂18650电池的各种调光的操作,开关键反应比较灵敏,声音清脆,但是摄像机镜头下极亮2350档位有频闪,RT70各档位均无频闪。
2、锁定和解锁
RT35和RT70作为侧按手电,能够锁定开关可以防止误开启。关机状态长按开关3秒,绿色指示灯闪烁三次提示进入锁定状态;此时按动开关,绿色指示灯会亮,以提示在锁定状态;如要解锁则需长按开关1秒,绿色指示灯会再次闪烁三次提示,并且解锁成功后,松开按键,关机档位会亮起。前面说过了RT手电的按键比较大,即使带着手套做这些稍复杂的操作也不会有失误。
六、测试
1、照度和续航测试
使用专业照度计,每0.5秒记录一个数据,由于照度计只能记录7200组数据(1小时左右),测试都是用原电充满开始做,开机后直接双击进入极亮档。两只手电非常亮,特别是RT35中心光强非常大,离近一点都超出照度计的量程了,所以本次测试灯头距离照度计大约1.8米左右。
A、RT35
从下图可以看到,RT35的主光斑在1.8米的距离仍然比较小,中心亮度非常高,约为16.2万lux。35HI灯珠的光效为139LM/W,标称电流是1A,现在RT35使用达到了2350lm,应该是做了超流,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功耗也会大幅增加,续航时间应该相应短一点,并且发热应该比较大。
从下图可以看到,手电在极亮状态,照度约为162000lux,并持续下降;大约4分钟时温度达到50℃左右,约8分钟时,电路自动控制降档,照度直线下降为90000lux左右,大概是下降到极亮的55.6%,从照度同比例换算大约是1300lm左右,并一直保持在此照度值不变,恒流输出特性非常好。大约32分半时,我为了看看温控能力,特意打开了一个USB小风扇,随着热量快速散出,照度有明显的回升,当我在53分钟关闭风扇后热量集聚,输出又有所下降。从这个角度看,RT35的温控电路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此后照度一直保持均匀恒定输出,1小时7分20秒时,电池电量耗尽手电自动关闭。此时灯头温度很烫手,我又等了一会,温度合适后我发现仍然可以打开低亮照明。极亮续航时间约68分钟。从测试来看,除极亮最开始的照度下降外,RT35在中间段的恒流输出特性非常稳定,这样就保证了正常使用时的亮度恒定。
此时取出电池,四节电池电压均为2.98V,一致性不错。
B、RT70
RT70虽然光通量大,但光强明显小于RT35,主光斑明显比RT35大,而且也能分辨出主光斑中的细节,极亮档光强81000lux,比同样距离的RT35小了一半还多。
从极亮开始,照度一直在下降,电路在5分50秒开始降档,此时照度约为40000lux,照度下降了一半,此后输出保持了非常平直的缓慢下降,50多分钟下降了不到10%。
RT70的灯珠功率比35大,但超流没有RT35多,所以续航时间也长一点,1小时12分5秒,再次降档,照度为12000lux,在电量将要用尽的时候输出反而有所增强,甚至在关闭前输出增加了近一倍,随后关机,续航时间115分钟。
2、发热测试
做照度测试的同时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器测量,取温位置为第二层散热鳍上的凹槽(图中红点处),室温24.7℃,无风状态,每10秒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测试20分钟。同时,为了看手的承受能力,我还断续测了筒身中部的温度。
A、RT35
RT35的温度前期上升幅度较大,降档后一直保持缓慢上升,在20分钟时达到了69.9℃,可以说发热量巨大,没想到小小的35核心也有这么大的热量。筒身在7分钟后超过了50℃,握持开始有压力了。如果是室外有风的情况,应该能够更快地散热。如前所述,我开了一会风扇,那时温度降到了50℃之下。
B、RT70
XHP70灯珠光通量更大,发热非常大。但是温度却控制的更低一点,之后,我带手套试了一下,极亮握持10分钟没有太大问题。
3、照度对比测试
先声明一下,各个手电性能不同,对比只是为了表现手电有个参照,并不说明手电的优劣。
A、35HI灯珠。
先来看看光斑的情况,对墙1米,RT35光斑清晰且明亮,SC01主光斑稍暗边缘稍模糊,但副光斑明显比RT35暗多了。
再看看照度情况,在楼梯间测试,应该超过2米了,得益于大头深光杯,RT35主光斑非常集中,照度90700lux但是略有频闪,SC01照度12830lux。
B、70灯珠
另一只70灯珠的26650手电极亮为3600lm,本身低于RT70的5500lm,对比只作为参考。
从低亮来看,得益于两段式反光杯,RT70主、副光斑均十分清晰,对比手电则有些昏暗了。与前面35的光斑图比较来看,70的主光斑还是要大很多的。
同样两米多距离的照度,由于RT70的设计也具有远射能力,所以比对比手电照度大了将近10倍。但是与RT35比较还是小了一半多。
4、防水测试
户外使用一定的防水能力是必须具备的,RT35和RT70防水等级为IPX8,找不到那么深的地方,在水龙头下冲过,也试过小孩玩的呲水枪,呲出的压力应该比下雨要大,两只手电都没有进水的现象,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该不会遇到更加极端的情况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水渠扔进去,但是水太脏了,除了光柱啥也看不出来,赶紧就拿出来了。
5、电池和充电测试
用测完续航的电池开始充电,起始电压2.98V,每节标称容量11.1Wh,充电电流1.5A以上持续超过4个小时,最终充满绿灯亮用了约6小时50分钟,充入电量47.7Wh,截止电压4.18V。
七、照明
1、近距离光斑
得益于深光杯,RT35和RT70的光斑非常漂亮,主副光斑边界都十分清晰,而且在光斑范围内的亮度几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RT70的主光斑更大,色温也更低一些。
2、楼道使用
还是在这个纯黑的楼道,为了不至于使极亮状态过暴,我设置参数为ISO200,快门速度1/50秒。由于是深光杯,且口径一致,所以RT35和RT70的副光斑大小几乎一致,不同的是主光斑,RT35小且亮,RT70稍大一些,但随着光通量的增大,RT70的主光斑中心已经过暴,显得主光斑越来越大,极亮状态主光斑内的细节全部消失,楼道整体非常刺眼。相反RT35手电的照射下,即使是极亮状态,也只有主光斑大概直径80cm左右的地方是过暴状态,副光斑所及的白墙也很亮但是能看出细节,这一点可以从吸顶灯的外形看出来。
RT35:
RT70:
3、远射
远射是RT35的强项,但是RT70由于是双段式光杯也有不俗的远射表现。从光柱看,两只筒灯头出光光柱都没有发散的迹象,RT35更加小更加直,RT70光柱末端稍有发散。
从夜射图来看,RT35的光柱几乎没有分散,笔直刺向前方,泛光界限也十分清晰,能够把近处照得非常明亮。
在非常亮的路灯环境,对300米左右的大楼照射,依然能够看清楚笔直的光柱一直延伸到了楼体照亮了楼顶尖部的外表面。
新华社是能找到的比较有个性的标志性建筑物,距离600米,此楼高大约80米,这里位于市区中心,光污染还是挺厉害的,特意降低了曝光参数。RT35仍然是笔直几乎没有开散的情况照亮了大楼,而RT70光柱更加亮照射范围更加大,两只筒均能毫无压力地照射600多米。从副光斑来看,两者的光斑边界大小一致,RT70也是更亮一些。
4、泛光
这是RT70的强项,只要开启5500lm,50米之内纤毫必现,不知远处椅子上的人此时是何感想。
从下面每个档位的图示来看,使用RT70有明显的照射边界,平时使用中低或者中亮两档,在20米的近距离完全够用,高亮和极亮用在野外环境更加合适。
八、户外对比
前面测试的时候对比了照度数值,这里对比一下使用效果,让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依旧不作为判断手电优劣的标准。
1、RT35和SC01
两者都是35HI灯珠,光通量差不多,但是RT35巨大的出光口径、更深的灯杯,使光柱从近及远几乎没有变化,但是SC01明显发散,且越远越暗。
2、RT70和JM26大黄豆
前面对比照度时用的是70灯珠的手电,这里用同样是大头的JM26做对比。可以看出,JM26泛光角度还是要大于RT70,光色的舒适度高一些,但是中心亮度和副光斑照明情况并没有RT70理想。
3、RT35、RT70
这条小径进深约30米,尽头是金属大门,RT35中心亮度很高,只能覆盖大门的面积;RT70色温偏低,中心亮度覆盖面积更大;JM26光亮几乎是均匀过度没有明显的主光斑,但是副光斑明显大于RT35和RT70。
九、个人感受
作为本人手上唯一的大头远射手电,RT35和RT70确实给了我全新的震撼感受,尤其是上面户外使用照片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以前所没有过的远射体验和明亮感受。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两只手电也因其较大的重量和体积并不便于携带。个人感觉有专业的任务需求,比如搜救、探洞等,可以带着RT35和RT70,这样提供了更大的可视范围,能够保证安全;如果是个人走夜路或者平时把玩,这两只手电就不太合适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筒友手里有个杀器还是十分必要的。
好的全在上文里了,个别问题在相关部分也做了说明,就不多说了,这里提几条改进建议:
1、电路控制有个bug,双击极亮后,无法回到原来的档位,只能关闭后再开启,有些麻烦。
2、建议增加电池容量,大光通耗电还是挺快的。
3、RT35和RT70发热巨大,从测试看,灯头温度最高接近70℃,筒身温度也超过50℃。虽然平时不会总是极亮状态使用,但建议增加明显的防烫标志。同时,建议筒友使用时尽量不要用到极亮档位。
4、标配的手绳在这俩大块头面前显得太单薄了。
5、灯头压环如果是不锈钢的就完美了。
- 致命火枪——外科医生见闻录
- 发布于 03月24日
- 如何打造你的逃生车辆BOV 篇一&篇二
- 发布于 03月19日
- CARAVA 女款防晒服 装备测评报告
- 发布于 12月01日
- integral designs ID Siltarp3超轻天幕试搭
- 发布于 11月26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