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导速调隔离口罩四个月使用感受

 shady1719  评论已关闭  4461

距离我购买单导速调隔离口罩已经将近四个月过去了,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我主要在武汉和北京两个城市生活,这两个城市的防控级别一直非常严格,因此对于这款口罩使用率非常高。那么,今天我想来说说这近四个月来,对于这款售价不菲的 “黑科技” 口罩的真实的长期使用感受吧。

Multi-Cam装备的冰山一角

相信大家看得出我是一个Multi-Cam迷,也可以说这是当时我选择了这款“碎花迷彩”的单导口罩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清楚为什么官方没有将这款命名为“Multi-Cam迷彩款”。价格确实很贵,但是想到是可以多次使用的,面料又有着“黑科技”,咬咬牙就还是下单了。

单导面料早期对面料本身相对于普通一次性无纺布口罩的透气性,以及可水洗反复使用性厂商和测评人都做了不少宣传。刚到手时,确实有感觉得到佩戴起来明显比普通一次性口罩舒适,但是至于透气性能是否真的更好,可能这种差别仅仅存在于数据层面,至少我没有明显的感觉。口罩整体做工较为上乘,经过过去四个月高频率佩戴和多次水洗后,明显可以看得到外层面料没有明显的发白、掉色和起球,这一点要表扬。

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大多数是设计层面的问题,随着佩戴时间越久就也越凸显出来了。首先是内层面料的支撑性问题。口罩主要是两层面料,内层和外层之间通过一个软塑料板撑开,然而内外层也是完全分离开的。七、八月份武汉最热的时候,出门戴口罩口鼻处立刻会出很多汗,出汗后内层布料会立即贴合到脸上。虽然外部因为有塑料板支撑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由于内层被汗水打湿后已经完全贴脸,大多数时候呼吸起来其实非常困难,甚至呼吸感受要明显落后于普通一次性无纺布口罩。改善这个问题,需要将内外层面料以某种形式缝合在一起,这样当外部被完全撑起时,内层就也不会那么容易贴在连上了。

脆弱的衬板支撑结构

长时间佩戴衬板经常会顶出来

其次,就是这个用于支撑口罩的塑料隔板。相信设计师设计这个部分的初衷是为了时刻保持口罩的外形硬挺,让其与口鼻之前形成一定的空间,方便呼吸也更加美观。然而实际上我们刚才说到了内层面料会很容易因为汗水贴在脸上,导致难易呼吸。另外对于塑料板固定原理的设计也存在缺陷-完全只是靠内层两边两个很浅也很软的小口袋形状的面料包起来。起初这个问题并没有显现,但是佩戴一段时间尤其是水洗两次后,两边的这个小口袋装置变得更软,插入隔板后,塑料隔板完全无法很好地贴合在小口袋里,而是顶出去的。外出时如果口罩在脸上来回移动几次后,隔板就经常会从小口袋里完全顶出,顶到脸上,很多次我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而是被别人提醒,真的非常尴尬。

再一个问题是鼻梁处定型的问题,内部应该是和普通一次性口罩一样置入了一根有较强记忆性的条状物,帮助鼻梁周围的口罩边缘塑形从而更好地贴合面部。然而普通一次性口罩这样设计没有问题,因为最多戴一两天就扔了。对于多次使用的口罩如果同样使用这种记忆性材料,其实只要来回折上十余次这个材料的记忆性就已经严重衰减甚至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4个月过去后,我的单导口罩鼻梁处已经很难以继续贴合的原因。

已经脱落的缝线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缝线问题。如果这款口罩的重要卖点之一是可反复使用性,那么除了面料本身的耐用性,缝线和配件的耐用性也同样的重要。由于口罩价格不菲,我自己使用和清洗的过程都非常爱惜,每次都是手洗且室内晾晒,进入室内不戴的时候,也都是装进一个专门配的防水袋里收纳起来。但是即使如此,大家可以看到口罩正面右下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脱线,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及时发现和自行处理的话,这个口罩可能再洗两水就废了。

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这些,说白了基本上都是设计缺陷,在设计当初没有考虑到真实长期使用中会遇到的很多现实问题。对于口罩本身的做工,样式以及呼吸性能,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希望厂家可以看到这篇,对产品进行有效改进,那么至少我还会为你们的升级换代产品买单的。

标签: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