䨻?弜?不会读?李宁给你上一堂语文课——李宁绝影顶级缓震跑鞋
说起李宁,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就是穿李宁的跑鞋,已经不记得型号了,在确定自己能坚持跑步之后,就入手了一双李宁云2代,在当时可以说是很骚气的配色,朋友们见了都点赞,当时最多不过跑10K这样的距离,李宁云2代还是能够胜任的,缓震回弹都很不错,一直穿到了后跟磨出了中底,两个鞋头网面被怼穿了个洞,这才把它换下来。
每次李宁发布新品跑鞋都会送大家一堂语文课,教大家一个生僻字,飞电和天马发布的时候让大家记住了“䨻(bèng)”,而这次绝影的发布则让大家记住了“弜(jiàng)”,复习了“䨻”,那么“䨻”和“弜”组词又是什么呢?少年,我看你骨格惊奇,是个跑马的好材料,这双绝影和这本字典就1699卖给你吧。
言归正传,还是聊回李宁绝影到底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吧。
不同于一般的鞋盒,绝影的鞋盒显得非常豪华,鞋盒正面的镭射贴纸以小图标的形式简要地概括了绝影身上所使用到的科技。
打开鞋盒就能衬纸包裹的绝影,衬纸上印刷了历代产品的线图,在鞋盒中央嵌了一枚由“䨻”材料做成的小球,小球弹性极好,足以让人体验到“䨻”材料的回弹性能。
绝影目前只有一款叫“紫气东来”的配色,黄-红-紫的渐变设计十分亮眼,个人觉得李宁的产品设计水平在国产品牌中算得上是领头羊的角色。
绝影鞋面主体采用单层高强度低弹性的梭织材料,轻量化的同时与楦型配合提供包裹感,由于编织密度高的原因透气性会打折扣,所以在鞋面进行激光冲孔来提高透气性,虽然鞋面没有加入支撑条,但穿着时没有出现鞋面塌的情况,鞋面热压的闪光紫李宁LOGO很有质感。
足弓两侧使用单层透明的MONO纱,与鞋面无缝工艺拼合,与鞋面的激光冲孔配合将跑动时脚部产生的温度导出鞋外,这就是绝影身上第一个科技点:Coolshell科技。
绝影的鞋舌为人造麂皮夹泡棉材质,触感柔软,为了增加透气性在脚背处进行开孔。脚背处比以往的跑鞋多了一块TPU片来增强足背包裹感,在实际使用上也确实很有用。绝影的第三第四鞋带孔为竖型鞋带孔,在收紧时不容易松动,但在穿脱时调整会比较麻烦,个人感觉不太好。
绝影跟杯没有加入港宝,中底上包一部分跟杯来定位足跟,只在跟杯内外侧使用人造麂皮进行支撑,泡棉比较薄,与之前穿过同类型跟杯的跑鞋相比后跟的包裹感并不是太好,具体感受在后面说。
毕竟有强大缓震效能的中底,所以鞋垫厚度中规中矩,鞋垫上印刷了绝影的碳板分布结构。
中底绝对是一双跑鞋的重头戏,在绝影身上的第二个科技点:李宁䨻科技。绝影采用了双层的䨻材料中底,李宁䨻是由PEBAX尼龙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技术生成的中底材料,首次应用是在飞电、天马上,具有轻量化、能量反馈高达80%的特点,双层䨻材料中底的使用使得绝影的初上脚的脚感非常惊艳,总结一个字就是“弹”!以至于再穿回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时觉得一点回弹的感觉都没有了……
除了䨻,绝影中底同时应用了绝影的第三个科技点:李宁弜科技。李宁弜科技是创新性的减震回弹科技,通过上层全掌碳板、下层支撑碳板及足弓中空结构在中底落地时通过结构的压缩形变后将吸收的能量进行快速反馈,并结合䨻材料中底高能量反馈的特性形成结构和材料双重减震回弹。说人话就是碳板就像弓片,下层中底就像弓弦,只不过用力是向中间压缩,而不是拉开。
绝影中底的鞋头、后跟部位都有不小的上翘弧度,在蹬地时能实现一定的滚动推进效果。
由于需要包裹下层中底的支撑碳板,绝影大底使用了全掌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大底,在宣传数据上GCU大底耐磨性能比传统橡胶大底要好5倍,湿地止滑性能比传统橡胶大底高近50%。由于耐磨性能好,绝影的大底的厚度和“䨻”防滑纹都可以做得很薄,这样的好处是既能轻量化也不会在防滑纹卡石子。在湿地防滑感受上,在有水的涂漆柏油路面上跑过时没有出现发力打滑的情况,在耐磨性能表现上,在测试的50KM后绝影的大底磨损只出现在后跟外侧,大底其他部位未见有明显磨损。
经过以上的堆料之后,41码绝影的单只重量为237g,这个重量与我手头上的几双速度训练鞋差不多,虽说达不到竞速跑鞋的极致轻量化,但也没有让我有沉重的感觉。
首次穿着李宁绝影测试,测试距离为10KM,用平时10KM速度训练的感觉来跑,李宁绝影的助推感并不算太过强烈,平时的速度训练的平均配速大概为446-450左右,而穿上绝影后平均配速提升到了437,可见绝影对速度会有一定的提升,上面讲到的后跟包裹感不好的感觉很明显,与脚背很明显的包裹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在第二次测试中,我放慢了配速来感受绝影的中底,发现在速度训练时会不自觉地使用中前掌进行落地的方式,而放慢配速后变为使用中足落地,发现绝影中底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了,具有十分强烈的回弹感,而后跟包裹感不好的感觉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
前掌落地时,绝影中底的状态
中足落地时,绝影中底的状态。
为了验证,我使用高速连拍来捕捉两种不同落地方式时绝影中底表现出来的状态,发现使用前掌落地时,中足的中空结构并不完全压缩;而在使用中足落地时,中足的中空结构完全压缩,这样才能使得中底的李宁弜科技发挥回弹最大效果。
为了证实这一设计原理,我第三次选了马拉松配速长距离来进行测试。在测试中,全程绝大时间使用的是中足落地的方式,只在对比感受时使用前掌落地的方式,两者反馈回来的回弹的效果对比十分明显,原本预计测试是520平均配速30KM,而在实际测试中平均配速要比预计快10秒。
经过3次不同配速、距离的测试,可以得出结论,李宁绝影使用中足落地方式才能发挥李宁弜科技的最大技术效果,不要觉得上了碳板就是竞速跑鞋,李宁绝影中底的全掌碳板为支撑碳板,而非竞速推进碳板,之所以会出现掉鞋跟的情况是因为全掌碳板硬度高,弯折度低,用了前掌落地的方式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使用中足落地的方式后,掉鞋跟的情况并没有这么明显,且使用中足落地时能感受到中底结构带来非常明显的缓震回弹,而使用前掌落地时只有䨻材料提供的缓震回弹感受。
我体重58kg,但依然能踩得动李宁绝影的中底,所以体重较轻的跑友们也不用担心会踩不动;我落地时足内翻比较明显,在稳定性方面李宁绝影也没有让我特别在意落地时进行控制,算得上是一双很好驾驭的厚底跑鞋。在适用人群方面,我更推荐使用中足落地方式、配速在520-700区间、全马完赛时间345-500的跑者选择李宁绝影。
好了,最后让我们来复习一遍,四个雷读“䨻”(bèng),两个弓读“弜”(jiàng),结合了䨻和弜的跑鞋叫李宁绝影。
- 下一篇: 执勤的清爽夏日
- 上一篇: 这样的户外折叠桌才是你应该拥有的
- RAIZER钛合金燧石纹打火机评测
- 发布于 02月12日
- GREGORY 格里高里 Cache 28 拉杆箱旅行包 测评报告
- 发布于 09月04日
- 2根Flyfishing Rod的简评——国产与进口的区别
- 发布于 11月25日
- SOG城市EDC全家福入手简评
- 发布于 11月20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