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用于冰雪岩环境—Vaude Expedition Rock 45+10 背包体验报告

 GearKr  评论已关闭  5054

不只用于冰雪岩环境—Vaude Expedition Rock 45+10 背包体验报告

不只用于冰雪岩环境——沃德EXPEDITION ROCK 45+10背包体验报告

引言

   “完美的阿尔卑斯攀登背包也许还没诞生,但是事实不会永远这样。一些伟大的背包已经出现,他们巧妙的缠绕绳子,装下滑轮组和其他繁重的阿尔卑斯器材,运输到建在阴影下的山谷里的大本营。在那里,把那些东西都取出后,这个魔术包变的只有先前尺寸的一小部分,可以在陡峭的岩和冰上运输那些剩下的基本的阿尔卑斯攀登器材。 不从地形角度考虑,他非常安全的贴近我的背,不会带来障碍,就想情人欢迎和温暖的拥抱。”                                                                        ———-Dave Pagel
摘自  《10种顶尖的阿尔卑斯式攀登背包测评报告》

这次要测评的正是这样一件阿尔卑斯攀登背包,该包设计的初衷应该是定位于阿尔卑斯山脉或者大西洋沿线北部区域冰雪与岩石混合环境的攀登。早在2004年4月,著名登山家Dave Pagel (14座 8000米以上山峰攀登的完成者)在2004年4月《10种顶尖的阿尔卑斯式攀登背包测评报告》中曾给予了不错的综合评价,毫无疑问,这是一款经典背包。该包于2005年2月和2006年6月二次获得欧州户杂志获奖产品,并其获奖理由是,在高海拔的登山、徒步、滑雪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也曾被“奥运珠峰火炬手选用”,毫无疑问,这是一款出色的背包。

时过境迁,面料技术的进步,新的背负系统思想的出现以及设计的进化,厂方也在保留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做了多方面的改良,甚至是重新设计。外观 、挂件都做了很大的改进,采用了不同的面料,背负系统根据最新的阿式背包背负系统发展理论和发展方向去掉了最后一根金属支架;冰上装备固定装置完全重新设计了,于是出现了 Expedition Rock 第二代的版本。

这还不是终极版本,根据官网提供的最新产品资料资料显示,用于冰雪和岩石攀登的背包现在已经分野出俩个产品方向:阿式极限背包,另外一个方向则是专业的冰雪岩石攀登背包了,为专业攀登者提供的终极解决方案,也就是 Expedition Rock 产品系列的第三个版本。
本次测评的是位列 Expedition Rock 系列中位于第二代版本。那么这样一款优秀的背包除了冰雪与岩石的混合环境,在我们南方大陆及沿海地区常见的户外运动中有着怎样的应用?还有那些潜力可挖掘?这次有幸获得该包的测评体验,下面将我在此次测评中的一些认识和使用心得,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和更多的同学交流。

南方地区常见的户外运动项目包括千米山穿越、泅渡、及融湿滑岩石行走及技术性攀岩与下降等相关技能为一体的夏季技术性溯溪与峡谷穿越活动则较为常见。于我而言,该包实际上提供了另外一个用途:融穿越,泅渡、湿滑岩石行走及技术性攀岩与下降等相关技能为一体的深圳周边地区及广东省粤北地区的夏季技术性溯溪与峡谷穿越活动,这也正是我题目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由于近期测评条件所限,不能包含冰雪和岩石的混合环境。我的体验将结合南方地区秋冬季常见活动来加以测试和体验。由于溯溪的黄金季节夏季已过,因此,关于溯溪方面的测试将有待于来年或者其他安排了,而中期计划中将涉及一些长距离的中高海拔山峰的长距离穿越,将会测试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因此,有这方面的背包使用心得和体会时,我将继续更新本贴。

1.被测评装备

Vaude Expedition Rock 45+10 背包

2.图片

3.产品信息

全球官方网站:www.vaude.com
品牌:VAUDE
型号:EXPEDITION ROCK 45+10
颜色:有俩中颜色,分别是2290桔色/红色和 0400黑色/灰色,本包属于后面的黑/灰色。
尺寸:58*30*20厘米
容积:45+10升
产地:中国   面料制造地:韩国
装载方式:顶入式,无睡袋仓。
重量:1700克,不自带防雨罩
面料: PU涂层500D杜邦Cordura尼龙;PU涂层600D涤纶,420D小钻石型防撕面料
价格:999元
背包介绍:
为专业攀岩者提供的终极探险攀登背包

1、顶盖分离
2、FLASH肩带调节系统,背负焊接充垫而成
3、冰具附着点、可拆卸腰垫
4、水袋系统开口,地图袋、侧面压缩带、带口哨胸带
5、顶盖内求救信号图示

4.测评人信息

姓名/磨房ID:唐宋元明清
年龄:3X
性别:男
身高、体重:174cm/78KG
户外经历:
97年起开始自助旅行;2000年底开始参加AA制户外,走过10多个省市地区;目前主要参加深圳深圳及周边地区海岛、登山及穿越、溯溪、粤北地区登山及穿越等。


5.装备设计评述

官方网站称该款背包“为专业攀岩者提供的专业探险背包”,而著名登山家Dave Pagel (14座 8000米以上山峰攀登的完成者)在2004年所给出的《10种顶尖的阿尔卑斯式攀登背包测评报告》曾将其归入阿尔卑斯式攀登背包 。根据这些评述,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此包的应用方向是雪山攀登、技术性的陡峭岩壁攀登以长途低海拔登山。
对于我个人来说,该款背包的主要应用方向将是:中低海拔的1-2日技术性溯溪活动,探洞、速降及中低海拔的登山活动,及高海拔登山或者雪山攀登。前面的这一点,正是我们中低海拔地区开展的最为经常,参与者最为众多的一项运动。

(1)外观

VAUDE的背包设计很简洁,苗条,有着不错的基本功能。延续了其一贯的特点即最大限度的保持双臂活动的自由度,因而背包显得特别苗条。这跟我之前使用过的Tour系列比较类似(那是一类用于攀登的小型背包,属于同时代的理念下的产品)。

背包的实景图片(图1)

正面:

侧面:

侧面照见本帖第一张图片。

饶河乡村徒步背影:

其基本功能如下(图2)

有趣的是,我在寻找该款背包资料时,找到该款背包的历史版本和如今的款式,因此也大体了解了该背包的版本演变(图3)

最左边的是Dave Pagel 在2004年4月测试时所使用的版本图片,本次体验的是中间的这一款,获得2005和2006年欧洲户外杂志大奖的正是这一改进款,右边的则是官方网站最新的样式。有关这三个版本的综合评述在本帖的开头已经评述过了,在此不做赘述了。

(2)背包的自重

该包的装载能力达到了55L,仅重1.7KG,这得益于其采用的面料及背负系统,在综合的高性能下取得了较轻的自重。就这个容量级别的背包来说,该重量仅比轻量化的轻度野营背包如Gregroy Z55系列(1.4kg)略重0.3kg,比一般穿越型背包 如TATONKA 金佰利 60L 轻了许多。从重量方面来看,也比较适合阿尔卑斯式(到大本营后卸下全部装备,仅携带必须装备冲顶等)的攀登。
(3)背包的面料
该包的主要面料:图4

图5

关于 Vaude SHIELD TECH 科技所生产的面料
该包采用的是420D涂PU小钻石型防撕裂材料,一种高强度而有光泽的涤纶材料。SHIELD TECH是面料的一项防撕裂技术,斜向的防撕交织保证了面料的高抗撕裂性。关于SHILED TECH技术的防撕裂原理如下:
图6

(4)背负系统 Anatomic NT  背负系统 F.L.A.S.H NT调节系统
好的背包的背负系统应该是身体的一部分,能将背包的重量均匀的分散于身体各处而不是粗鲁的抓住你。因而,人们常说,背负系统是背包的灵魂。这款背包背负系统的设计其实倒也相当简单:根据人体工学所设计的一次性预成型PE背板、衬垫材料和采用flash NT技术的易调节长度的背带、可拆卸的腰带构成。这种结构的背负系统与传统的内支架加金属条的背负系统相比,减轻了重量并降低了成本,是阿尔卑斯式背包的发展方向。这个版本比最初的版本已经少了一根金属条了。最初,我比较担心背板以及易调节背负系统 是否能经受住重装下的考验,后来的事实证明,此种担心是多余的。于是,针对背负系统做过三次背负超过17KG的物品,徒步长度超过3KM以上的测试,均经受住考验,背负依然很舒适,肩带的调节系统也依然灵活。长时间使用的结果情况将在后续的使用中反馈。不过,好在这些都是可以拆卸和更换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前需要对背带的长度及肩带固定点的位置进行调节,初始的设置并不一定适合你,如果不加以调节而直接上肩,可能你获得的将不是舒适的体验。调校前后的差别是巨大的。这也是本包的特点和一些阿尔卑斯式背包的特点。

美中不足的是,正由于肩带固定点是滑动可调节的,因而在重压之下,上下背包时,固定点的位置会滑动,因此,在上肩后需要再检查一遍或者微调一下,以保证获得比较舒服的背负。

基于这样的设计,其背负系统的特点也就很明显了:

A )  稳固性:预成型的PE背板焊接背部提供了良好的稳固性,背负的舒适性和对背部的保护
B )  带震动吸收的干爽背部:背部衬垫焊接技术,水不被吸收,保证背部始终干爽。通道式通风设计 所采用的衬垫材料以及通道式透气性设计既保证了通风又跟身体能有效的锲合背部的衬垫大大提升了背负舒适性
C )   通过Flash Adjusting可以被调整来适合物种不同的体型(XS, S, M, L, and XL)只要拉住上图中所示的俩跟红线,背带的长度就可以非常容易的调节到需要长度,这比V2等背负系统需要拆下背带容易了许多。

说明书中对此的调节倒是有些罗嗦,偏重于讲述原理并把你搞得一头雾水。evil

D)肩带的可调节:为了保证背包与身体的锲和,肩带的固定带除了长短可调节外,固定的位置亦可以调节,如图示的ABC. 需要注意的是 肩带的固定位置可能会打滑,如觉不合适,可以重新调整。

E)背包的腰带设计成可拆卸式,不似一般背包的腰带特别的肥厚,却也足够使用,可拆卸的结构使背包可以压缩成一个平面。这正是我见到该背包的第一感觉,她被压缩成一块板子一样的寄了过来。拆卸的腰带可以作为露营时的衬垫使用。

美中不足的是:我在拆开背负系统检视时发现了一颗打歪并掉落在内的纽扣,这种纽扣用于连接背负系统与背板的,这多少让人对中国制造的品控有点失望

(5)拉链和扣件
考虑到背包主要使用于冰雪岩环境,在华南地区使用也多以溯溪、速降等为主,因而能否带着手套操作成为考虑拉链和扣件的一个细节指标。

扣件 VAUDE产品目前一贯采用的扣件都为韩国产 WOO JIN 多耐福的扣件,这个背包也不例外。
拉链:采用YKK拉链,能保持在低温及带手套条件下拉合比较自如并不会损坏。

(6)其他附件
a)多用途工具固定装置

说明中介绍说,将多用途工具固定装置通过焊接技与背包成为一体,这一装置使得登山杖以及冰镐的固定非常轻松和便捷,此外还兼容固定其他不一样的装置。与其历史版本相比,可以说是做了全部的重新设计。

b) 救生哨
背包前胸束带上的哨子设计,是一个亮点,既能当插扣,同时还是一个安全哨。
可以上下滑动的前胸束带也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束带可以沿着肩带内侧缝制的塑料软杆,上下自由移动,对于胸带的上下调整确实非常方便。

不过现如今,救生哨和可自由滑动的胸带都成了标准设计。。。。

c)其他:SOS求救信号图例  在背包内部的证件袋以及扩展袋上均印刷有SOS求救信号的使用方法及应答,这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d)地图袋
地图带隐含于背包的侧面,拉链部位作为防水处理,开合很方便。

e)其他:

背包没有侧袋,这似乎是vaude 这个时期背包的特点。我的一款tour系列的背包同样没有侧袋,对于想放瓶水之类的同学可能有点失望。不过,我觉得 在攀登或者行走中使用水袋要远好于使用水樽,不仅省却了取放的麻烦,而且在快速行进中可以随时补充所需要的水分。

背包没有睡袋仓,我想可能是提供尽可能大的装载量同时考虑到阿尔卑斯式登山的特点而省去的吧。

总体来说,背负系统易调节而适应不同的体型,外观简洁苗条,有着不错的基本功能,有救生信号的发布与反馈的图解,救生哨等辅助工具,细节方面也做了诸多改进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是一款不错的背包。

7.实地测评

实地测评所采用的计划及测评项目说明:

a).岭南地区复杂混合环境测试 :选取岭南地区复合的山野环境,包括丛林、悬崖、河滩地、湿滑岩石、长碎石坡、平缓的草甸山地等测试其对常用装备的装载能力,以及在该重条件下(重装)的背负系统的舒适性,通过湿滑岩石行走,攀登,泅渡等方式测试在一定重装条件下测试背包的防水性,耐磨性,各项细节使用的便利性,体验负重条件下身体的平衡等背包的设计特点。
b).中等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秋冬季穿越徒步测试:测试长距离远行条件下(可能会遇到冰雪环境)寒冷环境下背包的体验背包的特点

(1)轻度露营 + 野渡 装载能力及背负舒适性测试(待补充)

(2)岭南地区复合山野环境测试:
测试活动:2009年11月6日至8日广州绿野队船底顶联山小环线测试,与磨坊广州大宝队、磨坊广州baby队同行
测试路况:较陡山路、山腰路 长碎石坡 高山草地山路、悬崖攀爬、长碎石坡下降、溪谷下降、溯溪、狭窄的悬崖路等复合路况

测试当日天气:全天以阴 间多云为主,傍晚山顶起浓雾、狂风、小雨,次日有雾 露,阴天  背包装载:睡眠系统:2.5kg帐篷及地布、0.7kg自充气睡垫、0.7kg睡袋 (小计 3.9kg)
炊事系统及食品 3.5L水(测试中在下一个补水点及时补充)及1L空水平1只、1.3L食品(包含250g卤牛肉、250g生仁、250g饼干、100g葡萄干、20g茶叶、150g小米 榨菜一包及其他)约1.5kg 刀具/轻量化的炉头套锅及气罐餐具约 0.8kg 合计约6.1kg
防寒衣物(抓绒/薄线衣 加一套换洗衣物)及其他灯具及备用照明 双杖约、对讲相机合计约2.7kg
共计装载约12.7kg,加上背包自重约14.4kg

行程路线

测试实景:

遗憾的是,由于天气 行程 等很多原因,很多环境下未留下环境中的使用照片,留待以后补充下

具体是:通过狭窄绝壁或者狭缝中时的照片,攀崖时的照片,溯溪时的照片、湿滑岩石行走的照片、通过大草坡时的照片,营地照片等等。。。

测试体会:
1.较轻的自重、良好的背负适合 在碎石坡溯溪及湿滑路段行走,攀登时也非常方便,苗条的包型对通过傍山狭窄线路和穿过丛林非常有利;

2.背包虽外形苗条,装载能力还是很可观 ,但是不适宜装载腐败物资。这次测试,我基本做了轻量化处理。唯一觉得不够轻量的是帐篷。另外工具装置用来放置登山杖也还不错。

3.较少的外口袋使得必须使用水袋这类装备来辅助,用水瓶装水显得不便。测试中,我用一个跑步腰包来装水和零散物品。对于一些其他的零散物品 则使用 2只放水袋做了分类处理。

4 .其他用途 7日 的浓雾和大风迫使就地扎营,由于到达较晚,已无合适的营地可以选择,迫使在一块崎岖不平的路上安营,于是将背包垫在身上,度过一晚。第二日检查背包,背板无损伤及变形,心大尉。

 

中期测评留位


附录:1关于阿尔卑斯式登山及其他

阿尔卑斯式登山:

一种不依赖他人,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从事攀登各种山峰的登山活动。因系阿尔卑斯山区登山运动的早期活动形式,故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逐渐为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所取代。七十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5月意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和彼得。哈贝勒首次不用氧气登上珠穆朗玛峰。1980年8月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又单人从海拔6400米的营地不用氧气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为这一登山活动形式的发展开创了新途径。阿尔卑斯式的攀登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它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环境之下,以个人或两三人的小队来爬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补给;也不需要架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拆返。世界上所有的攀登形式都源自于阿尔卑斯式攀登,举凡健行、攀岩、冰攀、冬攀、混合攀登(冰岩混合地形),甚至是滑降(雪)都是起源于十八世纪的阿尔卑斯式攀登。


阿尔卑斯攀登的特色

冰、雪、岩的混合地形
由于阿尔卑斯山山势险峻;高海拔处终年积雪,登山者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技术才能克服途中各种不同的冰壁、雪地、岩壁、冰河等地形。所以阿尔卑斯登山家除了平时必需做好攀岩与冰雪地的训练之外,也必须有很好的脚程与心肺能力。

轻便.快速

行动迅速可以减少危险,特别是在天气多变的高海拔山区,行动迅速表示比较能快速通过危险的环境。一般而言;在高海拔很多的山难都是因为停止行动时才会遇难。

阿尔卑斯攀登通常是适用于路程较短或交通方便的山区,因为交通便利所以登山者就不必准备过多的装备。由于重量减少了;也使得队伍的行进速度会变快。另外;交通便利也缩短了登山的路程,登山者能够快速的上山;然后快速的下撤.为了讲求行进的速度,以免过重的装备或食物压垮自己!阿尔卑斯登山家必须将食物尽量的精简,装备也尽量的轻量化,把不必要的装备通通舍弃不带,只带必要的装备。轻量化的同时也就是表示,他们吃的、喝的、燃料、装备都没有多余的量,所以他们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没有挽回的余地。阿尔卑斯登山家所选择的装备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该携带什么装备也是高度的艺术,这全凭登山的的经验。必要的装备对于阿尔卑斯攀登而言是一件大但是所有登山中所需要的技术装备、食物、饮水、急迫露宿等装备一应俱全

阿尔卑斯精神

独立自主
阿尔卑斯攀登是最符合运动精神的一种登山方式,阿尔卑斯登山家必须尽可能只靠自己来完成登山的旅程。包含:登上所需要的装备必须自行背上山,没有挑夫来帮忙你背装备!阿尔卑斯攀登像是个人式或小组的游击战,没有后勤的火力支持。

公平原则
登上山顶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人是坐直升机直上山顶、有人是把重装备留给挑夫去背,自己空着手或轻装攻顶,有的人靠着别人架好的绳索;再用上升器来通过困难的地形。这些方式都降低了登山的难度与挑战性,也失去了登山原本的义意。

阿尔卑斯式的攀登路线上并不会事先架设好绳索,也不会有人把你拖上山,攀登者必须凭着自己的经验与技术来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地形。这对于山而言是最公平的方式!

阿尔卑斯式登山包

在著名登山家Dave Pagel眼中一个好的阿尔卑斯式登山包应该是这样的:“完美的阿尔卑斯攀登背包也许还没诞生,但是一些伟大的背包已经出现,他们巧妙的缠绕绳子,装下滑轮组和其他繁重的阿尔卑斯器材,运输到建在阴影下的山谷里的大本营。在那里,把那些东西都取出后,这个魔术包变的只有先前尺寸的一小部分,可以在陡峭的岩和冰上运输那些剩下的基本的阿尔卑斯攀登器材。 不从地形角度考虑,他非常安全的贴近我的背,不会带来障碍,就想情人欢迎和温暖的拥抱。 一个好的背包应该象身体的一个延伸部分。 他应该能温柔的搭配在肩部而不是粗鲁的抓住。他应该可以依偎在脊背上,而不是象一根木头。


附录2:

十种顶尖阿尔卑斯式背包测试报告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hinair//110407,0,0,1.html#1553183

本文转载自 磨房 作者: 唐宋元明清

标签:

分享至 /
 
  

评论已关闭。